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膜壳绦虫病

目录

1 拼音

suō xiǎo mó ké tāo chóng bìng

2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3 疾病概述

又称长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该虫偶然寄生于人体,引起缩小膜壳绦虫病。

感染者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神经和胃肠症状,如头痛、失眠、磨牙、恶心、腹胀和腹痛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眩晕、贫血等。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积极消灭仓库害虫等中间宿主和作为保虫宿主的鼠类,杜绝传染源。治疗同微小膜壳绦虫。

4 疾病描述

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binuta (Rudolphi,1819)Blanchard,1891]又称长膜壳绦虫,属膜壳科、膜壳属由Olfters在1766年从南美洲的鼠体内首次检获,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Grassi and Rovelli(1892)首先证明多种指翅目甲虫作为中间宿主。此后,Nicoll and Minchin(1911)在英国,Nickerson(1911)在美洲,Johoston(1913)在澳洲,Joyeux(1920)在法国以及本乡玄一(1925)在日本等地区正式各种鼠蚤、米虫等昆虫是中间宿主,该虫偶然寄生无人体,引起一缩小膜壳绦虫病。人体感染首先是由Rudolphi(1805)报告,后来Palmer(1824)又报告一个19个月大小的病例。Blanclard(1891)考证本虫时正式定名为Hymenolnpis dgminuta。

形态:成虫与微小膜壳绦虫基本相同,但较长大,大小为200-600mm×3.5-4.0mm,800-1000个节片,全部节片都是宽度大于长度头节呈球形,直径0.2-0.5mm,顶突凹人,不易伸缩,无小钩,吸盘4个,较小。生殖孔开口于链体一侧边缘的中央,大多位于同侧。成熟节片有睾丸3个偶有3个或多至4、5个者。孕节内的子宫呈袋状,边缘不整齐,充满虫卵。 虫卵圆形或类圆形,黄褐色,大小为60-79m×72-86m,卵壳较厚,胚膜两端无极丝,胚膜与卵壳之间充满透明的胶状物。内含一个六构蚴。

生活史:生活史微小膜壳绦虫相似,但发育必须经过昆虫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包括蚤类(如具带病蚤、印鼠客蚤)、甲虫、蟑螂、倍足类和鳞翅目昆虫等20余种,以大黄粉虫、谷蛾多见。

5 症状体征

感染者无体内重复感染情况,寄生虫数一般较少,故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神经或胃肠症状,如头痛,失眠、磨牙、恶心、腹胀和腹痛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眩晕、贫血等。

6 疾病病因

孕节或虫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吞食,在其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然后穿过肠壁进入血。

7 病理生理

感染者无体内重复感染情况,寄生虫数一般较少,故大少无明显的临球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神经或胃肠症状,如头痛,失眠、磨牙、恶心、腹胀和腹痛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眩晕、贫血等。

8 诊断检查

用定量透明法(即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易检出。且可定性和定量。

9 鉴别诊断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0 治疗方案

治疗同微小膜壳绦虫。

11 并发症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2 预后及预防

缩小膜壳绦虫主要寄生于鼠类,包括各种家鼠,田鼠等。缩小膜壳绦虫病的流行于具有广泛的中间宿主有重要关系,人主要是因误食了混在粮食中的昆虫而受到感染,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积极消灭仓库害虫等中间宿主和作为保虫宿主的鼠类,杜绝传染源。

13 流行病学

国外由Rudolpli于1805年首次报道人体感染,至今已300余例,病例分布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国内人体病例报道日渐增多,至1995年综合国内文献统计达100余例,这些病例多为救发病例,分布在江苏湖北、广西、云南、镇江,湖南,台湾、广东、四川、上海山东、安徽、北京、福建,江西,河南,新疆,西藏、宁夏、辽宁、河北,贵州,陕西和海南等24个省(市、区)其中报道的病例数以江苏、河南最多,其次,为湖北广西等,据1988-1992年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共查到全国感染人数15万,西藏0.116%最高;其海南0.088%台湾省1977-1990年全省小学生调查21个省、市除台北市和南投县未查外,其他19县、市都也感染者,感染率为0.13%-3.23%。

14 特别提示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积极消灭仓库害虫等中间宿主和作为保虫宿主的鼠类,杜绝传染源。

15 相关出处

《寄生虫病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