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胞

目录

1 注解

刺丝胞亦称丝胞。原生动物,尤其是纤毛虫类所具有的特殊细胞器,在表膜的下边排列有很多纺锤形小囊,在草履虫长2-3微米纤毛基部规则地排列着。遇化学的(酸、碱等)、机械的(压力)、电的以及其它各种刺激而射出体外。当时各丝胞极度伸长(草履虫为40微米以上),从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相来看,其基本构造可能是由纤维性蛋白质构成的,是由于水或渗透而向一定方向伸展,这就是发射。有时可见丝胞与银纤维系的联系。丝胞一般作为防卫器官,但是对草履虫等来讲勿宁说是附着于其它动物的装置,Dileptus、Actinobolina等捕食者只在吻和触手的顶端有毛胞,用此捕获食物,也有一时成为被囊的,栉毛虫、Enchelyodon等口部的刺杆(trichite)是与丝胞相类似的结构,具有相同的作用。关于丝胞的起源,米特罗法诺和布罗德斯克(P.Mitrophanow,1905;Brodsky 1908,1924)认为是由近大核内质中形成,冯格列(J.von Gelei 1925)认为是由外质下的内质中形成而移到体表的,而且也知道在纤毛虫(Prorodon、Epistylis)的丝胞中藏有刺丝状结构。在涡鞭毛虫类(Polykrikos、Pouchetia)中也可见到同样的丝胞。这些往往被称为刺丝胞、可见丝胞与刺丝胞之间,有完全连续的过渡阶段可寻。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