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喉痈

目录

1 拼音

suǒ hóu yōng

2 英文参考

throat-blocking carbunc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hroat-locking cellul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tretolem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锁喉痈(throat-locking cellulitis)为病证名[1]。见《增删喉科心法》。又称锁喉毒[1]。是指生于结喉处的发[2]。为急性化脓性疾病[3]。其特点是来势暴急,肿势散漫,范围较大,其症状发生变化很快,可并发喉风、重舌等险证。

锁喉痈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4 锁喉痈的病因病机

锁喉痈多由心与小肠积热,复感风寒、凝结而成[3]

锁喉痈多因外感风温毒邪,客于肺胃,循经上攻或因痧痘之后,体虚余毒未清,挟痰热凝结而成;或因体弱,口唇齿龈生疳,咽喉糜烂感染邪毒而继发。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锁喉毒生因积热,外感风寒耳前结,外似瘰疬渐攻喉,心与小肠听会穴。”

5 锁喉痈的症状

症见初发于耳前听会穴,形如瘰疬,渐攻咽喉,肿塞疼痛,饮食有碍[3]

《重纂包氏喉证家宝》:“锁喉痈,亦曰锁喉毒。生于耳前听会穴,形如瘰疬渐攻咽喉,肿塞疼痛,妨碍饮食,渐次溃脓,软而胀痛者针之。”

6 锁喉痈的诊断

发病前常有口唇、咽喉糜烂或痧痘等病史。儿单较成人多见。

初起红肿绕喉,肿势散漫不聚,坚硬灼热疼痛,经2~3天后,肿势可延及颈部两侧,甚至上至腮颊,下至胸前。因肿连咽喉、舌下,可并发喉风、重舌,以致汤水难下,严重者可引起窒息。

伴壮热口渴,头痛颈强,纳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甚至气喘痰壅,发生痉厥。如肿势渐趋局限,根盘渐收,按之中软者,为成脓之象;如按之中软应指者,为脓已成熟。

经治疗后,锁喉痈转归以根脚渐收,肿势高起,渐趋局限,易溃脓的为顺症;如根脚不收,漫肿平塌,色转暗红,难以溃脓的,则为逆证。溃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者轻;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穿出,全身虚弱者重,收口亦慢。

7 需要与锁喉痈相鉴别的疾病

锁喉痈需与颈痈相鉴别。颈痈生于颈这两侧,结块较局限,初起皮色不变,发展较锁喉痈为缓,局部及全身症状较轻。

8 锁喉痈的辨证治疗

锁喉痈治宜清心解毒[3]。可选用牛黄清心丸、兼服普济消毒饮、清咽利膈汤等加减[3]

8.1 实证

8.1.1 热毒聚结

锁喉痈·痰热蕴结证(throat-locking cellulitis with phlegm-heat amassment pattern)地址痰热蕴结,以红肿绕喉,坚硬疼痛,肿势散漫,壮热口渴,头痛项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为常见症的锁喉痈证候[3]

8.1.2 肉腐成脓

锁喉痈·肉腐成脓证(throat-locking cellulitis with pattern of decayed flesh becoming pus)是指肉腐成脓,以肿势限局,按之中软应指,脓出黄稠,热退肿减,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锁喉痈证候[3]

8.1.2.1 症状

结喉处红肿绕喉,坚硬灼热疼痛,肿势蔓延;壮热,口渴,头痛颈强,吞咽困难;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

初起红肿绕喉,坚硬灼热疼痛,伴壮热口渴,头痛项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脓成时肿势渐趋局限,高起,溃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疮口渐敛。

8.1.2.2 辨证分析

外感风温挟痰热之邪,内因肺胃积热,痰热毒邪壅积于结喉,故红肿坚硬,灼热疼痛;风温热毒与正气相搏,内热炽盛,故壮热口渴,大便于结,小便黄赤;结喉为吞咽及呼吸之要冲,因邪毒蕴结,故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利;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为热毒聚结之象。

8.1.2.3 治法

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8.1.2.4 方药治疗

普济消毒饮加减。壮热口渴,加鲜生地、生石膏清热生津;便秘,加生大黄、枳实、玄明粉通腑泻热;气喘痰壅,加鲜竹沥、天竺黄、莱菔子化痰降气;痉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热解毒止痉;脓成,加炙山甲、皂角刺。

8.1.2.4.1 主方

(1) 普济消毒饮(李杲《东垣十书》)加减处方:牛蒡子9克,薄荷3克(后下),象贝母9克,生山栀9克,桔梗6克,赤芍9克,炙僵蚕9克,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30克,黄连3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壮热口渴者,加鲜生地3克、天花粉9克、生石膏18克(打碎)。便秘者,加枳实9克、生大黄9克(后下)、元明粉9克(冲服)。气喘痰壅者,加鲜竹沥60克(炖温冲服)、莱菔子9克。痉厥者,加服新方安宫丸5克(温开水送服)。脓成者,加炙山甲6克、皂角刺 9克。

(2) 溃后若舌光质红,口干少液,胃纳不香,宜清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处方:鲜沙参18克,麦冬9克,生地黄12克,天花粉9克,玉竹9克,鲜石斛12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谷芽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8.1.2.4.2 中成药

(1) 七味新消丸,每次2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汞过敏者不宜用,有皮肤过敏史者慎用。

(2) 六神丸,成人每次10粒,小儿1岁1粒,2岁2粒,3岁3~4粒,4~8岁5~6粒,9~15岁8~9粒,含化徐徐咽下或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本品含剧毒药,应按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忌服。忌食辛辣食物。

8.1.2.4.3 单方验方

(1) 痰毒煎(夏函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5)处方: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销售量9克,夏枯草15克,僵肾9克。水煎2次,合计分2次服,每日1剂。

(2) 银鞭二黄散,参见“臀痈”湿热证单方验方。

8.2 虚证

8.2.1 证见

肿势平塌,疮色暗红,难脓难溃。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穿出,收口缓慢,并见全身虚弱见症。

8.2.2 治法

清热化痰,托毒透脓。

8.2.3 方药

8.2.3.1 主方

(1) 托里消毒散(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党参9克,生黄芪9克,白术9克,当归9克,赤芍9克,桔梗3克,茯苓9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生甘草3克,象贝母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水煎服,每日1剂。气喘痰壅、痉厥者,加减法参照实证。

(2) 溃后全身虚弱,疮口难敛宜益气补血,方用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味。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甘草5克,熟地黄15克,白芍9克,川芎6克,谷芽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8.2.3.2 中成药

(1) 七味新消丸,用法参照实证。

(2) 六神丸,用法参照实证。

(3) 八珍丸,每次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4) 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8.2.3.3 单方验方

(1) 痰毒煎(夏函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5)处方: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销售量9克,夏枯草15克,僵肾9克。水煎2次,合计分2次服,每日1剂。

(2) 银鞭二黄散,参见“臀痈”湿热证单方验方。

8.2.4 热伤胃阴

锁喉痈·热伤胃阴证(throat-lockingcellulitis with pattern of heat injuring stomach yin)是指热伤胃阴,以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脓从咽喉溃出,收口缓慢,胃纳不香,口干少津,舌质光红,脉细为常见症的锁喉痈证候[3]

8.2.4.1 症状

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流出,疮口暗红,疮口难敛;伴低热不退,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舌光红,脉细数。

8.2.4.2 辨证分析

溃后脓血大泄,加上高热耗津以致胃败,故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胃纳不佳,气血生化乏源,故疮口难以收敛;阴液亏耗,余毒未尽,故低热不退,疮口暗红;舌尖红、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8.2.4.3 治法

益胃养阴,清解余毒。

8.2.4.4 方药

益胃汤加减。

8.3 外治法

8.3.1 初起

初起用玉器散或双柏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患处。并经常保持敷药湿润。

8.3.2 脓成

脓成则切开排脓,刀法应循经直开。

8.3.3 溃后

溃后宜箍围束毒,用玉露散、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患处。宜早期切开排脓,刀法宜循经直开。

8.3.4 脓尽

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换药。

9 锁喉痈患者日常保健

1.及时处理原发病灶;箍围药应保持湿度,使药力易于透达。

2.一旦发现结喉部红肿不适,应及时治疗,不要延误。

3.高热时应卧床休息,气喘气促时应取半卧位。

4.初期、成脓期,宜进半流质饮食。

10 关于发

发(cellulitis)为病证名[4]。出《刘涓子鬼遗方》。是指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4]。“痈之大者名发。”说明发的病变范围较痈为大。故一般把来势迅猛而病变范围大于痈的外疡称之为发。其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有的3~5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褐色腐溃,或中软而不溃,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发的名称,因发病部位、病因及病情不同而命名各异[4]。如乳发、足背发、环项发等[4]

《外科精义》云:“夫五发者谓疽发于脑、背、肩、髯、鬓是也。”

生于结喉处的,称为锁喉痈;生于臀部的称为臀痈;生于手背部的,称为手发背;生于足背的,称为足发背。

发相当于西医的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急性蜂窝组织炎。

详见发条。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