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嗽吐脓痰
嗽吐脓痰 出《保婴撮要》。即嗽唾脓痰。详该条。作者:
- 第五节肺痈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肺痈属内痈之一,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有效方剂,其中不少方药长期为临床所选用。《金匮要略》首次列有肺痈病名,并作专篇进行讨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曰:“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
- 嗽唾脓痰
嗽唾脓痰 病证名。又名嗽吐脓痰。指小儿咳嗽咯脓痰。多为感受风热邪毒,熏灼于肺,痰热内蕴,热壅血瘀,蕴酿成脓所致。治宜清热化痰祛瘀,用桔梗汤或苇茎汤加鱼腥草、红藤、银花。作者:
- 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草9g,杏仁9g,射干9g,蝉蜕9g,木蝴蝶9g,银花15g,板蓝根15g,沙参12g,日1剂,水煎服,6日痊愈。1.2鼻窦炎性咳嗽患者,男,7岁,2004年10月16日就诊。病史:鼻塞,头疼,咳嗽吐脓痰1月余。曾服治气管炎的中成药无效。检查:双侧鼻黏膜慢性充血,中鼻甲充血,下鼻甲充血肿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鼻窦区有压痛。行雾化吸入加面罩治疗,10天,2个疗程,药物同上例。同时给予中药:鱼腥草1
- 伤风嗽吐
伤风嗽吐 病证名。指小儿伤风咳嗽吐痰涎。常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多由风邪侵入肺胃,入里化热,灼液成痰,痰结胸中,以致肺气不宣而成。若热重口渴者,宜清宣和胃,用桑菊饮合泻白散加减;若恶寒、口中气冷者,宜温散降逆,用止嗽散加减。作者:
- 嗽吐
嗽吐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指小儿咳嗽未定而进乳食所致的呕吐。症见在乳食过程中或乳食后不久出现咳嗽呕吐,吐出痰涎和少量未消化的乳食。治宜化痰止嗽,用枳橘二陈汤。作者:
- 肺病咳嗽吐血
天津张××,年二十六岁,得肺病咳嗽吐血。【病因】经商劳心,又兼新婚,失于调摄,遂患劳嗽。继延推拿者为推拿两日,咳嗽分毫未减,转添吐血之证。【证候】连声咳嗽不已,即继以吐血。或痰中带血,或纯血无痰,或有咳嗽兼喘。夜不能卧,心中发热,懒食,大便干燥,小便赤涩。脉搏五至强,其左部弦而无力,右部浮取似有力,而尺部重按豁然。【处方】生怀山药(一两)大潞参(三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脓肿1例报告
1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主诉高热、畏寒、脓痰、胸痛3周,于2000年8月17日上午9时入院,患者于3周前因高热、脓痰、痰有腥臭味,每日量约150~200ml。经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等西药静脉滴注,并口服鱼腥草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而转入我院以求进一步诊治。体格检查:T39.4℃,P118次/min,R20次/min,BP12/8kPa,患者发育正常,消瘦,急性病容,神志清,精神欠佳
- 《经验奇方》:[卷下]小孩日夜咳嗽吐痰兼血
(此乃痧气入肝致成连珠嗽痰色白血鲜红气或急或缓时热时寒饭食少进大便似近于痢傅伯焦山栀山茶花(各三钱)川贝母冬桑叶马兜铃杏仁旋复花(各二钱)碧玉散(三钱)炒枯芩紫菀(各一钱五分)款冬通草(各一钱)枇杷叶(三片)水煎服二帖。接山茶花白蛤壳(各三钱)旋复花马兜铃款冬川贝母紫菀焦栀子(各二钱)百部渐获全《经验奇方》刘一明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肺痈论第二十四
麦冬平肺饮麦冬平肺饮人参赤芍槟榔赤茯苓陈皮甘桔同成剂肺痈咳嗽可回春治肺痈初起,咳嗽气急,胸中隐痛,呕吐脓痰者。人参麦门冬赤芍槟榔赤茯苓陈皮桔梗(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玄参清肺饮玄参清肺饮柴陈甘桔槟榔参茯苓麦冬骨皮薏苡仁生姜童便可安宁治肺痈咳吐脓痰,胸膈胀满,上气喘急发热者。玄参(八分)银柴胡陈皮桔梗茯苓地骨皮麦门冬(各一钱)薏苡仁(二钱)人参甘草(各五分)槟榔(三分)水二钟,
- 吐嗽
吐嗽 病证名。咳嗽吐痰与食俱出之证。因饮食失节,肝气不利,而肺有客邪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吐嗽,有嗽吐痰与食俱出者。此饮食失节,致肝气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肝浊道,肺清道,清浊相干,故嗽饮食俱吐出。治宜宣肺化痰,理气降逆,用二陈汤加木香、杏仁、细辛、枳壳。”参见咳嗽、食积咳嗽条。作者:
- 哪些病的症状与支气管扩张相似?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若咳嗽,咯脓痰不多易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相混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多于冬、春季节明显,无大量脓性痰,肺部干湿性罗音散在性,多位于两肺底部。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有支气管扩张时,诊断较困难,做胸部CT或支气管镜有助于诊断。 (2)肺结核:肺结核常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阳性体征多位于上肺,痰菌检查及X线胸片可作出诊断。 (3)肺
- 哪些病的症状与支气管扩张相似?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若咳嗽,咯脓痰不多易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相混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多于冬、春季节明显,无大量脓性痰,肺部干湿性罗音散在性,多位于两肺底部。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有支气管扩张时,诊断较困难,做胸部CT或支气管镜有助于诊断。 (2)肺结核:肺结核常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阳性体征多位于上肺,痰菌检查及X线胸片可作出诊断。 (3)肺
- 《验方新编》:[卷十八吐血部]咳嗽吐血
木耳一两,槐米一两(即槐子不开花者),荆芥一两,蒲黄一两,俱炒黑共为细末,每早《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10.肺病咳嗽吐血
天津张××,年二十六岁,得肺病咳嗽吐血。病因经商劳心,又兼新婚,失于调摄,遂患劳嗽。继延推拿者为推拿两日,咳嗽分毫未减,转添吐血之证。证候连声咳嗽不已,即继以吐血。或痰中带血,或纯血无痰,或有咳嗽兼喘。夜不能卧,心中发热,懒食,大便干燥,小便赤涩。脉搏五至强,其左部弦而无力,右部浮取似有力,而尺部重按豁然。处方生怀山药(一两)大潞参(三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生怀地黄(六钱)玄参(六钱)天冬(五钱
- 《凌临灵方》:久嗽吐白血
陈左(递浦,五十二岁)久嗽伤阴已成肺痿,咳嗽曾失血,但吐白沫,咽痛喉痹,妨纳饮食,五内烦热,便燥,溺水眩晕,体疲,形内羸瘦,积劳成之候。脉虚数近弦,姑拟滋清一则,兼其转机,附方请正。台参须(五分入煎)陈清阿胶(一钱五分,藕粉炒成珠)北杏仁(三钱,去皮尖)悉尼膏(一两,分冲)冰糖水炒石膏(三钱)连心麦冬(一钱五分)炙冬花(一钱五分)川贝(去心,二钱)酒炒丹皮(一钱五分)生蛤壳(五钱,青黛五分拌打)霜
- 《孙文垣医案》:[卷三新都治验]余文台壮年咳嗽吐红
余文台,壮年咳嗽吐红,腹中常痛,夜多口渴梦遗,背心作胀,两手脉短弱,两关弦大。左尺弱,右尺滑大。心血不足,中焦有痰积,膈间有瘀血,阴分有淫火。乃先为清肃上焦,用山栀仁、牡丹皮、丹参、茯苓、甘草、贝母、橘红、益元散,服十帖,背胀渐消。惟咳不止,改用黄芩、杏仁、半夏曲、益元散、黄连、栝蒌仁、甘草,十帖而嗽止。惟腹疼不除,再以遇仙丹同丹溪保和丸进之,大便下稠积痰甚多。后以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紫菀、知母
- 《理虚元鉴》:[卷上]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
血症生死之辨,以大肉不消者,其病轻;大肉渐消者,其病重;若大肉脱尽者,万无生理。长起,则犹可治;设使仍前不长者,断然不可治,即使饮食自健,亦不过迁延时日而已。每见患怯之人,起居如常,正当进膳之时,执匕箸而去者,即此症也。凡患此症者,如心性开爽,善自调养,又当境遇顺适,则为可治;若心性系滞,或善怒多郁,处逆境而冤抑难堪,处顺境而酒色眷恋,又不恪信医药,死何疑焉?《理虚元鉴》明汪绮石公元1368-16
- 《孙文垣医案》:[卷四新都治验]堂弟东里内子咳嗽吐红
堂弟东里内子,咳嗽吐红,发热头眩,脚膝乏力,先已服滋阴降火十数剂不愈。饮食渐少,精神渐羸,恳予治之。两寸脉累累如贯珠,两尺俱软弱,此上盛下虚之候。上盛者,痰与瘀血也;下虚者,肾阴弱也。且生平好饮,不无助热,法当先清上焦,化去瘀血宿痰,然后以养阴药收功,则病根可刈,痨瘵可免也。用贝母、枳壳、桑白皮清肺化痰,滑石、桃仁、牡丹皮、小蓟消除瘀血,山栀子、甘草、白芍药养血以祛余热。三帖后,红渐稀少,前后心始
-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七·脾脏部(上)吐]伤风嗽吐
茯苓浓朴汤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并吐泻后喉涎牵响,饮食减少,脾胃气虚。白茯苓(去皮)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干。各七钱半)甘草(三钱,炙)浓朴(五钱,去粗皮、锉碎,每斤、用生姜一斤,切薄片杵烂、拌匀,浸一宿,慢火、炒干用)上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无时服。或加枣一枚,去核同煎。《幼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公元1368-1644年
-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七·脾脏部(上)吐]伤风嗽吐
茯苓浓朴汤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并吐泻后喉涎牵响,饮食减少,脾胃气虚。白茯苓(去皮)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干。各七钱半)甘草(三钱,炙)浓朴(五钱,去粗皮、锉碎,每斤、用生姜一斤,切薄片杵烂、拌匀,浸一宿,慢火、炒干用)上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无时服。或加枣一枚,去核同煎。《证治准绳·幼科》明王肯堂公元1368年—1644年
- 《孙文垣医案》:[卷一三吴治验]金良美咳嗽吐红潮热左胁不能卧
八,患咳嗽吐红,下午潮热梦遗。市医进四物汤加天门冬、黄柏,知母之类,治半年,反加左胁胀疼,不能侧卧,声音渐哑,饮食辄恶心,肌肉大削,六脉俱数,医告技穷,因就予治。观其面色白,又隐隐有清气夹之,两足痿弱无力,予语之曰∶此症气虚血热,而肝脉甚弦,弦则木气太旺,脾土受亏,不能统血,殆始怒气所触,继为寒凉之剂所伤,以致饮食恶心,肌肉瘦削。书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以肺金不足,则肝木愈不能制。浊痰瘀血凝于
- 第八章 肺脓肿--第一节 总论
第八章 肺脓肿第一节 总论 肺脓肿(lungabscess)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进入支气管后咳出大量脓臭痰。X线显示含气液平的空腔。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肺脓肿感染的细菌一般与口腔、上呼吸道的常存细菌相一致
-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痰喘门]薏苡散
治咳嗽吐脓。薏米仁(三两)为末。水一升。煎三合。入黄酒一合。作五次温服。或炒为散服。凡人咳嗽吐《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二(外科)]肺痈肺痿
薛立斋治一妇人,素血虚,发热咳嗽,服痰火之剂后,吐脓血,面赤脉数,其热甚危,此脓成而气血虚也。用八珍汤补元气,桔梗汤治之而愈。一妇人感冒风寒,或用发表之剂,反咳嗽喘急,饮食少思,胸膈不利,大便不通,右寸关浮数,欲用疏通之剂。薛曰∶此因脾土亏损,不能生肺金,若更利之,复耗津液,必患肺痈矣。不信,仍利之,虚症悉至,后果吐脓。乃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桔梗汤,各数剂,吐脓渐止。又朝仍用前汤,夕用十全大补汤,
- 间断咳嗽45年,高热,咳脓性痰5天
1病历摘要患者,女,47岁。间断性咳嗽45年,高热,咳脓痰5天,于2003年6月1日入呼吸内科。患者45年前患麻疹后肺炎而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白色粘痰,经X线胸片及碘油造影诊断左下支气管扩张,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冬重夏轻,2年前开始呈经常性咳嗽、黄痰、喘息,自行静滴抗生素好转。入院前5天症状加重并出现高热(39℃)、胸痛、气短、咳黄色脓性臭痰(每日约50~100ml),静滴抗生素和地塞
- 咳嗽门
汤加减。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二钱,生白芍二钱,淡干姜二钱,细辛一钱,仙半夏三钱,射干三钱,前胡二钱,桔梗三钱,炙草一钱(记)此之前方,有五味子二钱。无射干。服之无效。后服此方。两剂而愈。◎风水咳嗽咳嗽吐白痰。肢节酸。此为风水。宜小青龙汤。生麻黄二钱,淡干姜二钱,制半夏三钱,桂枝二钱,细辛一钱,炙草一钱,生白芍钱半,五味子一钱,旋覆花二钱,包,防风二钱◎虚咳咳。无痰。胸背牵痛。左尺不应。右尺极微。此人
- 中医如何对慢支辨证施治?
)脾虚咳嗽:长期咳嗽吐白泡沫粘痰,伴有全身症状,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小便短或量少,伴有浮肿,乏力,气短(脾气虚),宜调补脾胃升阳益气。可用补中益气汤: 炙黄芪9g,党参9g,白术(炒)9g,升麻3g,柴胡3g,当归6g,陈皮6g,炙甘草6g。 香砂六君子汤方:党参9g,白术(炒)9g,陈皮6g,清半夏6g,茯苓9g,砂仁3g(后下),木香3g,甘草6g。 (2)痰饮合并感染:长期咳
- 《孙文垣医案》:[卷二三吴治验]臧顾渚老先生两耳痒
大国博臧顾渚先生,病两耳痒,唇燥舌干,咳嗽吐浓痰,脉左稍浮弦,右洪滑。此胃中痰火流入肺经,郁积久而生热生风也。先以总管丸导其痰,又与黑虎丹祛其风热,继以天花粉、薄荷、郁金、葛根、白药子、甘草、黄连、连翘、蝉蜕煎服而安。《孙文垣医案》清孙一奎公元1522~1619年
- 肺痈
肺痈定义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点。历史沿革1《内经》无肺痈的病名。2《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该病,并列专篇论述。《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说明肺痈的临床特
- 第十三章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第一节 痰液检查
第十三章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第一节 痰液检查 痰(sputum)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分泌物的混合物。健康人痰量很少,当不呼吸道粘膜和肺泡近刺激时痰量增加。在病理状态下,人仅痰量增多,其性质也发生变化。痰液检查的目的为:①助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②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吸虫病等;③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等。 一、标本采集 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有自然
- 黄波:黄煌用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哮喘案评析
药大学 李某某,男,47岁,台湾人。形体中等,脸色偏暗。患者于2006年11月14日初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黄煌教授处。患者自述有哮喘病史三十余年,3周前出现心慌,胸闷不适,以中午和晚上为甚,有脓痰,量多成块,痰色微黄,鼻涕色黄。自己服用平胃散,痰量并未减少,后又服用血府逐瘀汤,胸闷有所缓解,然而近日受凉后复甚。另患者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欲吐,腹部肌肉坚紧,稍按即感疼痛难忍。下肢偶尔有抽动
-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脓门)灌脓门杂症变症]咳唾脓血痰涎
痘疮每至作脓之时,咳唾痰涎,或有脓血夹杂,咽喉不利,饮食亦少者,此肺受火邪,津液不足,故多粘痰,喉舌牙齿之间,且兼疮溃于内,故脓血夹杂也,治宜清肺化痰利咽为主,其收靥之后,则自然平和,不可妄用大凉之剂。《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立斋外科发挥》:[卷四]肺痈肺痿
喘嗽气急胸满者,表散之;咳嗽发热者,和解之;咳而胸膈隐痛,唾涎腥臭者,宜排脓;喘急恍惚痰盛者,宜平肺;唾脓,脉短涩者,宜补之。一男子喘咳,脉紧数,以小青龙汤一剂,表证已解。更以葶苈大枣汤,喘止。乃以桔梗汤而愈。一男子咳嗽气急,胸膈胀满,睡卧不安。以葶苈散,二服稍愈,更以桔梗汤而瘥。一男子咳嗽,项强气促,脉浮而紧。以参苏饮,二剂少愈,更以桔梗汤,四剂而痊。一男子咳嗽,两胁胀满,咽干口燥,咳唾腥臭。
-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脓门)灌脓三朝顺逆险]灌脓证治歌括
痘熟浑如果熟形,外无妖色内多津,脓浆饱满迦苍腊,可许如期结靥成。待到成浆却要浆,切防清水及空囊,囊空无水邪犹伏,清水非浆痒莫当。浆由气血毒由脓,毒化浆中气血功,充灌不知培气血,犹无米面整炊笼。痘疮只说待脓成,那晓成脓未足凭,饱满坚牢诚可喜,湿淫软薄又堪惊。失气原来足太阴,肠中贲响足阳明,相同泄泻休轻视,谷气消亡大限临。遍身疮痘欲成浆,只要其人脾胃强,食少便坚中气足,便清能食却无妨。痘疮皮嫩色娇红
- 第十二节流痰
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发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
- 第十一章 化脓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第十一章 化脓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少
- 《奇效简便良方》:[卷二杂症]痰嗽吐血
神效大萝卜去顶,将内挖空,入米糖满,原顶盖好,黄泥裹煨熟,去泥服。《奇效简便良方》
- 血闭成瘕
【病人基本资料】邻庄刘氏妇,年二十五岁,经血不行,结成瘕。【病因】处境不顺,心多抑郁,以致月信渐闭,结成瘕。【证候】瘕初结时,大如核桃,屡治不消,渐至经闭后则瘕浸长。三年之后大如复盂,按之甚硬。渐至饮食减少,寒热往来,咳嗽吐痰,身体羸弱,亦以为无可医治待时而已。后忽闻愚善治此证,求为诊视。其脉左右皆弦细无力,一息近六至。【诊断】此乃由经闭而积成瘕,由瘕而浸成虚劳之证也。此宜先注意治其虚劳,而以消瘕
- 老年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慢性咳嗽和大量脓性痰:大多数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咯脓性痰。一般多为阵发性,常与体位改变有关。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下时咳嗽和咯痰较多。每日痰量可达数百毫升,痰放置数小时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粘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痰呈粘性脓液,为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厌氧菌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2)咯血:多数患者有反复咯血。咯血量差异较大,可为痰中带血丝、血痰、或小量咯血、甚至大量咯血。大
- 老年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慢性咳嗽和大量脓性痰:大多数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咯脓性痰。一般多为阵发性,常与体位改变有关。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下时咳嗽和咯痰较多。每日痰量可达数百毫升,痰放置数小时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粘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痰呈粘性脓液,为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厌氧菌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2)咯血:多数患者有反复咯血。咯血量差异较大,可为痰中带血丝、血痰、或小量咯血、甚至大量咯血。大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什么咯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
液的排除,使部分粘液潴留,形成了痰液。此外,粘液还可来源于粘膜下腺体,长期慢性的炎症刺激,可使粘液腺分泌增多,粘液进入并潴留在支气管腔内,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又进一步加重了支气管炎。 根据上述,粘液来源于粘膜杯状细胞及粘膜下粘液腺增生和分泌增多,故患者咯粘液痰。又因细菌在粘液内繁殖,气管发炎,同时伴有白细胞的渗出,多数白细胞在与细菌“搏斗”过程中死亡,成为脓细胞即脓球,脓球和粘液同时咳出,
- 脾肺气虚感冒怎样与类似证候鉴别?
脾肺气虚感冒应与肺气虚感冒、脾气虚感冒相鉴别。 (1)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 感冒病的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均为内伤外感证候。其共同见症是恶寒发热,咳嗽吐痰,自汗,苔白,脉弱等。此乃卫表失和,肺气不足,肺失宣降所致。而脾肺气虚证尚有食少、腹胀、便溏等脾失健运的表现,与肺气虚证不同。 (2)脾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 感冒病的脾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其共同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饮食减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倦
- 如何诊断脾气虚感冒?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不能生化气血则正气虚弱;卫气滋养于中焦,脾虚卫气生化不足,风寒之邪乘虚侵袭,形成感冒病之脾气虚证。风寒外束则恶寒发热;风寒上受,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清涕;风邪犯表,卫表失和,故恶风汗出,并见头痛;肺失清肃,则咳嗽吐痰;脾气虚弱,运化无力。食入不消,水湿不化,则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则见倦怠无力;元气虚衰,则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或消瘦
-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癌6例分析
支气管炎,占肺癌总数的40%;慢性支气管炎10年以上者1例,20年以上者3例,30年以上者2例。本组病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63~77岁,平均70岁,6例患者均有大量吸烟史。1.2临床表现咳嗽、咳脓痰、发热,体温37.8℃~38.5℃左右3例;咳嗽,咳少量黏液白痰,痰中带血1例;咳嗽、咳痰,伴消瘦者2例;胸正侧位片,显示肺野内球形影不伴有毛刺样改变2例,肺不张2例。胸片呈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例
- 支原体肺炎
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诊断】临床症状如头痛、乏力、肌痛、鼻咽部病变、咳嗽、胸痛、脓痰和血痰,肺部X线表现和化验室检查如冷凝集试验等有助诊断。一、病史、症状:起病较缓慢,多数为咽炎、支气管炎的表现,10%为肺炎。症状主要有寒战、发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刺激性干咳,伴有粘痰、脓痰,
- 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21例临床分析
对21例支扩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35岁;病程3~9年。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及间断咯血者14例,以咳脓痰为主要症状者3例,以咳血为主者4例,伴胸痛2例,伴发热3例。咯血量>300ml/d者3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行纤支镜检查4例。本组患者中,病变位于左侧11例;
- 毁损肺手术前后的护理
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术后恢复好。【关键词】毁损肺;手术;护理由于结核、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肺组织慢性纤维性病变,并导致肺硬变或不张,使其功能不可逆性丧失,称为毁损肺。临床症状多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脓痰、发热、咯血等;其治疗方法比较局限,手术难度较大,且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我院胸外科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毁损肺切除术治疗42例,现将手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2例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肺痈论第二十四
夭,亦主蹇滞。故肺金独旺于秋者,应其轻清之候也,倘有所克,其病自生。致患肺痈者,先因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肺中,初则其候毛耸恶风,咳嗽声重,胸膈隐痛,项强不能转侧者,是其真候也;久则鼻流清涕,咳吐脓痰,黄色腥秽,甚则胸胁胀满,呼吸不利,饮食减少,脉洪自汗。法当清金甘桔汤主之,麦冬清肺饮调之。又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寒热往来,形体消削,咯吐瘀脓,声哑咽痛,其候传为肺痿,如此者百死一生之病也。治宜知母
- 痰结实
痰结实 病证名。指痰水聚结于胸膈之病证。又名膈痰。《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痰水积聚,在于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痛,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外台秘要》用瓜蒂散吐其胸膈之结痰。参见膈痰、痰证条。作者:
- CT引导下脓腔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脓腔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2例。A组予以传统的常规方法即止咳、化痰、抗感染、体位引流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T引导下脓腔置管引流、冲洗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周。结果A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8.8%;B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6.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