天星十一穴

目录

1 拼音

tiān xīng shí yī xué

2 概述

天星十一穴天星指11个经验效穴[1]。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通里、列缺等11个经验效穴[2],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天星十一穴歌诀》:“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彻,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专心常记此,莫与闲人说,三百六十法,不如十一穴。”后《针灸大全》所载,又增太冲一穴,文字略异,名《马丹阳天星十二穴》[2]

3 天星十一穴·三里

三里为经穴名。有二:一属大肠经,在前臂伸侧;一属胃经,在小腿胫前。为了区分,《圣济总录》称前者为手三里,后者称足三里。现在一般指后者而言。[3]

4 天星十一穴·内庭

内庭为经穴名(Nèitíng ST44)。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穴,五行属水。内:里边;庭:庭院。对历兑来说,本穴犹如门内的庭院,故名。在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正坐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在第二与第三趾长、短伸肌腱之间→第二、第三跖骨头之间。有和胃降逆、通肠化滞、清热宁神的作用。主治面口、脾胃等疾患。如目痛、齿痛、鼻衄、喉痹、口噤、耳鸣、腹痛、腹胀、吞酸、纳呆、泄泻、痢疾、肠痈、便血、大小便不利、胫骨痛、脚气、足趾肿痛。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肠疝痛、跖趾关节痛等。一般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现代研究:①针刺本穴有明显镇痛作用,可用于中耳乳突根治术针麻。②使胃肠蠕动增强。③用作引产。④可使白喉带菌者转阴。[4]

5 天星十一穴·曲池

曲池为经穴名( Qūchí LI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五行属土。曲:弯曲;池:池塘,指体表凹陷。屈肘取穴,肘横纹桡侧端陷中即是,故名。在肘区,尺泽( LU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有清邪热、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头面五官、胸腹及运动系疾患等。如伤寒、发热、头痛、眩晕、耳聋、目赤、咽喉肿痛、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腹痛吐泻、痢疾、便秘、肠痈、消渴、水肿、手臂肿痛及月经不调、丹毒、麻疹、瘰疬、癫狂等。现代多用以治疗流感、肺炎、扁桃体、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贫血等。本穴配风池治外感;配大椎、十宣治高热;配肩髑、合谷治上关节疾患;配足三里、人迎治高血压。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现代研究:①针刺家兔“曲池”,可使人工气胸后的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增高;对皮层活动有抑制性影响;并能提高痛阈。②针刺曲池等穴,对胃肠蠕动、胃蛋白酶、胃酸含量有良性调整作用。[5]

曲池

6 天星十一穴·合谷

合谷为经穴名(Hégǔ LI4)。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结合;谷:山谷。穴在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局部呈山谷样凹陷,故名。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法:①拇、食指并拢,于最高点取之。②以一手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有疏风解表、清泄肺气、通降肠胃作用。主要用于外感时邪、头面五官、胸肺、肠胃疾患等。如伤寒、头痛、无汗或多汗、目赤肿痛、鼻渊、鼻衄、鼻塞、耳鸣、耳聋、齿龋痛、咽喉肿痛、咳嗽、气喘、腹痛、痢疾、泄泻、经闭、滞产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感冒、面神经麻痹或痉挛、电光性眼炎、急慢性鼻炎、腮腺炎、齿龈炎、支气管炎及哮喘、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高血压、荨麻疹、肩臂疼痛或麻木等。本穴配列缺、外关治感冒头痛;配复溜治少汗或多汗;配地仓透颊车治口眼斜;配下关、颊车治牙痛;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针刺。现代研究:①据动物实验证明,“合谷”有明显的镇躯体痛和内脏痛的作用。临床已成功地用于各种手术的针麻。②针刺合谷对机体的血液循环、血液、消化及内分泌系统有调整作用,并可增加机体的防卫免疫能力。③在X线胃肠检查时,配合针刺合谷,可使胃蠕动增强,解除幽门梗阻,促使钡剂下行,提高溃疡病 X线诊断率。[6]

7 天星十一穴·委中

委中为经穴名(Wěizhōng BL4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五行属土。四总穴之一。委:弯曲;中:中间。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的作用。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等。一般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现代研究:①针刺委中对膀胱压力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可使膀胱压力下降,对尿潴留者,可使之升高。②对细菌性腹膜炎,针委中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炎性细胞渗出迅即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7]

委中

8 天星十一穴·承山

承山为经穴名(Chéngshān BL57)。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属足太阳膀胱经。承:承受;山:山岭。腓肠肌肌腹高突如山,穴在其下,有承受之势,故名。位于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俯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比目鱼肌。有舒筋活络、通畅理气的作用。主治腰腿及肛门等疾患。如腰脊痛、膝下肿、脚踹酸重、霍乱转筋、脚跟急痛、脚弱无力、下肢不遂、腹痛、腹胀、大便难、泄泻、脱肛、痔疾、便血、癫疾、瘈疭、小儿惊痫等。现代多用以治疗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下肢瘫痪等。一般直刺1.0~1.5寸;叫灸。[8]

承山

9 天星十一穴·昆仑

昆仑为经穴名(Kūnlún BL6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五行属火。昆仑:指山名。外踝高突如山,穴在其后,故名。位于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俯侧卧取之。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跟腱前方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头项、腰腿、膝胫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齿痛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痫症、女子难产、胞衣不下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神经性头痛、甲状腺肿大、坐骨神经痛、腰部软组织损伤、下肢瘫痪、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一般直刺0.5~0.8寸,孕妇禁针;可灸。[9]

10 天星十一穴·环跳

环跳为经穴名( Huántiào GB30)。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环: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当下肢环曲呈跳跃式时取穴,故名。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坐骨神经→股方肌。有疏经通络、强腰益肾、驱风散寒的作用。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一般直刺2~3寸。针感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样感觉沿股后或外侧、胭窝、腓侧、腓肠肌、足底、足趾传导,有时针感至外生殖器,可灸。[10]

环跳

11 天星十一穴·阳陵

阳陵:1.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膝阳关。2.阳陵泉之简称。见《标幽赋》。[11]

12 天星十一穴·通里

通里为经穴名( Tōnglǐ HT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手少阴心经。络穴。通:通往;里:邻里。本经络脉由此穴别出与毗邻之手太阳经联络,故名。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仰掌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有清心安神、通利喉舌作用。主要用于心神、口腔及前阴部疾患等。如热病、头痛目眩、心悸怔忡、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癔病、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臂、肘、腕痛等。本穴配内关、心俞治心绞痛、心律不齐;配金津、玉液治舌强不语;配太冲、隐白、三阴交治月经过多。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12]

13 天星十一穴·列缺

列缺为经穴名(Lièquē LU7)。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列:行列;缺:亏缺。本穴与该经其他穴不在一直线上。古代称闪电和天际裂缝为列缺,手太阴从此别手阳明,如天际裂缝,故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侧掌取穴。简便取法:两手虎口交叉,用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尽处陷中是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腱→肱桡肌腱→旋前方肌。有宣肺祛风、疏经活络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头项及肺系疾患等。如热病烦心、咽喉肿痛、落枕、头项强痛、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及疟疾、手腕无力、掌中热、溺血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感冒、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本穴配后谷治外感;配后溪治头项痛;配阳溪治腕关节痛。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13]

列缺

1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7.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9.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7.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0.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5.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5.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0.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08.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9.
  12.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0.
  13.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