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

目录

1 拼音

tiān pào

2 英文参考

pemphigus and pemphigoi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mphigus and pemphigoi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pemphigu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lister tetter[朗道汉英字典]

Koenig-Wichman disease[朗道汉英字典]

morbus phlyctenoides[朗道汉英字典]

morbus vesicularis[朗道汉英字典]

vesicular fever[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天疱为病名,即天疱疮。

天疱疮(pemphigus and pemphigoid)为病名[1]。出《证治准绳·幼科》。中医文献中又称火赤疮、天疱等。是指以皮肤燎浆水疱,小如芡实,大似桃李,皮破津水,缠绵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2]。是一种慢性、大疱性皮肤病。以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疱、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天疱疮小儿易患,分脓疱疮和天施疮两种类型[2]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初起小如苋实,大如棋子,燎浆水疱,色赤者为火赤疱;若顶白根赤,名天疱疮。俱延及遍身,掀热疼痛,未破不坚,泡破毒水津烂不臭。”

天疱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或类天疱疮[2]

4 脓疱疮

4.1 症状

脓疱疮发于夏秋之间,起病急骤,互相传染[2]。初起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楚,皮薄光泽,顶白根红,破流滋水,蔓延迅速[2]

4.2 病因病机

脓疱疮由暑湿之邪侵入肺经,郁于皮肤而成[2]

4.3 治疗

脓疱疮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化浊[2]。用五味消毒饮加六一散、土茯苓;暑热偏盛者,用三黄解毒汤,外用青黛散[2]

5 天施疮

5.1 症状

不分四季发病,病程缓慢,无传染性[2]。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泡壁松薄,根部红赤,易于擦破滋水,伴有长期发热,胸闷,胃呆等全身症状,病久有潮热骨蒸,舌光绛无苔,脉细数等伤阴现象[2]

5.2 病因病机

天施疮因心火脾湿蕴郁而成[2]

5.3 治疗

天施疮治宜清热除湿[2]。内服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赤茯苓、炒白术、炒苍术、黄芩、生地黄、麦门冬、栀子、泽泻、甘草、连翘、茵陈蒿、炒枳壳、玄明粉、竹叶、竹心)[2]。阴伤者,宜养阴益胃,服益胃汤[2]。外用十大功劳、蒲公英煎水洗净患处;再用碧玉散,冷开水调敷患部[2]

6 天疱的病因病机

心火旺盛,脾湿内蕴,复感风湿热毒之邪,以致火毒夹湿,内不得泄,外不能出,流溢肌肤之间而成。久病湿热毒邪化燥,耗气伤阴,则致气阴两伤。

7 天疱的诊断

7.1 天疱疮

天疱疮多发于中年人,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四个类型。

7.1.1 寻常型天疱疮

好发于全身而以受压及摩擦部位为主。在正常的皮肤上,出现豌豆至黄豆大或更大的水疱,初起疱液清亮,继而混浊。水疱初起紧张丰满,很快松弛、破裂,形成红色湿润的糜烂面,易出血,结黄褐色痂,常有腥臭。用指压水疱顶部,其疱向四周扩展,或用手指轻擦疱周正常皮肤时,表皮发生剥离,即尼氏征阳性。粘膜损害较皮肤损害出现为早,一般不形成水疱,多呈大片糜烂面,以口腔最常见,其次为口唇、眼结膜、鼻、咽、喉、外阴等处。

病程缓慢,在病程中,新的损害不断出现,而旧的损害又不易愈合,互相融合扩大,严重者表皮呈大面积剥离。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而不形成疤痕。

自觉瘙痒和疼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因慢性消耗,易继发感染,并发肺炎、败血症等。

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棘层松解,有棘层松解细胞;少数病人血清中有抗表皮角朊细胞间物质特异抗体。

7.1.2 增殖型天疱疮

好发于腋窝、腹股沟、肛门、外阴、乳房下、脐窝等处。早期损害与寻常型相同,但其特点为糜烂面上出现蕈状及乳头状增殖,周围绕有炎性红晕,表面结污秽厚痂,散发腥臭气味。周围常出现新水疱。粘膜损害与寻常型相同:尼氏征阳性。病严缓慢,自觉症状轻微,经过中常有长期缓解。

组织病理检查与寻常型基本相同,但有表皮乳头瘤样增殖。

7.1.3 落叶型天疱疮

皮损初发多在颜面、头部、胸部及背上方,皮损日渐扩大,逐渐遍及全身。皮损开始为小而松弛的水疱,疱壁薄,易破裂,破后形成浅在性糜烂面。以后水疱较少发生,主要以表皮浅分离和剥脱为特征。表面有叶状鳞痂,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基底潮红湿润。粘膜损害较少见,多呈浅在性糜烂面,症状轻微。自觉灼热疼痛,间有严重瘙痒。损害可长期存在而不影响健康,也有缓解期,但可复发。尼氏征阳性。

组织病理检查示颗粒层及棘层松解,形成大疱,阳性皮损可有角化过度、不全,角栓形成,棘层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并可见角化不良的谷粒细胞,真皮内有炎症细胞浸润。

免疫学检查示有角朊细胞间抗体,外周血中可测出抗角朊细胞间物质特异性抗体。

7.1.4 红斑型天疱疮

皮损主要发生在头、面、躯干及上肢等处,粘膜及下肢一般不受侵犯。鼻及颊部出现蝶形红斑,表面被有角化及脂溢性鳞屑,类似红蝴蝶疮或面游风,除去痂皮可见浅在性糜烂面。胸、背、四肢等处可见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薄壁小疱,破裂后形成鳞屑。病程缓慢,可自然缓解,但常复发,一般不影响健康。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落叶型相似。

7.2 类天疱疮

类天疱疮多发生于老年人,也可见于幼儿。

皮损为在红班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丰满的大疱,约蚕豆至核桃大小,内为透明浆液,偶呈血性,不易破裂,破后糜烂面不大,易于治愈,愈后留有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均可受累,以前臂屈侧、腋窝、下腹、腹股沟、大腿内侧等处多见,粘膜损害较少。尼氏征阴性。

自觉有较重瘙痒感,很少有全身症状,病程迁延,可自行缓解,但容易复发,预后较好。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有张力性大疱,无棘层松解。免疫学检查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带抗体。

8 需要与天疱相鉴别的疾病

8.1 疱疹样皮炎

疱疹样皮炎好发于躯干、胸背等部位,皮损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可同时出现,典型者有小水疱,排列呈环状,四周有红晕。疼痒剧烈,粘膜损害较少。尼氏征阴性,血中嗜酸性细胞明显升高。

8.2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幼年发病,水疱多发生于受撞击或摩擦部位,如手、足、膝,或为血疱,数天后糜烂、结痂,有色素沉着或萎缩、疤痕。粘膜损害少,常因受机械性损伤后出现皮损。

8.3 大疱性多形红斑

大疱性多形红斑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皮损为在红斑上出现大疱及血疱,可累及全身皮肤或粘膜,有瘙痒或疼痛感,伴高热等全身症状。尼氏征阴性。发病急,病程短。

9 天疱的治疗

9.1 辨证治疗

9.1.1 热毒炽盛

天疱疮·热毒炽盛证(pemphigus and pemphigoid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是指热毒炽盛,蕴于肌肤,以发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或增多,糜烂面鲜红,身热口渴,便干溲赤,舌质红绛,舌苔少或黄,脉弦滑或数为常见症的天疱疮证候[2]

9.1.1.1 症状

发病急骤,红斑,水疱,皮肤灼热;伴身热,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

9.1.1.2 辨证分析

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故发病急骤,红斑,水疱,皮肤灼热;热在气分,故身热烦躁,口渴欲饮;热结肠道,则大便干结;移热于小肠则小便黄;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为热毒炽盛之象

9.1.1.3 方药治疗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用解毒泻心汤加减。若发热高,烦躁甚,加犀角以解热清心;大便秘结,加生大黄通腑泄热。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清营。方用生地炭、双花炭、莲子心、白茅根、花粉、地丁、生枝、蚤休、生甘草、川连、生石膏、高烧不退者加犀角0.5克,大便干燥者加大黄。

9.1.2 心火脾湿

天疱疮·心火脾湿证(pemphigus andpemphigoid with pattern of heart fire and spleen dampness)是指心火脾湿,外灼肌肤,以口腔糜烂或疮面色红,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天疱疮证候[2]

9.1.2.1 症状

皮损以大疱为主,有口舌糜烂,渗液;伴胃纳呆滞,发热心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濡数。

9.1.2.2 辨证分析

湿热之邪流溢肌肤,故皮损以大疱为主,并有糜烂、渗出;心主神志,心火盛则心烦;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短赤;舌为心之苗,心火甚则口舌糜烂;脾湿外泛亦可有糜烂、渗液;脾为湿困则胃纳呆滞;热结肠道则大便于结;舌苔黄腻、脉濡数为心火脾湿之象。

9.1.2.3 方药治疗

治宜泻心凉血,理脾利湿。可用清脾除湿汤加减。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泻热邪;口腔糜烂甚者,加藏青果、金果揽以解毒利咽;水疱、糜烂严重者,加茵陈以清热利湿。

治宜清心泻火。方用茯苓、白术、苍术、黄苓、生地、泽泻、生甘草、连翘 、元明粉、灯心、竹叶、枳壳。高烧者加玳冒,生石膏、心火炽盛者加莲子心、黄连、口腔粘膜糜烂者加金 莲花、金雀花,大便干燥者加大黄。

9.1.3 脾虚湿困

天疱疮·脾虚湿困证(pemphigus andpemphigoid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蕴于肌肤,以结痂较厚而不易脱落,或疱壁紧张,潮红不著,倦怠乏力,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沉缓为常见症的天疱疮证候[2]

9.1.4 气阴两伤

天疱疮·气阴两虚证(pemphigus andpemphigoid 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气阴两虚,以无新水疱出现,疱干结痂脱屑,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或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舌苔少或舌苔剥,脉沉细为常见症的天疱疮证候[2]

9.1.4.1 症状

皮损以脱屑、叶状结痂、水疱不断出现为主,病程较久;伴汗出,口渴,咽干,烦躁不安,倦怠无力,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9.1.4.2 辨证分析

热毒炽盛,耗伤阴津,肌肤失养,故皮肤以脱屑及叶状结痂为主;热毒壅结不解,故水疱不断出现;热毒久羁则病程较久;阴液耗伤,故口渴,咽干,大便于结;阴伤内热则烦躁;气附于津液,液损日久则气亦耗,故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为气阴两伤之象。

9.1.4.3 方药治疗

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可用生脉饮合益胃汤加减。

治宜益气养阴,清解余毒。方用西洋参、南北沙参、石斛、黑元参、佛手参、生芪、干生地、丹参、双花、公英、二冬、玉竹。

9.2 外治法

水疱较小未破,面积广泛者:选用青黛散、石珍散等,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敷。

水疱破裂,糜烂渗出者:以地榆、银花、野菊花各30g,秦皮15g,水煎湿敷。渗出减少后,外涂黄连膏和生肌象皮膏。

鳞屑、结痂多且厚者:外涂湿疮膏、甘草油或紫草油。

口腔粘膜破溃或糜烂者:选用养阴生肌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外吹或外涂。

10 天疱患者日常保健

1.应及时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盐饮食,忌食辛辣、鱼腥发物。

2.局部皮损应及时处理,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久病卧床者,应经常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