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二氮

目录

1 拼音

sì yǎng huà èr dàn

2 英文参考

nitrogen dioxide

dinitrogen tetroxide

3 国标编号

23012

4 CAS号

10102-44-0

5 中文名称

四氧化二氮

6 英文名称

nitrogen dioxide;dinitrogen tetroxide

7 别名

二氧化氮

8 分子式

NO2

9 外观与性状

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10 分子量

46.01

11 蒸汽压

101.32kPa(22℃)

12 熔点

-9.3℃

13 沸点

22.4℃

14 溶解性

溶于水

1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45;相对密度(空气=1)3.2

16 稳定性

稳定

17 危险标记

6(有毒气体),38(氧化剂)

18 主要用途

用于制硝酸、硝化剂、氧化剂、催化剂、丙烯酸酯聚合抑制剂等

19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证。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126mg/m3,4小时(大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6ppm。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大鼠吸入15ppm(3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8.5μg/m3,24小时(孕1-22天),引起胚胎毒性和死胎。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21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1999,废气)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1999,废气)

改进的Saltzman法(GB/T15435-95,空气)

23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NO2]
中国(GB3092-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一级0.04;二级0.04;三级0.08(年平均)

一级0.08;二级0.08;三级0.12(日平均)

一级0.12;二级0.12;三级0.24(小时平均)

中国(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氮氧化物)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420~1700(表1);240~1400(表2)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91~612(表1);0.77~52(表2)

三级0.14~92(表1);1.2~78(表2)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0.12(表2);0.15(表1)

24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6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代烃灭火剂灭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