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

目录

1 拼音

shù xué

2 英文参考

acupuncture point[中国针灸学词典]

poi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cupoi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腧穴(acupuncture point)又称“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1]

1.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2.五输穴中的输穴;3.五脏之背腧穴。[2]

4 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腧穴

腧穴(acupuncture point)又称“穴位”[2]。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2]。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通输、俞。有输注的含义[3];穴,指空隙[3]。腧穴在《内经》中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孔穴”、《太平圣惠方》中称为“穴位”。

腧穴分三类,即经穴、经外穴,以及无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而以压痛或其他反应定取的阿是穴[3][3]

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通过针灸、按摩等刺激,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防治疾病[3]。有的还可用作辅助诊断[3]

4.1 概念

腧穴,是脏腑经脉气血精华集中输注、渗灌的部位,是体表与脏腑器官及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

腧穴主要分布在经脉上,从属于经脉,通过经脉向内连属脏腑,人体生命运动最精华之气--"真气"在腧穴这一部位游行出入,既向外出,又向内入。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疾病(出)、反应病痛(出)、传入疾病(入)、感受刺激、传入信息(入)等功能。

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起以护卫机表;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因此腧穴部位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当人体正气亏虚、肌凑空疏时,邪气也会通过体表腧穴由表入里;而在腧穴部位施以针刺、温灸、推拿等刺激时,腧穴又能将各种刺激传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以抗御疾病,协调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这是腧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

4.2 腧穴的名称

在《内经》中,腧穴被称作“节”、“会”、“气穴”、“气府”、“空(孔)”、“骨空”、“原”、“络”、“俞”、“溪”、“谷”等,《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孔穴”, 《太平圣惠方》则称作“穴道”,俗称“穴位”。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意思是说,腧穴所在部位是人体精华之气(神气)集中输注、聚集、留止、游行、出入之处,是络脉气血渗灌的部位。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而经脉则联属脏腑,脏腑、经脉、腧穴之间密切相关,不能将腧穴部位仅仅看作皮、肉、筋、骨局部的形质。这里既有纵行循行的概念,又有横行出入的概念,而且还有"面"和"网"的概念。

从《内经》对腧穴的命名来看,也反映了对腧穴功能的概括。腧,本作“输”(形声,从车,俞声。本义转运,运送),输注之意,喻脉气如水注输转、灌注;穴,则有“洞”、“孔”、“隙”之意,喻脉气集注于洞穴。综合分析各腧穴名称的字义,其间至少包涵了五个方面的含义:①“本源”之义,如原,表明腧穴是人体脏腑精华之气的本源;②“聚集”之义,如穴、会、府、节等,表明腧穴所在是经气停留和聚集之处;③“转输”之义,如俞、溪等,反映腧穴有转输的作用;④“孔隙”,如空、孔、窍等,反映了腧穴经脉与外界的相通性联系;⑤“渗灌”,如络等,说明腧穴是络脉气血渗灌的部位,反映了腧穴与内脏的联系。

4.3 腧穴与阴阳五行

经脉分阴阳,其所统腧穴,亦各随其经而分阴阳二类。

腧穴又以其浅层属阳,深层属阴。《难经·七十难》有“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的刺法。

在治法上,《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和阴阳就是通过腧穴的阴阳分经和深浅,结合运用阴阳补泻手法来实现的。

腧穴中,五输穴的阴、阳五行属性最为明确。《难经》论述了阴经和阳经的井、荥、输、经、合不同的五行属性,阴经井穴自“木”始,阳经井穴自“金”始,依次排列,并依此确立五行的生克关系、区分“母穴”、“子穴”,遂创用子母补泻法。

4.4 经络-经穴-脏腑相关

经络-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内经》中已有充分表述。经脉隶属于脏腑,而腧穴则从属于经络。如《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而腧穴则是“脉气所发”。《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还指出:“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临床观察表明,脏腑疾患能使某些相应经穴出现异常反应。刺激这些异常反应点或相关腧穴,对相应脏腑的功能活动具有相对特异的调整作用,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说,使用针灸等方法刺激腧穴可以"引气远入",治疗有关经络与脏腑的病证。又如《针灸问对》说:“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识。不知经络,无以知气血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之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

4.5 腧穴的命名

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称。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多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结合腧穴的位置特点及其功能特点来命名。

各个穴名都有一定的含义,例如"绝骨"在小腿的胫骨处,"曲骨"在耻骨联合上缘处,就包含了古代解剖位置的名称;"听会"能改善听力,"迎香"能改善嗅觉,就包含了穴位的主治功效;有的以山川溪谷命名,人体较大的肌肉相会处比作"谷",较小的肌肉相会处叫作"溪";而许多在骨骼、骨缝、骨孔处的穴位则称作"髎"。

4.5.1 自然类

1. 以日月星辰命名

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

2. 以地理名称命名

以山陵丘墟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丘墟等。

以溪谷沟渎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以海泽池泉渠渊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阳池、曲泉、涌泉、经渠、太渊、清冷渊等。

以街道冲处市廊比喻腧穴的通路或处所--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等。

4.5.2 物象类

1. 以动物名称比喻腧穴部位

如鱼际、鸠尾、伏兔、鹤顶、犊鼻等。

2. 以植物名称比喻腧穴部位

如攒竹、禾髎等。

3. 以建筑物形容腧穴部位

如天井、玉堂、巨阙、内关、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4. 以生活用具形容腧穴部位

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4.5.3 人体类

1. 以人体解剖部位命名

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

2. 以人体生理功能命名

如承泣、听会、劳宫、廉泉、关元、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等。

3. 以治疗作用命名

如光明、水分、通天、迎香、交信、归来、筋缩等。

4. 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命名

如阳陵泉、阴陵泉、阴都、阳纲 、三阴交、三阳络等。

4.5.4 国际通用穴名

目前国际上统一用经络名称的英文缩写与穴位的序号来命名,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用英文"Lung"的缩写"LU"作为代表,"中府"是肺经的第一个穴位,故称为"LU1"。

4.6 腧穴的分类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4.6.1 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脏腑之病证,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证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证。

十四经穴指已经归入十四经脉的穴位。简称“经穴”。穴位的分经,肇源于《内经》。至《针灸甲乙经》已有系统记载,计正中(任、督脉)单穴49,两侧(十二经脉)双穴300,合计总穴名为349穴。以后的针灸书中,陆续有所增加。至清时的《针灸逢源》,已载正中单穴52,两侧双穴309,合计总穴名为361。分别为:督脉28,任脉24;手太阴肺经11,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阴心经9;手阳明大肠经20,手少阳三焦经23,手太阳小肠经19;足阳明胃经45,足少阳胆经44,足太阳膀胱经67;足太阴脾经21,足厥阴肝经14,足少阴肾经27。[4]

4.6.2 奇穴

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下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内,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组合之奇穴,如四神聪、四缝、四花等穴。

经外奇穴是指凡于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等内容的腧穴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者“余”也。(《管子·禁藏》)这类腧穴一般位置比较分散,难以归入某一经脉。也就是说是一类腧穴经过整理归经以后余剩的经验效穴。也是腧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分化。这类腧穴《内经》中已有散在记载,《备急千金要方》有了很大发展。明代方书《奇效良方》首次出现“奇穴”这一名称,至《针灸大成》正式将它称为“经外奇穴”。《类经图翼》则称为“奇俞”。这些奇穴,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少数又发展成为经穴。如《备急千金要方》始载的膏肓俞,后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将它归入经穴。[5]

4.6.3 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阿是裕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阿是穴为经穴分类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直接进行针灸等刺激的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备急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刺灸皆验,故曰阿是穴也。”[6]

4.7 腧穴的定位方法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的好坏与选穴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因此,准确的选取腧穴,也就是腧穴的定位,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4.7.1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常用的骨度分寸见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起止点常用骨度度量法说明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寸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横寸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胸 腹 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9寸直寸1.胸部与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寸6分 2.“天突”指穴名的部位
歧骨至脐中8寸
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5寸
两乳头之间8寸横寸胸腹部取穴的横寸,可根据两乳头之间的距离折量。女性可用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来代替两乳头之间的横寸。
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直寸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一般临床取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16椎(第4腰椎棘突)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横寸
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9寸直寸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侧胸部腋以下至季胁12寸直寸“季胁”指第11肋端
侧腹部季胁以下至髀枢9寸直寸“髀枢”指股骨大转子
下 肢 部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18寸直寸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13寸
髀枢至膝中19寸直寸1.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 2.“膝中”的水平线:前面相当于犊鼻  穴,后面相当于委中穴。
臀横纹至膝中14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16寸
外踝高点至足底3寸

4.7.2 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所具的特征的部位作为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

固定标志法:即是以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人的五官、爪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的标志。

活动标志法:是依据人体某局部活动后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曲池屈肘取之。

4.7.3 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4.7.4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4.7.5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上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这类腧穴的分布和作用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1.五输穴

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井、荥、输、经、合五穴,统称“五输穴”。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2.俞、募穴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3.原、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之所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古名“十二原”。在六阳经上,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输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代原。络脉在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络脉由正经别,出网络于周身。因此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共十五穴,故又称“十五络穴”。

3.1郄穴

“郄”有空隙之间,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及阴阳跷、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古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2 下合穴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是六腑经脉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疾患卓有奇效,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3.3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汇集的八个腧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

3.4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会,这八个穴位主要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

3.5 交会穴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在循行过程中相互交叉会合,在会合部位的腧穴称交会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4.7.6 取穴要领

临床取穴常以骨度法为主,再结合其他取穴方法。同时还必须注意患者的体位、姿势,并且要上下左右互相参照。取穴的原则要领大致可以归纳为:

1.按照分寸,做到心中有数

2.观察体表标志定穴

3.采取适当的姿势取穴

某些穴位应采取坐姿取穴,而某些穴位则以卧式取穴为宜;有些穴位应伸直肢体取之,而有些穴位则应屈曲肢体取之。临证时还须依具体情况而定。此外,还可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

4.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经而用一经

古人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必正"之说。意思是说,正确的取穴方法,是取某一个穴位时,必须要了解它上下左右的穴位;定某一经时,必须要参照其周围几条经脉的循行。这样全面参考才能正确地定位取穴。

全身的经穴,督脉和任脉位于正中线,它们的穴位较易确定,因此任督脉的穴位常可作为两旁经穴定位的参考依据。而头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较复杂,取穴时须仔细分别。取肢体外侧面的穴位时,主要观察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标志;而取肢体内侧面的穴位时,除注意体表标志外,还应注意动脉的搏动等。

4.8 腧穴的作用

4.8.1 输注气血

腧穴从属于经脉,通过经脉向内连属脏腑,是脏腑经络气血渗灌、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是气血通行出入的部位,脏腑、经脉之气在腧穴这一部位游行、出入,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疾病(出)、反应病痛(出)、传入疾病(入)、感受刺激、传入信息(入)等功能。

4.8.2 反应病症

护卫机表;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因此腧穴部位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与经脉反应病症不同,腧穴所反应的病症主要限于腧穴范围的压痛、痠楚、结节、肿胀、瘀血、丘疹、虚陷等现象。腧穴反应病症的作用近年有不少新发现,如呼吸系统病症多在中府、肺俞、孔最处出现反应;肝胆系统的病症多在肝俞、胆俞、胆囊穴出现压痛等。

4.8.3 防治疾病

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的处所。当人体正气亏虚、肌腠空疏时,邪气就会通过体表腧穴由表入里。

腧穴输注气血向内传入的特性,又是腧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在腧穴部位施以针刺、温灸等时,各种刺激能过腧穴、经脉传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协调平衡阴阳,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的。腧穴防治疾病的作用已被大量的临床和实验所证实。

4.9 腧穴主治规律

4.9.1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的病症,这是腧穴的近部主治作用。例如,鼻区的迎香、口禾以及邻近的上星、通天等均能治疗鼻病;分布在耳区的穴位多能治疗耳病,分布在肩部的穴位多能治疗肩部病症,分布在躯干部的穴位,由于邻近脏腑,就能治疗相应部位内脏的病症。大体来说:

胸部属上焦,位于胸部的穴位多能主治心、肺的病症;

上腹部属中焦,位于上腹部的穴位多能主治肝、胆、脾、胃的病症;

下腹部属下焦,位于下腹部的穴位多能主治肾、膀胱、肠的病症。

当然,在同一区域的腧穴除有相同作用外,每一个穴位又有其单独的作用,有其不同的特点,临床应用时,应该既掌握其共性,又掌握其个性,才能做到正确选穴。

分部主治规律表

分  部主  治
头面颈项部前头、侧头区

后头区

项区

眼区

鼻区

颈区

眼、鼻病

神志病

神志、喑哑、咽喉、眼、头项病

眼病

鼻病

舌、咽喉、喑哑、哮喘、食管、颈部病

胸膺胁腹部胸膺部

腹部

少腹部

胸、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经带、前阴、肾、膀胱、肠病

肩背腰尻部肩胛部

背部

背腰部

局部、头顶痛

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腋胁侧腹部腋胁部

侧腹部

肝、胆病,局部病

脾、胃病,经带病

上肢内侧部上臂内侧部

前臂内侧部

掌指内侧部

肘臂内侧病

胸、肺、心、咽喉、胃、神志病

神志病、发热病、昏迷、急救

上肢外侧部上臂外侧部

前臂外侧部

掌指外侧部

肩、臂、肘外侧病

头、眼、鼻、口、齿、咽喉、胁肋、

肩胛、神志、发热病

咽喉、发热病、急救

下肢后侧部大腿后侧

小腿后侧

跟后、足外侧

臀股部病

腰背、后阴病

头、顶、背腰、眼、神志、发热病

下肢前侧部大腿前侧

小腿前侧

足跗前侧

腿膝部病

胃肠病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发热病

下肢内侧部大腿内侧

小腿内侧

足内侧

经带、小溲、前阴病

经带、脾胃、前阴、小溲病

经带、脾胃、肝、前阴、肾、肺、咽喉病

下肢外侧部大腿外侧

小腿外侧

足外侧

腰尻、膝股关节病

胸胁、颈项、眼、侧头部病

侧头、眼、耳、胁肋、发热病

4.9.2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腧穴能主治所属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深部组织、器官的病症,这是腧穴的远部主治作用。在十二经脉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中,腧穴的远治作用尤为显著。例如,列缺不仅能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头顶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症等;阳陵泉不仅能治疗下肢病变,还能治疗胁肋、胆、肝、神志病以及痉挛、抽搐等筋的病症。

十二经脉中,手三阴经都联系胸部,分别主治胸部心、肺的病症;手三阳经都联系头身部,分别主治头面、头侧及头项部的病症;足三阳经联系头身部,分别主治头身的前、侧、后部的病症;足三阴经都联系腹部,分别主治腹部内脏的病症。

分经主治规律表

经名主治
手三阴手太阴

手厥阴

手少阴

肺、喉病

心、胃病

心病

神志胸部病
手三阳手阳明

手少阳

手太阳

头面、鼻、口、齿病

头颞、胁、肋病

头项、肩胛、神志病

耳病眼病、咽喉、热病
足三阳足阳明

足少阳

足太阳

前头、面、口齿、喉、胃肠病

侧头、耳、胁肋病

后头、背腰、脏腑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三阴足太阴

足厥阴

足少阴

脾胃病

肝病

肾、肺、咽喉病

前阴病、妇科病
任督脉任脉

督脉

回阳、固脱、强壮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神志病、脏腑病、 妇科病

4.9.3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

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还有独特的主治作用。如背俞穴、原穴主治五脏病症,募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病症;郄穴主治急性、痛性病症,八会穴主治慢性、虚弱性病症等。

4.9.4 同一腧穴,双向主治

腧穴治病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如足三里穴、天枢穴,在腹泻时起止泻作用,当便秘时又起通便作用;内关可使心动过缓者心率加快,而使心动过速者心率减慢;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时又能止汗等。

4.9.5 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某些腧穴在主治病症上具有相同性,但其临床疗效并不等同。例如,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均可治疗牙痛,但以合谷疗效最好;艾灸隐白、太白、三阴交、少商、至阴均有转胎作用,但以至阴穴疗效最好。

4.9.6 主治要领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

邻近经穴,治疗作用多相近;

四肢部穴,以分经主治为主;

头面躯干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4.10 腧穴的主治作用

4.10.1 近治作用

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凡是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疾病。

4.10.2 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

4.10.3 特殊作用

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现将头面、躯干部腧穴分部主治内容归纳列表如下:

表 头面颈项部

分部主治
前头、侧头区后头区项区眼区鼻区颈区神志、眼、鼻病神志、局部病神志、咽喉、眼、头项病眼病鼻病舌、咽喉、喑哑、哮喘、食管、颈部病

表 胸膺胁腹部

分部主治
胸膺部腹部少腹部胸、、肺、心病肝、胆、脾、胃病经带、前阴、肾、膀胱、肠病

表 肩背腰尻部

分部主治
肩胛部背部背腰部腰尻部局部、头顶痛肺、心病肝、胆、脾、胃病肾、膀胱、肠、后腰、经带病

表 腋胁侧腹部

分部主治
胸胁部侧腹部

肝、胆病、局部病脾、胃、病经带病

4.11 腧穴的特异性

4.11.1 腧穴形态结构的特异性

腧穴的特异性,是指腧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其周围的非腧穴或与其他腧穴比较,具有的特异性而言。几千年的临床经验早已从针灸的适应病证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肯定了腧穴的特异性,现代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也充分表明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腧穴是否具有形态学特异性,各地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从解剖和组织学方面入手。通过将腧穴和其周围的非腧穴区进行比较,充分表明腧穴与神经关系甚为密切。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对324个经穴进行了尸体解剖分析观察,发现与神经有关者竟达323穴(占99.6%)。其中与浅层皮神经有关者304穴(占93.8%),与深部神经有关者170穴(占52.8%),发现同一腧穴与浅层皮神经和深部神经均有关者140穴(占45.9%)。其他一些单位或个人也做了不少类似工作,都表明腧穴与周围神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腧穴具有表皮较薄,神经末梢丰富,粗纤维多,髓纤维多和Ⅱ类纤维多等特点。另外,腧穴处的感受器有相对密集的趋势。KelIner根据1200张切片的观察发现,穴区神经末梢比其周围组织丰富,穴区由感觉神经末梢支配的皮肤表面积为2.8mm2,非穴区为12.8mm2,并发现腧穴是效应器与感受器明显集中的部位(麦氏小体等)。有人用截肢标本取曲池、合谷等15个腧穴计数肥大细胞的数量,结果发现腧穴区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非穴区。另外,腧穴与血管也有较密切的关系。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解剖资料表明,在309个经穴中针刺点旁0.5cm内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直接刺中动脉干者24穴(占7.26%)。近年,还有人对腧穴与淋巴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电泳法显示腧穴,并对此观察了腧穴处脉管的X线显微结构,认为某些腧穴如缺盆、云门、极泉、冲门、气冲均与各相应的淋巴部位相一致。由此可见腧穴的形态学结构与神经关系最为密切,动、静脉次之,淋巴管也有提及。

关于腧穴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人用电生理分离神经细束法对合谷、内关、足三里等肌肉丰厚处的腧穴进行观察,发现其针感感受器以肌梭为主,但肌梭并非唯一的针感感受器,如针刺7例三阴交穴,仅1例有肌梭,但都有针感,且1例针感传至大趾,而此例就没有肌梭。有人见到水沟穴处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及典型的克氏终球等。因此,认为针感和针刺效应的主要感受器是肌梭和游离神经末梢。此外,有人以针感点为对象,研究腧穴的组织结构。用蓝点法研究足三里等35个腧穴,见蓝点全部分布在深部组织。以蓝点为中心,在1.5mm直径视野内,见到神经束的有4次,见到血管的有26次,因而认为血管与针感的产生也有一定关系。接着有人用蓝点改良法和注射消毒墨汁及留针等三种针感标记法,观察了合谷等23个腧穴,在针感点周围1.5mm范围内,23穴中全部见到小神经束及游离神经末梢和小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肌肉的15穴次,见到肌梭的7穴次,其他还有环层小体和神经干等。因此,认为针感是由针感点周围的数种神经结构综合反映的结果形成的。

4.11.2 腧穴生物物理的特异性

腧穴具有特异的电学特性已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国内外多数观察结果表明,腧穴与周围非腧穴比较具有电阻偏低、电位和电容偏高的特性。

所谓腧穴的低电阻特性,是指电流通过腧穴部位时,该部具有较其周围皮肤为高的导电量而言。腧穴的导电量,低者十几个μA,高者可达100μA以上,由于测定的部位和条件不同,测定值波动很大,呈现向头部递增的明显趋势,关节部位偏低。据报道,腧穴电阻为100~794KΩ,而非腧穴点为1~2MΩ,两者相差56%,统计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腧穴电阻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诸如情绪紧张,疼痛或出汗等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腧穴电阻可明显降低;而睡眠、麻醉或疲劳状态时则明显升高;腧穴经药物封闭或有关神经受损时电阻偏高;当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腧穴电阻偏低;电刺激迷走神经时,有关部位的低电阻点明显增多。此外,与皮肤的潮湿度、清洁度、电极面积大小及与皮肤接触的紧密度等有关。另有报道,人体死亡后原腧穴部位仍然具有低电阻性。还有研究指出,经穴的皮肤电阻,在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可以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病理状态下。当机体罹病时,有关经络腧穴电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为两侧同名经穴的电阻失衡。当神经、脏腑或器官发生显著机能变化时,如进食前后、排尿前后、睡眠前后、运动前后等,经穴电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还表现在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时序、气温、季节,甚至一日之内的不同时间以及针灸或改变腧穴有关神经功能(封闭或切除神经)后,经穴的皮肤电阻都可以发生变化。当左右经穴电阻失衡时,通过针刺、艾灸可以纠正这种失衡,达到治疗效果。

一般认为内脏与体表的某些部位,由于支配它的神经中枢处于脊髓的同一节段或相邻节段,内脏功能活动及其变化通过神经反射弧而引起相应体表部位神经兴奋性变化,使此处血管、汗腺、皮脂腺和细胞组织代谢活动也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皮肤电阻的变化。但也有报道,经穴的低电阻特性在患者截肢后的离体肢体上和动物失血致死后,甚至在分离的皮肤上仍可测出。皮肤电位可能比皮肤电阻更有意义,因为皮肤电位变化是活组织代谢过程的表现,比较稳定。特异皮电位点与脏腑功能间规律性联系和腧穴与腧穴旁点间的差异均较明显。70%的腧穴呈高电位,以头面部最高,躯干次之,四肢较低,上臂最低。基于机体生理功能状态不同,腧穴电位波动于30μv~30mV之间。针灸刺激对皮表腧穴电位也有影响。有人曾将测得的腧穴与非腧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换算成电位,与直接从各点测得的皮肤电位比较,发现两者基本一致。因此腧穴皮肤电位与皮肤电阻很可能属于同一生理过程。种种资料表明,经穴皮肤电现象与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最近用发光探测技术对人体体表冷光进行周密测定,发现人体体表不断地发射超微弱的可见光,其光谱峰值为3800~4200 A°。发光强度与年龄、体质有关,而且不同部位发光强度不同,井穴部位发光强度大于其他腧穴或非腧穴部位;用红外线成象技术和探穴测温装置对经穴皮肤温度进行研究,不少研究发现经穴部位的皮肤温度高于非经穴部位,且经穴部位的温度变化与周围皮肤变化不同,与腧穴的深浅有关。

应用超声波诊断装置对肾俞、志室的横断反射波进行摄影观察,发现腧穴的中央部呈现体液反射波,并可看到似有徽小心脏样的搏动,针刺后,此搏动可增强,具有“波动现象”;还有人用经穴探测仪、音频录音机等仪器观察到:与疾病或病变器官相应的耳穴在较低电压下即可产生“电振荡现象”。提高电压,大多数腧穴产生“电振荡现象”,而非腧穴部位却不产生这一现象。

总之,这些研究对进一步阐明经穴的实质及其作用方式都有重要意义。

4.11.3 腧穴病理反应的特异性

腧穴的病理反应是指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通过经络的反应作用在体表某些腧穴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这种病理反应常表现为:①腧穴感觉阈值的改变,即感觉过敏(包括痠楚、疼痛以及由于按压检查而出现的压痛等)和知热感度的异常变化(机体某一脏腑有病时,其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可能升高或降低,出现左右失衡)。②腧穴组织形态的改变,即用按压、循捏等方法常可在呈现阳性病理反应的腧穴皮下触摸到形似麦粒或黄豆大小的结节状反应物或(0.15~0.3)cm ⅹ(2~3)cm大小的条索状反应物。有时还可以触摸到穴位皮下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③生物物理指标的改变,表现为穴位皮肤电的变化和皮肤温度的变化,即表现为局部的电阻、电位或温度的升高、降低或左右失衡。

腧穴这种病理反应具有一定特异性,即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反应腧穴,特别是俞、募、原、郄和井穴在反映相应脏腑病变方面相当灵敏。如胃部病变多在胃俞、中脘、梁丘和足三里出现压痛或病理反应物,呼吸道病变多反应在肺俞、中府、孔最,肝胆病变多反应在肝俞、胆俞和胆囊穴,心脏病变多反应在心俞、神堂,而妇科病变多在次髎和三阴交出现压痛或病理反应物等。在病变脏腑所属经脉的井或(原)穴上,有的还伴有知热感度、皮肤电、腧穴发光、热辐射等变化。

每个脏腑器官的病理反应并不限于一个腧穴。由于病变的性质不同、病情的轻重不同,出现病理反应的腧穴数量和腧穴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可有不同。一般来说,病情轻者,呈阳性反应的腧穴数量较少,反应物较少而且较软;病情重者呈阳性反应的腧穴数量较多,反应物较多而且较硬。对热的敏感度降低者多为虚证,反之则多为实证。病情好转或恶化,腧穴病理反应物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病愈则反应消失,以轻症、急症消失迅速,重症、慢性病症消失缓慢。而在结构或功能上联系密切的脏腑又常可在一些共同的腧穴出现病理变化,如胃病、肝病和肠道病均可在足三里处出现病理反应。不同疾病和不同腧穴在反应形式上也有不同,如同是胃病,足三里反应多以条索状物出现,而胃俞穴反应则多以局部组织松弛形式出现,或呈凹陷,或感觉异常;如果是胃癌患者,则胃俞穴常出现结节样反应物。因而腧穴的病理反应特性,具相对的意义。

4.11.4 腧穴刺激效应的特异性

用针灸等刺激腧穴部位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有三种:一是腧穴与非腧穴之间的效应不同。当刺激腧穴与非腧穴时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腧穴作用大,非腧穴大多无作用或作用很小。如针刺合谷、足三里后,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提高,针刺非腧穴则这种作用不明显。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影响较非腧穴区大。二是不同腧穴常常引起不同效应,或对不同部位产生影响。如针刺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和天枢,使肠鸣音增加的效应比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等穴强。针刺肾经的照海、复溜及膀胱经的肾俞对实验动物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而针刺胃经的解溪、足三里及膀胱经的胃俞则不明显。即使是同一条经脉的腧穴其作用也有差异,如上述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对肠鸣音的影响较其他经脉强,而在胃经腧穴中又以足三里的作用最强。三是有些腧穴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如针刺心经的神门穴,对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效应,针刺肝经的大敦穴有加强神门降压效应的作用。

关于腧穴刺激效应所具有的相对特异性的机理,从现有资料来看存在着经络和神经体液两种不同的观点。经络说主要以循经感传为依据,循经感传一般都具有循经性、效应性、趋病性、可阻性、可控性等基本特性,这不仅为经络系统的独立存在提供了一定佐证,且有助于从经络系统解释经穴相对特异性作用的形成机理。如针刺足三里和内关之所以能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分别表现出相对特异性作用,很可能是借助于经络通道实现的。因为足三里的针感基本上沿着胃经循行线路双向慢速传导,而且待其逾越梁丘或下巨虚时,即可使78%的受试者出现肠鸣音显著变化,一直传抵胃部,又可在X线下见到胃蠕动瞬即增强,而压迫梁丘穴这些效应就被取消。针刺内关虽可以使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和因胆囊炎引起的病灶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T波均呈现明显增值,但只要在该经循行路线上内关穴的近心端施加机械压迫,就会使已引出的效应显著减弱,甚至完全消失。

按照神经论观点,包括穴位相对特异性作用在内的一切针灸效应,几乎都是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取得的,而这种特异性之所以存在,其关键在于绝大多数经穴与其相应内脏支配的神经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或在其相应内脏所属神经节段的范围内。如针刺膀胱俞、次髎、肾俞在膀胱舒缩效应上会表现出相对特异性作用,即前二者引起膀胱收缩,而后者引起膀胱舒张,按支配神经的节段进行分析,膀胱俞的邻近神经是进入骶髓(S2)的,与盆神经的节段(S2~4)相同,而肾俞的邻近神经则进入腰髓(L1),与腹下神经的节段(T12~L3)相同。这三个腧穴在膀胱舒缩效应上所出现的差异,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所属的神经节段不同而造成的。对于那些远距离又不是来自同一节段的腧穴在镇痛或治病作用所呈现的相对特异性主要是两种感觉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内整合的结果。如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丘脑束旁核及中央外侧核神经元的“痛”放电,不仅可以被针刺腧穴或较弱电流刺激支配痛区的神经所抑制,而且也可被那些远离痛区或其他的神经活动所抑制,一般以直接刺激支配痛区的感觉神经效果最好。此外,大脑皮质在形成远节段、超节段相对特异性作用中又具重要意义。在整体情况下,大脑皮质可以对针刺效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影响,就某一经而言其针刺效应所涉及范围的广窄与其在大脑皮质投射区的大小密切相关。据有关研究揭示,针刺水沟、承浆、合谷、太冲四个经穴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就因为这四个经穴在大脑皮质的代表区远比其他经穴范围大。必须指出的是许多经穴的相对特异性作用,几乎都具有较长的后效应,提示在此过程中有体液因素的作用。如艾灸至阴穴对矫正胎位有相对特异的作用。业已证明这种艾灸方法能升高母体血浆中游离皮质醇的含量,提示它可以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间接地增强子宫活动,为转胎创造有利条件。

从目前来说,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作用正是经络、神经、体液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从针刺井穴引发肾经或膀胱经循经感传抵腹后所引起的尿液增多这一效应来说,既需借助腧穴针感感受器产生针感,又沿着两经循行路线进行传导,还在引起这一效应的同时伴有尿中cAMP即时性增加,可见三方因素都参与这一效应的形成活动。

总之,腧穴的特异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腧穴在形态结构上不是一个点或面,而是一个空间结构,并不存在一个截然的界限。所谓穴位生物物理特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如穴位与低电阻点虽有68%左右的相符率, 但对两者不能等量齐观,穴位病理反应多属倾向性提示,还不足以构成决定性的诊断依据。目前关于腧穴的特异性研究,当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其现象或效应进行观察及分析。怎样总结其规律,探讨其机理,则有待于今后大量细致的工作,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使对腧穴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具科学性、系统性。

5 五输穴中的输穴·腧穴

腧穴指五输穴中的输穴。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6]。即太渊(肺)、大陵(心包)、神门(心)、太白(脾)、太冲(肝)、太溪(肾)、三间(大肠)、中渚(三焦)、后溪(小肠)、陷谷(胃)、临泣(胆)、束骨(膀胱)。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腧。”

五输穴指十二经脉肘或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见五输穴表)[7]。《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这是以水之源流,比喻脉气流行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7]。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日:“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五输穴表[7]

五脏

五输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六腑

五输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三焦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窍阴

侠溪

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膀胱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6 五脏之背腧穴·腧穴

腧穴指五脏之背腧穴。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7]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

岐伯曰。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傅其艾。须其火灭也。

倪冲之曰。五脏六腑之俞。皆在于背。帝只问五脏之俞者。脏腑雌雄相合。论地之五行也。焦、椎也。在脊背骨节之交。督脉之所循也。大杼在第一椎端之两旁。肺俞在三椎之间。心俞在五椎之间。膈俞在七椎之间。肝俞在九椎之间。脾俞在十一椎之间。肾俞在十四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左右各间中行一寸五分也。按其俞。应在中而痛解者。太阳与督脉之相通也。是以问五脏之俞。而先言大杼者。乃项后大骨之端。督脉循于脊骨之第一椎也。问五脏而言七焦之膈俞者。五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夫五脏之俞皆附于足太阳之经者。膀胱为水府。地之五行。本于天一之水也。按、太阳之经而应于督脉者。太阳寒水之气。督脉总督一身之阳。阴阳水火之气交也。灸之则可者。能启脏阴之气也。刺之则不可者。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盖逆刺其五脏之气。皆为伤中。非谓中于脏形也。以火补之者。以火济水也。以火泻之者。艾名冰台。能于水中取火。能启发阴脏之气。故疾吹其火。即傅上其艾。以导引其外出也。朱氏曰。太阳之上。寒水主之。是以标阳而本寒。秉水火阴阳之气者也。督脉环绕于周身之前后。从阴而上行者。循阴气。别绕臀。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从阳而下行者。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是督脉环绕于前后上下。而属络于两肾者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此太极始分之阴阳。人秉先天之水火。化生五行以成此形。是以五脏之俞。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也。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0.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0.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0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