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

目录

1 拼音

táng pí zhì jī sù

2 英文参考

glucocorticoid

人体血浆中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其次为皮质酮,但皮质酮的含量仅为皮质醇的1/20-1/10。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均有作用。①糖代谢;糖皮质激素是调节机体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它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这是由于它促进蛋白质分解,有较多的氨基酸进入肝,同时增强肝内与糖异生有关酶的活性,致使糖异生过程大大加强。此外,糖皮质激素又有抗胰岛素作用,促进血糖升主。如果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或服用此类激素药物过多)可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相反,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患者(如阿多数狄森病),则可出现低血糖;②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氨基酸转移至肝生成肝糖原。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时,由于蛋白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少,将出现肌肉消瘦、骨质疏松、皮肤变薄、淋巴组织萎缩等;③脂肪代谢:糖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作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糖皮质激素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作用不同,四肢脂肪组织分解增强,而腹、面、肩及背有脂肪合成有所增加,以致呈现面圆、背厚、躯干部发胖而四肢消瘦的特殊体形。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皮质醇有较弱的贮钠排钾作用,即对肾远由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和排出钾有轻微的促进作用。此外,皮质醇还可以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利于水的排出。皮质醇对水负荷时水的快速排出有一定的作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患者,排水能力明显降低,严重时可出现“水中毒”,如补充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即可得到缓解,而补充盐皮质激素则无效。有资料指出,在缺乏皮质醇时,ADH释放增多,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3)对血细胞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使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其原因各有不同。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加,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附着在小血管壁边缘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增多所致;至于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是糖皮质激素使淋巴细胞DNA合成过程减弱,抑制胸腺与淋巴组织的细胞分裂。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促进淋巴细胞与渚酸性粒细胞破坏。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维持正常血压是必需的,这是由于:①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这可能由于糖皮质激素能啬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儿茶酚胺受体数量以及调节受体介导的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②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③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维持血容量。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压下降,补充皮质醇后可恢复。

另外,离体实验证明,糖皮质激素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但在整体条件下对心脏的作用并不明显。

(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如缺氧、创伤、手术、饥饿、疼痛、寒冷以及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等。血中ACTH浓度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能引起ACTH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刺激,而产生的反应称为应激(stress)。在这一反应中,除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参加外,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也参加,所以,在应激反应中,血中儿茶酚胺含量也相应增加。切珍重肾上腺髓质的动物,可以抵抗应激而不产生严重后果,而当去掉肾上腺皮质时,则机体应激反应减弱,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大大降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激反应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调节机体的适应能力:

①减少应激刺激引起的一些物质(缓激肽、蛋白水解酶及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及其不良作用;②使能量代放运转以糖代谢为中心,保持葡萄糖对重要器官(如脑和心)的供应;③在维持血压方面起允许作用,增强儿茶酚胺对血管的调节作用。应该指出,在应激反应中,除了ACTH、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外,β-内啡肽、生长素、催乳素、抗利尿激素、胰主血压素及醛固醇等均可增加,说明应激反应是多种激素参与并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以上仅简述了它们的主要作用。此外,还有多方面的作用,如促进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力,提高胃腺细胞对迷走神经与胃泌素的反应性,增加胃酸与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抑制骨的形成而促进其分解等。临床上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抗炎、抗过敏、抗毒和抗休克。

3 糖皮质激素中毒

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主要影响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对水盐代谢也有影响;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消化腺分泌;并有潴钠排钾作用。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垂体功能减退的替代疗法,也用于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各种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和过敏性休克,溃疡性结肠炎,眼部疾病等。中毒多与长期大量服用、一次性误服过大剂量、突然停药或减少剂量过快有关。此外,对本类药物过敏者,小剂量亦可发生中毒反应。口服及注射都有效。[1]

3.1 临床表现

[2]

1.内分泌系统

出现医源性类肾上腺皮质功能功能亢进综合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多毛、痤疮增多、血糖升高、水钠潴留、低钾等。

性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减少、不规则或停经,男性化;男性可出现睾丸分泌功能低下,性欲减退等。

2.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高血压、心肌肥大、动脉硬化等。

3.呼吸系统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可能使鼻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

4.血液系统

血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减少,单核细胞数降低,吞噬能力下降。

5.胃肠道

能增加胃酸分泌,并减低胃黏膜的保护能力,较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少数诱发胰腺炎和脂肪肝,有引起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

6.泌尿系统

夜间多尿,易出现尿路结石。

7.皮肤

皮肤菲薄、色素沉着、多毛、痤疮、易感染、鱼鳞样变化、激素性粉刺等。

8.眼

诱发白内障、青光眼。

9.骨、关节和骨骼肌

骨质疏松,脊柱可发生压缩性骨折,有时呈佝偻病,长骨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坏死,肌肉萎缩。糖皮质激素肌症呈对称性缓慢进展,出现肩关节部、四肢肌力下降和萎缩,并伴随肌痛,也可累及呼吸肌。儿童长期应用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10.神经、精神障碍

大量用药可诱发神经过敏、嗜睡、欣快感、妄想等急性中毒性精神病表现。长期用药可有精神失常、感情麻木迟钝、判断力低下。

11.对感染抵抗力减弱

使机体免疫力减弱,一旦感染易致败血症,易感染真菌,加重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可引起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头痛、眩晕、恶心、食欲减退、无力、发热、嗜睡、情绪变化(如焦虑、淡漠或抑郁)等症状,也可能使原有疾病恶化或复发,甚至死亡。

3.2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胃液检查,可以证明毒物。[2]

3.3 诊断

糖皮质激素中毒的诊断要点为[2]

1.病史误服或超生理量长期治疗用药。

2.临床表现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的表现,如紫纹、皮肤菲薄、多毛、痤疮增多、血糖升高、水钠潴留、低钾、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女性可出现月经减少、不规则或停经;男性可出现睾丸分泌功能低下等性功能障碍。可有高血压、心肌肥大等心血管系统表现;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增多等血液系统表现。能诱发或加剧溃疡病。其抗炎和抑制免疫作用容易诱发或加重感染。可出现神经过敏、嗜睡、欣快感、妄想等神经、精神障碍;自内障与青光眼。此外,可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坏死、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3.药物分析血液或胃液查及毒物。

3.4 治疗

糖皮质激素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清除毒物

出现中毒症状后立即停止用药,当口服发生急性中毒时,催吐后,立即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并导泻。

2.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立即静滴10%葡萄糖液以促进毒物排泄;纠正低血钾;糖代谢紊乱者,同时予以饮食控制或用胰岛素治疗;出现高血压、颅内水肿、水钠潴留、心功能不全时,应给予降压、强心、利尿等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应用肾上腺素;有精神症状时,用安定及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症状药;消化道溃疡活动时,应用抗酸制剂,发生出血者加用止血药,穿孔者立即手术治疗;继发感染时,积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眼压增高者予以缩瞳孔药,并内服甘油;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时,给予高蛋白饮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

3.预防

(1)全身性真菌感染、结核、青光眼、白内障、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电解质紊乱、血栓症、精神病等疾病原则上不全身性给予本类药物,如病情需要时应严密观察。

(2)临床上慎用于感染、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脂肪肝、充血性心力衰竭、骨质疏松、重症肌无力等患者。

(3)大剂量应用尤其是与阿司匹林类药物合用时,注意应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4)长期用药停用时应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在疾病的急性期控制之后,要逐渐减量,以最小剂量维持治疗。

4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74-175.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75.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75-17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