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都事为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属于太医院中的低级官员。
详见百科词条:太医院都事 [ 最后修订于2015/10/27 16:26:55 共52字 ]
古籍中的太医院都事如下:
- 《本草品汇精要》:进本草品汇精要表
承德郎太医院院判(臣)刘(文泰)(臣)王()修职郎太医院御医(臣)高(廷和)等谨以所修本草品汇精要进呈者(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以民生有欲式弘虑患之规王道无偏克广推仁之术盖大圣亦克用又虽小道必有可观顾兹本草之编实自炎黄而起李唐之上代有发明赵宋以来时加增正传流已越乎千载锓梓奚啻乎数番奈何咨诹未遍于遐方兼之诠释徒拘于已见多或过于粗识其皮肤遂俾千古不刊之书肆有累朝未就之歉时将有待事岂徒然兹盖伏遇皇帝...
- 《明医杂着》:补注《明医杂着》序
?乃更入滑伯仁先生《诊家枢要》,共六卷,末则续备方饵,以便初学览用。稿虽苟完,颇多简赘之失,适总宪及斋魏翁,备兵我吴,而翁亦素通于医,盖今日之节斋也。每过余谈及,率叹民命之当重,而药之不可不讲也。辱就鄙稿加之笔削,行吴邑宋尹阳山梓之,但愧刍荛枝叶,弗足采择耳!大方其教之,勿以老拙而弃之,曰不足与之言。大明嘉靖辛亥冬仲吉日前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后学薛己谨序《明医杂着》明王纶公元1502年-1549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世圣贤名医姓氏]皇明
名渊,丹徒人,家世业医,受渊尤精,永乐间征为太医院使。《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鉴》:[卷之七]五痫
,每剂一两,姜水煎服。清神丹(秘方)治症同前。石菖蒲(去毛,二两)辰砂(六钱,研细,水飞过,以一半为衣)上为末,猪心血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送下,服前育魂丹除根。壮胆星朱丹(太医院传)朱砂(一两,水飞)胆星(二两)石菖蒲(二两)牛黄(五钱)麝香(五分)猪心(七具,用血)上为细末,竹沥、猪心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送下。丑宝丸(太医院传)〔批〕(按此方治痫专...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翼医通考(上)]大明会典医政官制
国初置医学提举司,后改太医监,又改太医院,设院使、同知及典簿等官职,专诊视疾病、修合药饵等事。洪武十四年定为五品等衙门,更设太医院令、丞、吏目及御医,始根据文职授散官。二十二年复改院令为院使,丞为院判。其属置惠民药局,又于本衙门置生药库,各设大使副使。《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世圣贤名医姓氏]皇明
名寅,姑苏吴县人。少习举业,弗利,遂攻医。受业浓礼,得秘传,治病奇效,医名大振,永乐征为太医院御医。太宗召入宫诊母后,奏六脉离经,将近分解,果得一太子,嘉迁太医院使。《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世圣贤名医姓氏]皇明
字楚祥,少孤,承母训业儒,既而曰∶医者仁术也。苟精之,上可以事君亲,下可以济人物,遂深究《素》、《难》之旨。以医名淮扬。正统初,征为太医。景泰间,院使董宿荐于上,侍药奏功,广收四方明士聚阙下,务以保和圣躬为己任。成化中,迁南京太医院判。《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世圣贤名医姓氏]皇明
号橘泉,四明人,世业医,仲宁益精其术,按证用药有超见,多获奇效。永乐间,召至太医院,京师缙绅诸公咸敬服之,予郡篁墩程尚书为之传。《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