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痰毒煎 (最后修订于2009/12/5 1:39:35)[共189字]
摘要:处方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主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用法用量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摘录夏涵方......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丁甘仁医案》:[卷八外科案]痰毒
费右盘颈痰毒半月,势将成脓。熟牛蒡(二钱)大贝母(三钱)炙僵蚕(三钱)粉丹皮(二钱)京赤芍(二钱)酒炒黄芩(二钱)陈广皮(一钱)粉甘草六分)夏枯草(二钱)竹二青(二钱)小金丹(陈酒化服,一粒)外用金箍散,金黄散,葱汁,白蜜调,炖温敷。鲍左锁喉痰毒,漫肿疼痛,根盘红,风温痰热,蕴结上焦。拟辛凉清解。荆芥穗(一钱)青防风(一钱)薄荷叶(八分)炒牛蒡(二钱)生草节(八分)苦桔梗(一钱)轻马勃(八分)大贝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治肺脏痰毒壅滞诸方
夫痰毒者。由肺脏壅热。过饮水浆。积聚在于胸膈。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目眩头旋。心腹痞满。常欲呕吐。不思饮食。皆由痰毒壅滞也。治肺脏久积痰毒。在于胸膈不散。少思饮食。宜服半夏散方。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木香(半两)人参(一两去芦头)槟榔(三分)桔梗(半两去芦头)两)旋复花(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炙爆热面猪犬肉等。
-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肺脏痰毒壅滞
论曰肺脏痰毒壅滞之病,其证目眩头旋,胸膈痞满,常多痰唾,不思饮食,鼻闻腥臭,盖肺主气,居于膈上,为四脏之盖,邪热壅滞,熏散胸膈,与津液相搏,故郁结成痰也。治肺脏壅热,咽喉肿痛,头目昏重,烦满引饮,客热痰毒,大小便秘涩,人参防己汤方人参(半两)防己(一分)羌活(去芦头)芎槟榔(锉)连翘天麻玄参防风(去叉)犀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葱白一寸煨熟,同煎至六分,不拘时候,去滓温
- 《急救广生集》:[卷九·外治补遗]痰毒敷药方
白芥子(一两研末)朱砂(二钱)雄黄(三钱)麝香(三分)牙硝(二钱)上药用老姜汁调涂。《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 《普济方》:[卷二十八肺脏门]肺脏痰毒壅滞(附论)
胡(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二两)桂心(半两)旋复花(半两)麦门冬(一两去心)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细辛(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爆热、面、猪犬肉等。人参防己汤治肺脏壅热咽喉肿痛。头目昏重。烦饮食。客热痰毒。大小便闭涩。人参(半两)防己(一两)羌活(去芦头)芎槟榔(锉)连翘天麻玄参防风犀角(镑)木
-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设施与设备要求 第三条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第四条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
- 加强中药煎药室质量管理的探讨
中药汤剂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具有制备简便、易吸收、灵活加减等优点,因、此被广大医患人员所喜爱。但一张中医良方要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不仅需要中药配方人员精细的工作,更需要中药煎药人员的规范操作。为此,笔者就加强医院中药煎药室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1目前中药煎药室普遍存在的问题1.1管理不到位由于中药管理人员素质、设备、场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约煎药室的管理工作可操作性较差,最终结果又缺
-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服法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味功能各异,以及临床应用的目的和病人病症的不同,因此必须有合理的煎药和服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1配药一般药物鲜品为干品的2倍,具体药物还应视其鲜品含水量和药物干燥程度酌量增减。处方中各药,按其性味功能和临床应用、治疗目的不同,分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配药时应以秤量为准,不可随便“抓一把”。特别是一些坚硬的果实种子,难以煎出药性,调配同时应打碎,如橘核、枳实、山栀
- 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关系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25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进行实验探讨。结果: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取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结论:对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中药煎剂;药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取量
- 试论中药单煎与共煎的差异对中医药的影响
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展现了广阔美好的前景。近几年出现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型,就是通过应用现代制剂技术对传统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一种尝试。由于对单煎与共煎认识的不同,中药配方颗粒的存在始终受到一些质疑,甚至受到一些药学界专业人士的抵制。笔者以为,对此问题的认识,应遵从中医理论,符合辩证法,否则就易走向片面与极端。 1、单煎与共煎应用中西医学不
- 中药汤剂煎煮法浅析
汤剂,俗称汤药。系指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制剂,用以治疗疾病。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等优点外,还具备液体制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汤剂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汤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汤剂中所含成份相当复杂,有水溶性成分,呈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媒中,有的呈胶体粒子存在,有的呈乳化状态存在,一些难溶物又以
- 苏新民刘宝华:煎药用水讲究多
汤剂治病的效果,除与辨证准确与否、处方是否恰当有关之外,还与药物的煎法密切相关。其中,煎药用水的选择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药汤剂的煎煮,一般多用水作为溶媒(也有其他类的溶媒,如醋、酒等),先将药物浸泡于其中,并通过长时间的煎煮,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地煎出。煎药用水,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实际上,水既是溶媒,也是药物。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许多本草著作里,水都是同时作为药物出现的,不仅
- 论桂枝汤.银翘散煎服法在治疗感冒中的意义
桂枝汤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组成,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对桂枝汤的煎服法是这样论述的:“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
- 芪姑抑瘤煎药物血清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芪姑抑瘤煎药物血清(简称为QYJ)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实验方法,采用SRB法和集落形成法观察药物血清对Tca811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空白小鼠血清相比,芪姑抑瘤煎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给药2~4h后的药物血清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而给药8h血清对肿瘤细胞增殖无显著抑制
- 从无根水谈煎药用水
上方,另给了包药末子作引子。宝钗服后见了效。这“海上方实际上就是露、霜、雪和蜂蜜,外加四种花,即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四种花的花蕊。露、霜、雪也都可以当作煎药之水。 煎中药的水,历来甚是讲究。不像现在,不论煎何种中药,均是一罐自来水煎而服用,疗效便打了折扣。那么,过去煎中药用水是非常有讲究的,常用的煎药用水有哪些呢? 雨水:指立春时的雨水,咸平无毒
- 怎样才能煎好中药
【摘要】综述中药煎煮与中医中药疗效的关系。寻求中药煎煮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摸索自动煎药包装机“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可控质量标准”。【关键词】煎药原则;注意事项;特殊药物的煎煮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中药的煎药方法十分重要。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
- 煎药误区与对策
中药汤剂具有加减灵活、容易吸收、疗效迅速等特点,是临床上运用最多的剂型。历代中医药人员非常重视中药汤剂的煎法,认为汤剂作用的大小,取效缓急,与煎药的方法有直接关系。笔者观察,目前煎药的操作过程虽逐渐规范,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导致药源浪费、病人经济损失、预期效果不佳,因此值得我们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误区 1.1浸泡时间短,药汁不易煎出中药的质地不同,有些炮制饮片不均匀,加水之后需一定的时间
- 科学煎药是提高药效的关键
如何保证中药汤剂有效成分的提取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辨证用药正确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煎药方法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医师开方辨证论治,深思精选组方择药固然重要,但其煎法服法不合理,亦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目的。1煎药器皿的选择煎药器皿以用砂锅、磁器为宜,切不可用铁器及铝器,因铝器与中药中的有机酸在煎煮时破坏其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使铝释放入药中被人体吸收,对人产生毒害作用。铁器与含鞣质成
- 中药汤剂的煎法与疗效
中药汤剂能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以其吸收快、疗效迅速的优点,历经数千年沿用至今,故古人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因此,为使中药汤剂发挥最大疗效必须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1汤剂按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1.1煮剂是用一般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物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
- 芮朝松:中药煎药机对几类中药疗效负面影响的探讨
中药煎药机使用已多年,由于其操作简便,清洁卫生,可一次煎煮分袋包装,多次服用,给服用中药的病人减少很多的麻烦和带来极大便利,使用推广较快。中药煎药机的使用很有特点,见仁见智,报道不少,但对于其影响治疗效果的一面却很少见之。现根据中药煎药机工作原理,高温(大于100℃)、高压(大于0.1MPa)和长期工作资料分析,来商讨那几类中草药和方剂不宜用煎药机煎煮,供探讨。1解表药解表药有辛温、辛凉之分,功
- 十问“去滓再煎”
张仲景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临床经验,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学术上的难题。比如“去滓再煎”就是一个令研究者十分费解的课题。以前医家的相关论述很多,但仍有许多言之未尽或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值得深入探讨!让我们先看看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是怎么说的。第138页说小柴胡汤“且方用去滓再煎之法,是取其气味醇和……”伤寒家王晋三说:̶
- 中草药煎服中应注意的事项
临床常有如此困惑:名医对患者用了“名方”取了“名药”,然不见“名效”,何也?煎药之故耳。煎药应根据药性严格掌握加水量、煎药时间、煎药火候,对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的中药,应按规定严格操作。服药应注意服药方法,不能嘱病人一概是“1日3剂,分2次服”,应具体对待。1煎中草药要用砂锅或陶瓷罐煎煮中草药一般以砂锅或陶瓷罐最为适宜(不锈钢制品或搪瓷容器、铝制品也可用),忌用铁器。因为此类化学性质稳定,在药物
- 对部分中药煎煮方法改革之我见
历代医家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同时,对中药的煎煮方法各有发挥,以形成了中药煎煮方面的理论和传统的方法。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药理学的应用,使绝大多数传统的煎煮方法得到科学的印证。但也不尽然,一些传统的煎煮方法显示出了浪费药材、耗费时间、不经济等弱点。笔者在近十年中,对部分中药的煎煮方法已进行了某些尝试性的改革。本文根据现代制剂、炮制学研究的成果,就五味常用中药的煎煮方法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以飨于
- 中药煎煮提取的指导实践
汤剂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武器,临床运用广,因此,汤剂的正确制备十分重要。根据中药浸出原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把中药煎煮中存在的问题,群众煎药制备的错误,一一列出,并将正确的煎煮提取方法指导群众,同时供同行参考交流。1中药的浸出原理浸出过程系指水进入中药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而变成浸出液的过程。可用公式:ds=-DFdcdxdt表达。dt为扩散时间,ds为在dt时间内物质的扩散量,F为散面积,它代表药
- 黄连与吴茱英分煎后配伍时主要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艾分煎后二药配伍时主要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黄连和吴茱英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不同比例配伍,在100℃下加热1h。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组分相对峰面积变化和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黄连水煎液和吴茱芡水煎液配伍后色谱峰具有加和性,未见新峰产生。吴茱芡中主要组分的相对峰面积未见明显变化,黄连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芙水煎液配比的
- 五味子水煎物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五味子水煎物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作者:李廷利,刘晶,都晓伟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摘要】目的建立五味子水煎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应用HPLC法KromasilC18分析柱,甲醇和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运用梯度洗脱能很好的分离五味子水煎物的各类成分,五味子水煎物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标示18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五味子水
- 五味子水煎物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五味子水煎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应用HPLC法KromasilC18分析柱,甲醇和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运用梯度洗脱能很好的分离五味子水煎物的各类成分,五味子水煎物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标示18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五味子水煎物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五味子水煎物;HPLC;指纹图谱 Studieso
- 祛疣煎治疗扁平疣128例临床观察
扁平疣,中医称“扁瘊”,是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前臂等处的一种常见慢性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众多,疗效均不确切,笔者自拟祛疣煎从1999年3月~2003年8月治疗128例扁平疣,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28例扁平疣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56例,女72例;年龄最大29岁,最小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皮损分布单见于面部43例,合并手臂、前臂等处85例;皮损数目多
- 一贯煎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5例
一贯煎出自《柳州医话》,是清·魏之秀之名方,主治肾虚肝郁、阴虚胁痛证。近年来,笔者用此方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5例中,年龄最小40岁,最大56岁,平均48岁;其中40~45岁6例,46~50岁18例,50岁以上11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半年。 1.2治疗方法一贯煎加减:生地15g,枸杞12g,当归12g,北沙参12g,麦冬15g,柴胡1
- 消娥煎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扁桃腺炎278例观察
自2000年9月~2003年10月笔者应用自制消蛾煎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扁桃腺炎27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校医务室就诊的学生,按随机分配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8例,其中男151例,女127例;年龄14~17岁;其中单侧扁桃腺Ⅰ°~Ⅲ°肿大72例,双侧扁桃腺Ⅰ°~Ⅱ°肿大125例,双侧Ⅱ°~Ⅲ°肿大81例,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49例;发热患者189例
- 煎厥
煎厥 ①厥证之一。属内热消烁阴液,逐渐虚赢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吴澄指出煎厥属虚损病证。他所撰《不居集》载述:“人身肾与膀胱竭绝,于己午之月,故倦怠欲睡,痿弱无力,尔时则宜补益;若或劳役犯房欲,精血内耗,阴火沸腾,致目昏耳闭,举动懒倦,失其常度,五心烦热,如火燔灼,名曰煎厥。此亦虚损
- 中药的煎法及服药禁忌
用中药治病治标又治本,且毒副作用小,但要正确掌握中药的煎法与服药禁忌,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为充分发挥药效,煎药时最好用砂锅,不要用铁锅、钢锅等。在煎药时应先将干草药倒入砂锅中,加凉水浸泡20min左右再煎。煎汤药要掌握火候及时间。一般质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如花类、叶类、茎类应采用武火煎,沸后10~15min为宜,甚至有些还可用开水冲泡后服之,如:双花、胖大海、番泻叶等。对于质重具有沉、降、
- 煎药法
煎药法 把中草药煎煮成汤剂的方法。要根据药剂的作用而掌握火候,如发表药、理气药,多取其气,宜用较猛的武火急煎;补益药,多取其味,宜较弱的文火慢煎。同时要依据药物的性质、药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龄大小而确定煎水量的多少。此外,还须留意先煎、后下、包煎等法。各详该条。作者:
- 参四方煎剂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
2007年11月13日中医杂志2007年48卷5期419-421医学空间(MEDcyber.com)11月13日消息,参四方煎剂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对肠道菌群的消长调节作用明显,能重建宿主的微生态平衡。顽固性腹泻是部分糖尿病病人的突出症状,约有20%的糖尿病病人会发生腹泻。大便常为稀水样或半稀便,没有明显的腹痛症状,有时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病人可伴有口渴、多饮、多食、饿得快、乏力、消
- 先煎
先煎 中药学术语。系煎药法之一。指某些药物煎煮时不与其它药物同下,而提前煎煮。如矿物类、介壳类药物,石膏、代赭石、牡蛎、鳖甲等,质重而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约煮十分钟后再下其它药物。再如,麻黄须先煎三两沸,掠去水上浮沫,然后下其他药合煎,可避免服后烦心。作者:
- 曹建华中药煎膏剂质量标准探讨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医院226000)中药煎膏剂一般均加蔗糖作矫味剂。目前许多地方药品标准中药以密度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对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不作控制。然而煎膏剂中含糖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密度的高低。本实验利用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葡萄糖的原理,用典量法测定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材料玉竹膏,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型号TG328A)等均由南通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2方法与结果2.1
- 煎
煎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 ②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作者:
- 跌打吊瘀煎水洗方
防风(三钱)、当归(三钱)、羌活(三钱)、京芥(三钱)、苦参(五钱)、丹皮(五钱)、鹤虱(五钱)、虎骨(三钱)、川椒(五钱)、蕲艾(五钱)、黄柏(三钱)、羌王(五钱)共为粗末,分两包煎水洗。作者:杨成博
- 嗞煎
嗞煎 病证名。指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渴,自然生惊。”治宜清心退热,通利小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轻者用导赤散。作者:
- 马齿三白汤煎剂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疗效观察
,一组为中药治疗组,另一组为西药治疗组。每组50例,中药治疗组男34例,女16例;西药治疗组男31例,女19例,二组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达20年。1.2方剂组成中药组:自拟马齿三白汤煎剂灌肠,其药物组成为:马齿苋50g,白头翁30g,白矾10g,白及20g,木香10g,黄连15g,元胡15g。加减用药:便血加生地榆30g,三七粉3g(冲);粘膜脱落加儿茶10g;腹痛加白芍30g。
- 补肾养血煎剂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2005年08月15日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5014辽宁的研究人员近期探讨了补肾养血煎剂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的作用机理。通过二硝基氯苯激发豚鼠的方法模拟特异性皮炎的皮损。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造成亚急性、慢性湿疹样皮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2组各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分别应用补肾养血煎剂、氢化可的松、生理盐水治疗。观察耳肿胀度、真皮浸润细胞数、皮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
-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通络清脑胶囊水煎醇沉的提取工艺
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方中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具有镇静、镇痛、抗菌等功效,甘草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具有解毒、解痉等功效[1]。上述有效成分易溶于水,又溶于乙醇,故对方中白芍、甘草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本试验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用HPLC法对白芍进行含量测定,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优选通络清脑胶囊水煎醇沉的提取工艺条件。1仪器与药品1.1药品白芍、甘草药材,
- 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一贯煎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且有胸闷憋气,身体消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属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而致肝气不舒证,此时可用一贯煎治疗。一贯煎即是为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而设。此时的肝气不舒,不能用香燥疏肝之剂,因此气之所以滞是由精液不充而致,用之势必使液更耗而气更滞。而一贯煎用大量柔润养阴之品以滋肝肾之阴,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即治本为主,少加调气之品以疏肝,以达滋补肝肾之阴,养阴以舒肝
- 一贯煎临证治疗体会
一贯煎方出魏玉横《续名医类案》,其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当归、川楝子,功能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横逆、胸胁疼痛、脘痛、咽干口燥之症。《论语·里仁》孔子言:“吾道以一贯之。”其义为一种道理贯穿于事物的始终之中,后人而有“一贯万机,靡所疑惑。”之论,魏玉横见时人对胁肋胀痛之治疗,多用辛燥破气之品,不知乙癸同源,柔可制刚,甘能缓急之理,故以“一贯”为方名,乃为阐至理而解疑惑也。方中
- 养阴清热煎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黏附分子表达及狼疮损伤指数的影响
2006年01月12日中医杂志2005年第6期12(苏州)为了研究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SLE器官损害的远期疗效。研究者1999~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SLE患者51例,随机分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黏附分子3(ICAM-3)、P-选择素以及SLE损
- “糖肝煎”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由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胡爱民主持完成的糖肝煎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的临床研究,经过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据专家介绍,“异病同治”是中医特色,本课题组总结了历代医家及各地治疗糖尿病并脂肪肝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了有“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复方“糖肝煎”,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胡爱民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发展呈蔓延之势,其中以2
- 参归煎剂合湿毒膏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
2008年01月03日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6(1):22医学空间(MEDcyber.com)1月3日消息--中国北京的研究人员近期观察了参归煎剂合湿毒膏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将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归煎剂合湿毒膏组)和对照组(氯雷他定合1%丁酸氢化可的松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评分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75.8%,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
- 千金地黄煎
生地黄一秤[取汁于石器中,熬成膏,入熟干地黄末,看硬软剂杵千下] 右圆如桐子大,每服二十圆,空心服,久服断欲,神仙不死。作者:华佗
- 对中药汤剂煎煮器具的探讨
中药在加工煎煮时,必须选用适宜的容器。据史良久[1]报道,煎具既可直接影响煎得液量,又可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对于所用器具古代医药文献已有所论述。如《华氏中藏经》、《本草经集注》等即有将药物置于“瓦”、“坩土”、“锅子”、“瓷器”、“土器”、“铁锅”及“铜器”等物之内而进行修治的记载,而现在各医院、药店在进行煎煮中药时,保留的传统煎煮器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铁锅 现已不提倡使用,因植物性药物多
- 桃仁煎三九
方剂组成桃仁,大黄炒,各一两. 虫,半两,炒黑.朴硝,一两主治功效治血瘕作者见解右为末,以醇醋一钟,磁器中煮三分,下前三味,不住手搅,煎至可丸,乃下朴硝,丸如桐子大.不吃晚食,五更初温酒下五丸,日午下秽物,如未见,再服.仍以调气血药补之.立斋曰:向在毗陵,一妇人小便不通,脐腹胀甚.予诊之曰:此血瘕也.用前药一服,腹痛,下瘀血血水即愈.此药猛烈大峻,气血虚者,斟酌与之作者:张景岳
- 苦参煎液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质紊乱,严重危害小儿的身体健康。在秋季腹泻的治疗方法中,中药的治疗价值越来越显现出来,目前实践已经证明,许多中药对秋季腹泻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肠道给药的效果不次于口服用药。近年来,笔者运用苦参煎液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诊治该病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