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厥

目录

1 拼音

tán jué

2 英文参考

phlegm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hlegm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痰厥(phlegm syncope[1][2])为病证名[3]。见《丹溪心法·厥》。是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厥证[3][3]。厥证之一[3]

《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

《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

《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日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矣。”

4 痰厥的病因病机

痰盛气闭引致之肢体厥冷、甚则昏厥[3]

5 痰厥的症状

痰厥患者素有咳喘宿痰,多痰湿,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4][5]

6 证候分析

肝郁肺痹,痰随气升,上闭清窍[5]

由于平素多湿多痰,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闭清窍故突然眩仆。因痰阻气道,痰气相击,故喉中痰鸣,或呕吐涎沫。痰浊阻滞,气机不利,则胸闷气粗。苔白腻,脉沉滑,为痰浊内阻之征。[5]

7 痰厥的治疗

7.1 治法

痰厥治宜行气豁痰[5]

7.2 痰厥的方药治疗

痰厥可用导痰汤[备注]导痰汤(《济生方》):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甘草、制南星为主进行治疗。方中以陈皮、枳实理气降逆,半夏、南星、茯苓燥湿祛痰。若痰气壅盛者,可加苏子、白芥子以化痰降气。若痰湿化热,症见口干便秘,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竹茹、栝蒌仁等以清热降火,或用礞石滚痰丸[备注]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朴硝以豁痰清热降火。[5]

《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曰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也。”

龚廷贤谓痰厥“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寿世保元·厥》)[5]

如属寒痰迷闷,四肢厥冷者,宜用姜附汤;肢冷,吐涎沫,喉中痰声,一时昏愦不知,胸闷气喘,语言不利,可用稀涎散[5]

7.3 痰厥的饮食疗法

7.3.1 推荐食材

痰厥患者推荐食用橙子、佛手、白萝卜、薏苡仁、大蒜、菠菜、橘皮等[5]

7.3.2 推荐食疗方

[5]

1.祛痰宽胸茶(《中医良药良方》):炒枳壳4g,苏子10g,炙甘草5g。枳壳切碎,苏子与甘草略杵,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代茶分2~3次饮完。每日1剂。

2.山楂萝卜排骨汤(《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山楂50g,白萝卜150g,排骨100g。先将

排骨煮熟,再入山楂、白萝卜同煮至熟烂即成。佐餐食用。

3.橘皮粥(《调疾饮食辩》):橘皮20g,粳米60g。橘皮煎汁去渣,与粳米共煮。或单以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橘皮末3g,煮至粥成。空腹食用,每日1~2次,5天为1个疗程。

8 关于厥证

厥证(syncope[5][5])为病证名[6]。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厥证简称厥[6]。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6]。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7]。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7]。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7]。《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7]。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7]。现一般分为气厥、血厥、寒厥、热厥、痰厥等类型[7]

各种时行热病、中暑、中风、癫痫、脏躁、疫毒痢和消渴、癃闭、臌胀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昏厥。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煤气(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糖尿病危象、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症、癔病性昏迷等[8]

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及癔病性昏迷等症多属厥证范畴[8]

详见厥证条。

9 关于痰证

痰证指痰浊停留体内的病证[9]。痰古作澹或淡[9]。《诸病源候论》已有寒痰、热痰等名[9]

9.1 痰证的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痰十三》:“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

《症因脉治·痰症》:“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

《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

痰又与肺关系密切[9]。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9]

9.2 痰证的分类

由于痰浊停留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不同,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气痰、虚痰、实痰等病证[9]

10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1.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7-120.
  5. ^ [5]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53-56.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9.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6.
  8. ^ [8]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34.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