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目录

1 拼音

táng niào bìng gāo shèn xìng hūn mí

2 英文参考

diabetic hyperosmolar coma[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diabetic hyperosmolar coma)是糖尿病的严重代谢紊乱所致。本症多见于老人,好发者为60岁以上老年(2型)轻症糖尿病者及少数幼年(1型)病者。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特点为无明显酮症与酸中毒,血糖显著升高,严重脱水甚至休克,血浆渗透压升高以及进行性意识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诊治水平提高,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但仍达15%~20%[1]

4 流行病学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人,好发者为60岁以上老年(2型)轻症糖尿病者及少数幼年(1型)病者[1]。男女发病率相似[1]

5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多为老年人,可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或无糖尿病病史,早期呈糖尿病原有症状渐渐加重,患者表情迟钝,进行性嗜睡。不少患者由于原发诱因,有呕吐、腹泻、轻度腹痛、厌食、恶心等胃肠症状,但较酮症酸中毒者轻而少见。如前期症状得不到有效治疗,则病情继续进展,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脱水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和弹性减退,眼球凹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患者常有各种神经系统体征,除感觉神经受抑制而神志淡漠迟钝甚而木僵外,运动神经受累较多。常见者有卒中,不同程度的偏瘫,全身或灶性运动神经性发作,包括失语症、偏瘫、眼球震颤、斜视,以及灶性或全身性癫痫样发作等。[1]

6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诊断

6.1 病史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多为老年人,可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或无糖尿病病史,早期呈糖尿病原有症状渐渐加重,患者表情迟钝,进行性嗜睡。不少患者由于原发诱因,有呕吐、腹泻、轻度腹痛、厌食、恶心等胃肠症状,但较酮症酸中毒者轻而少见。[1]

6.2 临床表现

如前期症状得不到有效治疗,则病情继续进展,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脱水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和弹性减退,眼球凹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患者常有各种神经系统体征,除感觉神经受抑制而神志淡漠迟钝甚而木僵外,运动神经受累较多。常见者有卒中,不同程度的偏瘫,全身或灶性运动神经性发作,包括失语症、偏瘫、眼球震颤、斜视,以及灶性或全身性癫痫样发作等。[1]

6.3 实验室检查

[1]

①血糖>33.3mmol/L;

②血钠>145mmol/L;

③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Osm/L,如不能测定时,可用下列公式估计:

有效血浆渗透压(mOsm/L)=2×血清(Na++K+)+血葡萄糖(均以mmol/L计算)。

7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诊断需要与糖尿病其他急性并发症进行鉴别[1]

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时需与脑血管病进行鉴别诊断[1]

8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治疗方法

8.1 补液

对于渗透压明显升高而无休克者,可选用0.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如有休克应使用0.9%氯化钠,以便较快扩张微循环而补充血容量,使血压及微循环迅速纠正。补液量须视失水程度,按其体重的10%~15%计算,一般在最初2小时可补液1000~2000ml,前4~6小时输入补液总量的1/3,以后逐渐减慢补液量,不宜太快太多。以免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补液时最好用心电图监护,并定期测定血钾,以免发生意外。[1]

8.2 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小时0.1单位/kg)为通常将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到250mg/dl、血浆渗透压下降至330mOsm/L时应将胰岛素加入5%的葡萄糖中滴注(按2~4g葡萄糖: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加入胰岛素,静脉滴注)。每两小时测定血糖一次,密切随访血糖等。[1]

8.3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纠正低血钾:10%氯化钾加入0.9%氯化钠,静脉滴注,视低血钾程度决定补钾量及速度[1]

(2)补碱:当血pH低至7.0时,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1]

8.4 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

[1]

(1)休克:抗休克治疗。

(2)控制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及可能的致病菌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3)纠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4)抗凝治疗:渗透压>380mOsm/L时可考虑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以防止血栓并发症。

(5)防治脑血管病变。

8.5 注意事项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治疗过程中应定时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1]

9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1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