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目录

1 拼音

sī dé gē ěr mó zhèng hòu qún

2 英文参考

Stockholm syndrome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3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由来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图抢劫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这两名可能的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性,后来与之前绑架她的一名绑匪,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

4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发生条件

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范围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争囚犯、乃至于娼妓、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

这项调查的结论是,如果符合某些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首先,受俘者必须真正感受到绑匪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其次,在遭挟持的过程中,被绑的人必须辨认出绑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举动。

第三,除了绑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须与所有其它观点隔离;

最后,受俘者必须相信逃离是不可能的事。

专家认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这种心理转变,可发生在三到四天时间,但必须强调的是,身历这种症候群的人并不是疯了,而是他们正在为保住生命而战。这种症候群代表受俘者藉由讨好绑匪,以确保自己的一种策略。

受掳者尽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衅绑匪;而受俘者这样做的时候,也渐渐失去自我意识,直到完全接受掳人者的观点。假如受俘者现在用掳人者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就不再渴望自由,结果是当救援到来时,受害人可能会抗拒营救。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人一定是经历过一个逆向思考的过程,不是按照主流的常规思路去考虑周遭的事物,而是从少数派的角度去考虑,比如从银行劫匪的角度,从而发现,其实思想的不同角度得出得结果,只要不用一个硬性的主流的框架去约束定义,都是正确而有道理的。只是少数派的思想或者道路价值取向不会被主流的思想去接受,甚至被封杀。但是谁又能告诉世人,到底什么是正确的?我想除了如来佛祖和上帝,剩下的人都不知道罢。

思想是一个极其跳跃而且弹性的东西,没有任何的东西能够定义一个思想的正确性,在思想上其实没有真理可言,这个也就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了吧。

5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易感人群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参考书目:全嘉莉:《门诊室的春天—名医看电影》未来书城出版,ISBN 9867943244,台北,2002年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