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桃仁青蒿煎丸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57:14)[共233字]
摘要:《圣济总录》卷一七七方名桃仁青蒿煎丸组成桃仁(汤浸,去皮尖,研)半两,麝香(研)1分,柴胡(去苗)1两,丹砂(研)1两,紫菀(去苗土)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功效长肌肉,退热。主治小儿15岁以下,骨蒸热劳,盗汗,体热咳嗽,烦躁发渴。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丸,空心、食前煎陈粟米饮送下,日3次。制备方法上6味,除麝香、丹砂外,并捣罗为末,共研匀,用青蒿汁、童便、生地黄汁各1盏,于银石器内熬汁,入药末1半,慢火再熬,搅得所,余药未尽和匀,杵为丸,如绿豆大。......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骨蒸
,过食热物,或患时气大病之后,重亡津液,阳气偏盛,水不胜火,腑脏积热,熏灼肌体,甚则销铄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不已,变成骨蒸也。治小儿十五岁以下,骨蒸热劳,盗汗体热咳嗽,烦躁发渴,长肌肉,退热。桃仁青蒿煎丸方桃仁(汤浸去皮尖研半两)麝香(研一分)柴胡(去苗)丹砂(研)紫菀(去苗土)鳖甲(去裙醋炙各一两)上六味,除麝香丹砂外,并捣罗为末,共研匀。用青蒿汁,童子小便。生地黄汁,各一盏,于银石器内熬汁,
- 《博济方》:[卷一劳证]青蒿煎丸
治骨蒸劳。青蒿(一斤,切,净洗去土)甘草(一两,炙黄色,为末)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另研)柴胡(一两,去芦为末,银州者)鳖甲(一两,去裙,醋浸,炙令黄赤色,为末)蜜(二合)上先用童子小便五升,煎青蒿,取一升,去蒿滓,入小净锅子内,再煎,如稀饧,入酥少许,及蜜,药末等,熬成膏,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忌猪肉、面、毒物。《博济方》宋·庆历七年王衮公元1047年
- 桃仁承气汤
桃仁(五钱)、大黄(二钱)、芒硝(三钱)、桂枝(二钱)桂枝禀肝经木火之气,肝气亢者,见之即炽,肝气结者,遇之即行,故血证有宜有忌,此方取其辛散,合硝黄桃仁,直入下焦,破利结血瘀血去路,不外二便,硝黄引从大便出,而桂枝兼化小水,此又是一层意义。作者:唐宗海
- 桃仁杏仁性用之异同
李军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所桃仁、杏仁同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在形态、效用上都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如都呈扁心形,在药理上都有润肠通便、抗炎镇痛、抗过敏,镇咳平喘、驱虫或杀虫的作用。但两种中药材在临床应用和疗效上却各有偏重。性味归经《本经》曰桃仁:“味苦、平。”《别录》曰:“甘,无毒”;对于杏仁,《本经》曰:“味甘、温。”《别录》曰:“苦,冷利,有毒。”《本草崇原·卷中》曰:“桃仁、杏仁味俱甘苦。杏仁
- 桃仁
雷公云∶凡使,须择去皮,浑用白术、乌豆二味,和桃仁同于?埚子中煮一伏时后,漉出,用手擘作两片,其心黄如金色,任用之。作者:
- 桃仁承气汤五
方剂组成桃仁,半两,去皮尖.大黄炒,一两.甘草,二钱.肉桂,一钱主治功效治瘀血小腹作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软,漱水不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硬满,心下手不可近,或寒热昏迷,其人如狂作者见解右姜,水煎,发日五更服作者:张景岳
- 仲景桃仁承气汤四
方剂组成桃仁,十二枚,去皮尖.官桂,甘草,各一钱.芒硝,三钱.大黄,半两或一两主治功效治伤寒畜血,小腹急,大便黑而不通作者见解此从近法.右B3咀,作一服或分二服.水一大盏,煎七分.温服作者:张景岳
- 桃仁
中药名称桃仁拼音名Taoren英文名SEMENPERSIC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 果实成熟后收集果核,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性状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0.8~1.2cm,厚0.2~0.4cm。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 一端
- 苦杏仁混淆品——桃仁(Taoren)
苦杏仁混淆品——桃仁(Taoren) [来源] 蔷薇科(Rosaceae)植物桃AmygdalusnersicaL.或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C.deVosexHenry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 扁长卵形或长圆形,长12~19mm,宽8~12mm,厚2~4m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圆端合点处向尖端有多数深色凹下的脉纹,脉纹
- 桃仁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科常见病,也是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眼病之一。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制桃仁注射液联合高压氧(HBO)治疗RVO31眼,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1眼,男13眼,女18眼;年龄44~72岁,平均60.3岁。病程7天~4个月。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8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3眼。其中22例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
- 桃仁
桃仁 桃仁 SemenPersicae (英)PeachSeed 别名 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 来源 为蔷薇叶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的种子。 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8m。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萼片5,外面被毛;花瓣5,淡红色,稀白色;雄蕊多数,短于花瓣;心皮1,稀2,有毛
- 【桃仁承气汤】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方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组成】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汤并丸】治伤寒蓄血,并治症瘕,追虫攻毒甚佳。 【组成】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头足 大黄三两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以上四味,为
- 桃仁珍珠汤经肠道水疗治疗慢性结肠炎100例
桃仁珍珠汤经肠道水疗治疗慢性结肠炎100例(pdf)笔者从2000年开始应用桃仁珍珠汤经肠道水疗治疗慢性结肠炎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治疗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均经电子结肠镜证实。临床以腹痛、腹泻、便次多、黏液便伴左下腹疼痛并反复发作者为对象[1]。1.2处方组成珍珠粉30g,紫草20g,三七15g,桃仁15g,五倍子10g,白
- 自拟桃仁甲珠汤治疗过敏性紫癜25例
自2004年4月~2005年4月,笔者采用自拟桃仁甲珠汤治疗过敏性紫癜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皮肤科学》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本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6~13岁;普通型3例,关节型10例,腹型7例,肾炎型5例。 2治疗方法 以自拟桃仁甲珠汤为基本方:桃仁8g,炮甲珠5g,赤芍10g,紫草5g,大黄5g,党参15g,黄芪15g,炮姜3g,银花1
- 桃仁煎三九
方剂组成桃仁,大黄炒,各一两. 虫,半两,炒黑.朴硝,一两主治功效治血瘕作者见解右为末,以醇醋一钟,磁器中煮三分,下前三味,不住手搅,煎至可丸,乃下朴硝,丸如桐子大.不吃晚食,五更初温酒下五丸,日午下秽物,如未见,再服.仍以调气血药补之.立斋曰:向在毗陵,一妇人小便不通,脐腹胀甚.予诊之曰:此血瘕也.用前药一服,腹痛,下瘀血血水即愈.此药猛烈大峻,气血虚者,斟酌与之作者:张景岳
- 桃仁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科常见病,也是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眼病之一。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制桃仁注射液联合高压氧(HBO)治疗RVO31眼,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1眼,男13眼,女18眼;年龄44~72岁,平均60.3岁。病程7天~4个月。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8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3眼。其中22例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仁红花配伍药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桃仁红花不同配伍比例(质量比分别为1∶1、1∶2、1∶3)在水煎液环境中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Luna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12mmol/L磷酸水溶液(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03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HSYA在40~1600μ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七方脉胸胁病合参]桃仁化滞汤
去瘀血,治胁痛。桃仁(九个)红花川芎柴胡青皮(各八分)芍药(一钱)归尾(一钱五分)水煎服。《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五枸杞酒方]桃仁酒方
桃仁酒方。桃仁(一千二百枚汤浸去皮尖双仁)清酒(三斗)上先捣桃仁令碎。纳砂盆中细研。以少酒绞取汁。再研再绞。使桃仁尽即止。都纳入小瓷瓮人服《太平圣惠方》宋·淳化三年王怀隐、陈昭遇等公元992年
- 《药征续编》:[卷下桃仁]辨误
李杲云∶桃仁治热入血室。杲之言过矣!夫仲景治热入血室证,无有用桃仁之方。本论太阳下编,治热入血室者,有二法∶一刺期门,一用小柴胡汤。一不载其方矣。未尝见用桃仁者,治血岂惟用桃仁乎。《药征续编》
- 《女科秘要》:[卷四肠覃症]桂枝桃仁汤
桂枝槟榔白芍生地枳壳(炒各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桃仁(二十粒研泥)姜枣《女科秘要》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桃仁散
治产后余血不散,结成症块疼痛。宜服桃仁散。桃仁当归鬼箭羽大黄鳖甲(各一两)赤芍药延胡索琥珀(各三分)川芎桂心(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药征续编》:[卷下桃仁]品考
桃仁,唯一品。无萃渡者,奸商或杂梅仁,不可不择,我们去皮不去尖。《药征续编》
- 《医学摘粹》:[伤寒证方歌括太阳本病]桃仁承气证
(表退而热结血分)蓄血病成势若狂,因知热结在膀胱,表邪解后方宜下,须用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小腹瘀凝宜急攻,桃仁破血有奇功,硝黄荡秽专清热,桂草舒肝更补中。《医学摘粹》
- 《药征续编》:[卷下桃仁]考证
桃仁承气汤证曰∶少腹急结。大黄牡丹皮汤证曰∶少腹肿痞。苇茎汤证不具。上三方,桃仁各五十枚。下瘀血汤证曰∶产妇腹痛。又曰∶经水不利。上一方,桃仁三十枚。大虫丸证曰∶腹满。上一方,桃仁一升。抵当丸证曰∶少腹满。上一方,桃仁二十五枚。抵当汤证曰∶少腹当硬满。又曰∶妇人经水不利。上一方,桃仁二十枚。桂枝茯苓丸证,不具。上一方,桃仁诸药等分。据此诸方,则桃仁主治瘀血急结,少腹满痛明矣。凡毒结于少腹,则小便不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五劳疰]桃仁粥方
治传尸骨蒸鬼气咳嗽气急不能下食及癖气日渐黄瘦桃仁(二两)上以水二盏半和桃仁研取汁煮米二合煮粥空腹食《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医方考》:[卷一中风门第一]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方
当归(酒洗)川芎(洗去土)白芍药(酒炒)熟地黄桃仁(去皮尖)红花(酒洗)竹丹溪曰∶半身不遂,在左者,属瘀血,以此方主之。芎、归、芍、地,生血药也,新血生,则瘀血滑而易去;桃仁、红花,消瘀药也,瘀血去,则新血清而易生。然亦加夫竹沥、姜汁者,以痰之为物,靡所不之,盖无分于左右而为患也。《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1584年
- 《医方考》:[卷三虚损劳瘵门第十八]桃仁丸
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双仁不用)只此一味杵丸,平旦井花水下,隔日一服,百日不得食肉。骨蒸日久者,此方主之。骨蒸日久,则络有留血,不去其瘀,诸药不效。《外台》此方,以桃仁独味为丸,所以消留瘀也,亦是超人之见。《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1584年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桃仁芍药汤
《千金》疗产后腹痛。桃仁芍药汤。桃仁(半升)芍药当归川芎干漆(碎,熬)桂心甘草(各二两)上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八阴脱证治]桃仁膏
治产后阴肿妨闷。桃仁(去皮尖)枯矾五倍子(各等分)上以下二味为末,研桃仁膏拌匀敷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 《女科旨要》:[卷四方症补遗]桃仁煎
桃仁(一千二百粒)去皮尖。共炒黄色。研细末加好酒(一斗)入桃仁研末。分三四次入瓦瓶中。密封口。以面封固。放热汤中。煮一日以瓶口有热汤气出为度。收藏。不时温服。《女科旨要》清雪岩禅师公元1644-1911年
- 《女科秘要》:[卷四行经腰腹作痛症]桃仁四物汤
归尾赤芍川芎生地香附(各二钱)丹皮红花元胡(各一钱)桃仁(十一粒。临服气滞血实。人肥多痰。宜桃仁四物汤。加枳壳。苍术。半夏。《女科秘要》
- 《祖剂》:[卷之二调胃承气汤]桃仁承气汤
即大承气汤减芒硝加桃仁一方去枳实浓朴加桂枝桃仁治伤寒热毒入经结于五脏吐血下血及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外解而小腹急痛者及血痢质实跌蹼损伤瘀血作痛等症《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妇人方下月水不通第十九]桃仁煎
治带下经闭不通方。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上四味为末,别治桃仁,以醇苦酒四升纳铜铛中,炭火煎至二升,下大黄、桃仁、虻虫等,搅勿住手,当欲可丸,下朴硝,更搅勿住手,良久出之,可丸乃止。取一丸如鸡子黄投酒中,预一宿勿食服之,至晡时,下如大豆汁,或如鸡肝凝血虾蟆子,或如膏,此是病下也治月经不通甚极闭塞方∶牛膝(一斤)麻子(三升蒸)土瓜根(三两)桃仁(二升)上四味咀,以好酒一斗五升浸五宿
- 《本草经解》:[卷三果部]【桃仁】
气平。味苦甘。无毒。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双仁者大毒)桃仁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甘无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心主血。脾统血。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乎一身。灌溉乎五脏者也。一有凝滞。非瘀即闭矣。至有形可征即成症。假物成形则成瘕。盖皆心脾不运故也。桃仁甘以和血。苦以散结。则瘀者化。闭者通。而积者消矣。桃为五木之精。能镇辟不祥。所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五劳疰]桃仁散
治气劳羸瘦腹胁痞坚脐下冷疼不欲饮食桃仁(三分)吴茱萸木香芎桂心青橘皮当归槟榔赤芍药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杂病下金疮第五]桃仁汤
主金疮瘀血方∶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及双仁)虻虫(去翅足,熬)水蛭(熬,各三十枚)大黄(五两)上五味,切,以酒水各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合,日三服,明日五更一服。《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奇经八脉]桃仁
见肝攻。《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古今名医方论》:[卷三]桃仁承气汤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桃仁(半两)大黄(一两)硝(三钱)桂(三钱)甘草(三钱)上每服一两,姜、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集解》:[攻里之剂第四]桃仁承气汤
〔仲景(见血门)〕《医方集解》清汪昂公元1682年
- 《仁术便览》:[卷一火门]【桃仁承气汤】
治邪热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目白术茯苓黄龙眼肉酸枣仁人参(各一两)木香(五钱)甘草(二钱半)上水煎,生姜五片,枣三枚,看上下食前后温服。《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六妇人方下五十四道]桃仁散
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桃仁(焙)上件四味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 《医方考》:[卷一伤寒门第二]桃仁承气汤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桂枝(二两,洗净,妊娠用炒)大黄(四两,酒浸)芒硝(二伤寒,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无头痛、发热恶寒者,为外证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渍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阳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干上部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证如狂。桃仁,润物也,能泽肠而滑血
- 《杨氏家藏方》:[卷第八咳嗽方三十七道]桃仁散
治远年一切肺疾,咯吐脓血,渐成劳证。白茯苓(去皮)五灵脂(去砂土)马兜铃(以上三味各半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蛤粉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萝卜三片,同煎至一盏,去滓,入黄蜡一块如皂子大,《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七肺]桃仁酒
治咳嗽上以桃仁三钱去皮尖捣烂着器中密封头蒸一炊曝干以绢袋盛纳二斗酒中六七日可饮四五合稍《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桃仁二百四十三]桃奴
桃子干者,悬在树不落者是也。苦,微有小毒。心下结气不散,此伏梁也。用二两为末,空心酒下二钱。(验方第一。)鬼疟寒热,桃奴十四枚为末,水丸豆大,朱砂为衣,每平旦面东井水下一丸。(第二。)五般疟疾,桃奴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为末水丸豆大,朱砂为衣,发日五更念药王菩萨七遍,井水下一丸,立瘥。不过二次,妙。(第三。)妊娠下血不止。烧末水下。(第四。)食桃成病,同上取吐。(第五。)大便难,桃花为末,水
- 《普济本事方》:[卷第十妇人诸疾]桃仁煎
治妇人血瘕血积,经候不通。桃仁(去皮、尖,麸炒黄)大黄(湿纸裹甑上蒸)川朴硝(各一两)虻虫(半两,炒黑)上四味末之,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中漫火煎取一升五合,先下大黄、桃仁、虻虫三味,不住手初用补之。此出《千金方》。顷年在毗陵有一贵人妻,患小便不通,脐腹胀不可忍,众医皆作淋治,如八正药,五更升,痛止《普济本事方》南宋许叔微公元1132年
- 《千金翼方》:[卷第六·妇人二恶露第四]桃仁汤
主产后往来寒热,恶血不尽方∶桃仁(五两,去皮尖及双仁)吴茱萸(二升)黄当归芍药(各二两)生姜柴胡(去苗)百炼酥(各八两)上八味,咀,四物以酒一斗,水二升合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先食服一升,日三服。《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阳明大肠]桃仁
见肝攻。《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崇原》:[卷中本经中品]桃仁
气味苦甘平,无毒。主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桃种类颇多,唯山中野毛桃即《尔雅》所谓桃者,小而多毛,核粘味恶,其仁充满多脂,可入药用。)桃仁、杏仁味俱甘苦,杏仁苦胜,故曰甘苦,桃仁甘胜,故曰苦甘。桃色先青后紫,其味甘酸,禀木气也,其仁亦主疏肝,主治瘀血血闭,疏肝气也。症瘕邪气乃血与寒汁沫,留聚于肠胃之外,凝结而为症瘕,肝气和平,则症瘕邪气自散矣。杀小虫者,厥阴风胜则生虫,肝气疏通而虫自杀矣。
- 《绛雪园古方选注》:[上卷下剂]桃仁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桂枝二两(去皮)大黄四两(去皮)芒硝二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法〕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法〕,温服桃仁承气,治太阳热结解而血复结于少阳枢纽间者,必攻血通阴,乃得阴气上承,大黄、芒热《绛雪园古方选注》清王子接公元1644-1911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