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目录

1 拼音

tài zǐ shēn

2 英文参考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seudostellariae 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Pseudos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太子参为中药名,出自《本草从新》[1]。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 的干燥块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Pseudos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孩儿参[2]

7 来源及产地

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块根。主产江苏、山东、安徽。[2]

8 太子参的植物形态

株高10-20cm。块根长纺锤形,肉质,四周疏生须根,外皮淡黄白色。茎下部带紫色,近方形,叶对生,叶片边缘略成波状,茎中部以下的叶片倒披针表,近地面的叶最小,茎中部以上的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下部的花较小,萼片4枚,闭合,无花瓣;茎端的花大,萼片5枚,开展,花瓣5枚,白色。蒴果卵球形。种子圆球形,黑褐色,有疣状突起。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4月初至6月初。

9 太子参的栽培

宜温和湿润气候,喜肥、怕涝、怕高温及强光曝晒,耐寒性强,在疏松且含有丰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根系分布较浅。具有低温发芽、发根和越冬的特性。

全生育期120天左右。

主要用块根繁殖。宜选向北、向东的丘陵坡地或地势较高的平地。前作物以甘薯和蔬菜等为好。一般在早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地耕翻,施足基肥,然后再耕耙作畦。寒露至地面封冻之前均可栽种,但以霜降前为宜,过迟则种参开始萌发,栽时易碰伤芽头,影响出苗。栽种前在留种地内挖出种参,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栽种方法有:

①平栽法。在畦面上开直行条沟,沟深7-10cm。基肥撒入沟内,再盖上一些细土,将种参水平排入条沟中,株距5-6cm,种参与种参头尾相接,然后按行距10-15cm再开一条沟,将开沟的泥土覆盖前一沟,再行排种。最后将畦面整理成弓背形。

②竖栽法。沟深比平栽法深些,约14cm,栽时将种参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排在沟内,芽头离地面约7cm,然后覆土。用种量每公顷600-1050kg。出苗后,结合整理畦沟进行培土,厚度在2cm以下,沟不宜过深。畦沟必须畅通,以利排水。干旱季节注意浇水。病虫害有病毒病、叶斑病、根腐病;蛴螬、地老虎和蝼蛄等。

10 性味归经

甘,平。入肺、脾经。[2]

11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养胃生津。治体虚乏力,食少倦怠,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自汗少气,心悸,津伤口渴。[2]

12 用法用量

煎服:6~12g[2]

13 化学成分

本品含皂苷、环肽及挥发油等。还含大量的精氨酸、天门冬氨酸。[2]

14 太子参的功用

块根含果糖、淀粉及皂甙。味苦、苦,性平。功能为益气、健脾、生津。用于脾虚体倦、食俗不振、病后虚弱、心悸口干等症。

15 太子参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太子参

Taizishen

PSEUDOSTELLARIAE RADIX

15.2 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μ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趵干燥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15.3 性状

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

15.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2~4列类方形细胞。栓内层薄,仅数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窄,射线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温浸,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太子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一冰醋酸水(4:1:1)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5.5 检查

15.5.1 水分

不得过1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

15.5.2 总灰分

不得过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5.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第一增补本)删除原【含量测定】项[3])。

15.7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15.8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15.9 用法与用量

9~30g。

15.10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15.11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