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tiān xíng chì yǎn ·rè dú chì shè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epidemic red eye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天行赤眼·热毒炽盛证(epidemic red eye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是指热毒炽盛,以眼睑红肿,白睛赤肿,白睛溢血,黑睛生星翳,羞明刺痛,热泪如汤,口渴引饮,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1]。
4 症状
天行赤眼·热毒炽盛证患者患眼灼热疼痛,胞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眵泪粘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5 证候分析
因患者肺胃素有积热,复感疫疠之气,内外合邪,故局部症状较重,胞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眵泪粘稠等。头痛、烦躁、便秘溲赤、脉数苔黄等全身症,皆为里热实证的表现。
6 治法
7 方药治疗
8 关于天行赤眼
天行赤眼(epidemic red eye;epidemic conjunctivitis)为病名[2][3]。见《银海精微》。又称天行赤热症[2]、天行暴赤(清·佚名《眼科统秘》)、朱炎猛旭(清·吕熊飞《眼科易秘》),俗称红眼[3]、红眼病(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五官科学》)。是指感受疫疠之气,以白睛暴发红赤,痒涩微痛,畏光流泪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眼病[1]。患者眵多粘结,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多于夏秋之季发病,患者常有传染病接触史。
天行赤眼为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3]。传染性强,能造成广泛流行[2]。
详见天行赤眼条。
9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0.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4.
治疗天行赤眼·热毒炽盛证的方剂
- 凉膈散
中焦燥实服之消。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凉膈散:处方:大黄(二钱),...
- 升麻葛根汤
主治:《医宗金鉴》卷六十七方之升麻葛根汤主治心火炽盛,更兼酷饮嗜热而生心痈,始发巨阙穴处,隐痛微肿,...
- 竹叶石膏汤
膏之辛凉,解肌发汗;热毒蕴里而见诸证者,则有西河柳之咸温润燥,开结和营,以解天行时热。至于十味佐使之...
- 地骨皮散
三方之地骨皮散主治风毒气上攻,两眼碜涩疼痛,及暴赤眼。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荆荠茶清调下;如患暴赤眼...
- 黄连解毒汤
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治以泻火解毒之法。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泻心...
- 更多治疗天行赤眼·热毒炽盛证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