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能

目录

1 拼音

tài néng

2 英文参考

tienam

3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3.2 英文名称

Imipenem/Cilastatin Sodium

3.3 别名

泰能;泰宁;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亚胺培南/西司他定;伊米配能/西司他定钠;Imipenem and Sodium Cilastation;Primaxin;Tienam

3.4 分类

抗生素 > 其他β内酰胺类

3.5 剂型

0.25g,0.5g,1.0g。

3.6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药理作用

亚胺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含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的两种等量成分。亚胺培南属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通过与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尤其是PBP1A、PBP1B和PBP2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从而起抗菌作用。亚胺培南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某些细菌具有抗生素后效应。但是,亚胺培南在体内可被肾脏脱氢肽酶Ⅰ代谢失活,单独应用时,可受肾肽酶的影响而分解,使药效降低。西司他丁是肾脱氢肽酶Ⅰ抑制剂,本身不具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也无抑制作用。但是,西司他丁可阻碍脱氢肽酶Ⅰ对抗生素的水解,阻断亚胺培南在体内的代谢,保护亚胺培南在肾脏中不受破坏,从而增加尿液中亚胺培南浓度。西司他丁还可阻抑亚胺培南进入肾小管上皮组织,减少亚胺培南的排泄并减轻药物的肾毒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具有抗菌作用。其敏感菌包括:革兰阳性需氧菌,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C族、链球菌G族芽胞杆菌属等。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杆菌、产气肠杆菌、布鲁杆菌、假单胞菌属、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奈瑟淋病球菌、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杆菌、军团菌属、志贺菌属、分枝杆菌等。革兰阳性厌氧菌,如放线菌属、双歧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真杆菌属、乳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等。革兰阴性厌氧菌,如多形似杆菌、吉氏拟杆菌、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坏疽梭形杆菌、核梭形杆菌、韦荣球菌属等。

3.7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药代动力学

亚胺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吸收良好。缓慢静注亚胺培南250mg、500mg、1000mg后的血药峰值浓度分别为14~24mg/L、21~58mg/L、41~83mg/L;静注等量西司他丁后的血药峰值浓度分别为15~25mg/L、31~49mg/L、56~80mg/L。肌注亚胺培南500mg、750mg后的血药峰值浓度分别为10mg/L、12mg/L;肌注等量西司他丁的血药峰值浓度分别为24mg/L、33mg/L。药物吸收后,亚胺培南可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如痰液、胸腔积液、组织间液、胆汁、房水、生殖器组织及骨组织中。其中尤以胸腔积液;组织间液、腹腔积液及生殖器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药物能透过胎盘,但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很低。亚胺培南的蛋白结合率约为20%,西司他丁的蛋白结合率约为40%,两者的半衰期均为1.0h。肾功能损害者,亚胺培南的半衰期可延长至2.9~4.0h,西司他丁半衰期可延长至13.3~17.1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给药后10h内,70%~76%的药物经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出;肾功能减退时,尿中排泄量减少。此外,另有约20%~25%的药物经非肾途径排泄,其中约有1%~2%经胆汁排出。

3.8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敏感革兰阳性菌及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尿路感染以及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3.9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禁忌证

1.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任何成分过敏者。

2.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

3.10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可能对亚胺培南出现交叉过敏。

2.慎用:(1)孕妇、哺乳期妇女;(2)婴儿及肾功能不全的儿童;(3)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过敏体质者;(6)年老、体弱者。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3.1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不良反应

1.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较多见。

2.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亦较多见。

3.亚胺培南每天用量2g以上以及既往有抽搐病史或肾功能减退者用药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昏、抽搐、肌阵挛及精神症状等)。

4.长期用药可致二重感染,如出现假膜性肠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可出现头昏、出汗、全身乏力、血栓性静脉炎等症状。

3.1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法用量

1.用量以亚胺培南计,根据病情,每次0.25~1g,每天2~4次。对中度感染一般可按每次1g,每天2次给予。每天最高剂量不超过4g。(2)静脉滴注:一般用量:以亚胺培南计,轻度感染,每6小时0.25g;中度感染,每6~8小时0.5g;严重感染,每8小时1g。每天最高剂量不超过4g。(3)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应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大于每分钟70ml者,可用正常剂量:肌酐清除率为每分钟30~70ml者,每6~8小时用0.5g;肌酐清除率为每分钟20~30ml者,每8~12小时用0.25~0.5g;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20ml者,每12小时用0.25g。(4)透析时剂量:建议在血液透析后应补充一次用量,但下一次剂量预定在4h内给予者可不补充用量。

2.儿童:(1)肌内注射:用量以亚胺培南计,体重超过40kg,可按成人剂量给药;体重小于40kg,可按15mg/kg,每6小时1次给药。每天总剂量不超过2g。(2)静脉滴注:用量以亚胺培南计,体重超过40kg,可按成人剂量给药;体重少于40kg,可按15mg/kg,每6小时1次给药。每天总剂量不超过2g。

3.13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药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抗菌作用。

2.与丙磺舒合用,可增加亚胺培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并使亚胺培南半衰期延长。有报道,二者合用时亚胺培南的半衰期可延长约6%,AUC可增加约13%,血浆清除率为下降约13%。

3.与环孢素同用可增加神经毒性作用。

4.与茶碱同用可发生茶碱中毒(恶心、呕吐、心悸、癫痫发作等)。其可能的机制是合用增加了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5.亚胺培南与更昔洛韦(ganciclovir)合用可引起癫痫发作。

6.与伤寒活疫苗同用可减弱伤寒活疫苗的免疫效应。其可能的机制是亚胺培南对伤寒沙门菌有抗菌活性。

3.14 专家点评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的复合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及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尤其适用于多种菌混合感染和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亚胺培南治疗经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老年肺部感染,有效率73.7%,细菌清除率74.1%。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等。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抗菌谱广,特别是清除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效果佳;其副作用小,耐受性好,是老年肺部感染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和复杂性感染的首选药物。急症重症感染患者起始经验性应用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有效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缩短治疗重症感染的病程。初始经验性地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并不增加二重感染的发生率,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对其有良好的耐受性。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新生儿败血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副作用小。

4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中毒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依米配能/西拉司丁、胺硫霉素/西拉司丁、泰能)中亚胺硫霉素为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硫霉素的脒基衍生物,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抗菌活性强,在体内受肾肽酶的影响而分解失活;西拉司丁无抗菌活性,有保护亚胺硫霉素在肾中不受破坏,并阻抑亚胺硫霉素进入肾小管上皮,而减轻肾毒性。二者组成复合制剂。本品口服不吸收,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20%。半衰期th。与青霉素无交叉过敏。常用量0.25~lg,每日2~4次。[1]

4.1 临床表现

[1]

1.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偶引起假膜性肠炎。可见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2.过敏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等。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增多、血红蛋白减少等,可致Coomb's试验阳性。

3.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肾功能减退者,应用本药剂量较大时,可发生癫痫。

4.注射局部疼痛,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5.儿童使用本药时,可致非血尿性尿色发红,不需要处理。

4.2 治疗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1.应经常改变注射部位,以避免发生注射局部疼痛、血栓性静脉炎。

2.过敏反应发生时,立即停药,并予以相应治疗。

3.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4.本药在体内积蓄时,可用血液透析疗法清除。

5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96.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96-19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