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目录

1 拼音

tài bái

2 英文参考

Tàibái SP3[中国针灸学词典]

tàibái[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太白
汉语拼音Taibai
罗马拼音Taipai
美国英译名Too White
各国代号中国SP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RP3
富耶氏RP3
德国MP3
英国Sp3
美国Sp3

太白为经穴名(Tàibái SP3)[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1]。别名大白。太白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1]。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际上,此处之白际更为宽阔,故名太白[1]。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饥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肠炎,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神经性呕吐,肠疝痛,肠出血,呃逆,痔漏,纳呆,胸胁胀痛,痿证,痔疮,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4 别名

大白[2]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输。

6 特异性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足太阴脾经的原穴。

7 穴名解

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际上,此处之白际更为宽阔,故名太白[2]

太,同大,广大,高大之意。为脾经之原穴,属土。太白,山名,即终南山。《淮南子·墜形》:“西方金也,其神名太白。”土生金,金气至此已明显如星矣,可与隐白互参。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跖骨小头之后缘,且此处皮色亦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拟而以太白山名之。[2]

8 所属部位

[3]

9 太白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太白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4][5]

太白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6]

太白在跖区,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6]

太白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太白穴的位置(肌肉)

太白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太白在跖区,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6]

正坐垂足位或仰卧位,足大趾内侧缘,当第1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取穴[7]

快速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太白穴[8]

11 穴位解剖

太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纤维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着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进入趾跖侧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纤维鞘的十字部,再进(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该二肌为足底内侧神经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踇展肌→踇短屈肌[8]

皮肤→皮下组织→鼹短展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内侧皮神经、足底内侧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趾足底总神经和跖足底动脉分布[8]

布有隐神经与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8]

12 太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太白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的作用。

太白有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等作用[8]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原穴,配五行属土,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化湿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病的治疗,诸如胃痛、腹胀、便秘、呕吐等症;“输主体重节痛”,又可治疗关节痛、脚气病等[8]

古星象家认为太白有戡定内乱、匡扶正统之能。太白有通经活络、调脾利胃之功。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等证。凡暴病初起,元气尚足,可以猛治,用本穴有效。若久病者,元气已耗,则不宜猛治矣。他如病后之难于复元者,有如乱后佘劫,治取本穴,须兼取安抚之穴乃效。[8]

13 主治病症

太白穴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饥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肠炎,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神经性呕吐,肠疝痛,肠出血,呃逆,痔漏,纳呆,胸胁胀痛,痿证,痔疮,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8]

太白主治脾胃和本经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呕吐呃逆、腹胀腹痛、饥不欲食、食而不化、肠鸣泄泻、便秘、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等[8]

现代又多用太白治疗急慢性肠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疝痛、肠出血等[8]

太白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8]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胀,腹痛,纳呆,呕吐,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胸胁胀痛,体重节痛,脚气,痔漏,痿证[8]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痔疮;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8][8],局部有酸胀感[8]

直刺0.5~0.8寸[8]

直刺0.8~1寸[8]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14.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8]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5 配伍

太白配公孙、大肠俞,治肠鸣、腹泻[8]

太白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太白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治腹胀[8]

太白配内关、足三里、大椎、天枢、合谷,治发热身重、腹痛胀满、呕吐、泄泻[8]

16 特效按摩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按太白穴,每次2~3分钟。可治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肠呜、便血、便秘等症[8]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胀,食不化,喜呕,泄有脓血。主热病先头重,颜痛,烦闷,心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热病满闷不得卧,身重骨痛不相知。主霍乱,逆气。

《针灸大成》: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胻酸转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胀胸满,心痛脉缓。

《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18 研究进展

18.1 小儿腹泻

太白配丰隆,每穴艾灸10分钟,经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

18.2 对血糖的影响

针刺太白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因针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应,如以烧山火手法则可见血糖上升,以透天凉手法则可见血糖下降。[8]

18.3 治疗脾虚腹泻

据报道,取太白、足三里,针刺得气,留针30~40 min,每隔10 min行针一次(补法),儿童不留针。另据报道,太白配丰隆各艾灸10 min治疗小儿腹泻,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8]

18.4 矫正胎位

对胎位异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较好的转胎效果[8]

1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4.
  2.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4.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4.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4.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