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运动疗法

目录

1 拼音

shuǐ zhōng yùn dòng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hydrokinesitherapy

3 概述

水中运动疗法指利用水的浮力进行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或利用水的阻力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等的治疗方法。

4 操作名称

水中运动疗法

5 适应证

水中运动疗法适用于

1.由于肢体痉挛而不能在陆地进行康复锻炼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主要包括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脑瘫、帕金森病等)患者。

2.由于骨关节病变或损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包括骨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伴有局部疼痛,下肢主要肌群的肌力<3级,在陆地不能进行步行活动,但以恢复步行为目标的患者。

3.腰椎间盘病变或其它慢性疼痛患者,不能直立进行有氧运动训练,而又需要提高身体耐力者。

6 禁忌证

1.认知功能障碍。

2.皮肤、眼和耳的感染或炎症,或开放性伤口者。

3.全身感染或炎症。

4.恐水症、严重癫痫患者。

5.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动脉硬化、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

6.女性月经期。

7.运动疗法的其它禁忌证,如骨折未固定或未愈合等。

7 准备

1.泳池或水柜  水深80~150cm,长度不小于4~5m,水中或水池边有扶手,地面防滑,具有升降装置或轮椅坡道,使不能站立或独立移动的患者容易进入水中。必须具有进行水的循环加温、过滤和消毒的水处理装置。

2.水中治疗床或椅  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治疗位置,床和椅一般为不锈钢制,重量不小于10kg或能固定在池底。移动式的床和椅脚要装有防滑底座。

3.漂浮物  包括充气橡皮圈、马鞍型气垫、软木块或不吸水的泡沫塑料等:用于支撑患者头颈部或肢体,也可作为在水中进行抗阻运动或促进运动的辅助工具。也包括漂浮性文体用品。充气颈圈可以用于保护患者的呼吸。

4.水温  冷水浴15~28℃;凉水浴28~33℃;不感温水浴34~36℃;温水浴37~38℃;热水浴39~42℃。

5.患者首先要完成常规体检,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明确运动锻炼的安全性。

6.其次患者要明确锻炼方案和目标。下水前要进行充分的陆上准备活动,包括关节活动、肌肉活动、皮肤的水刺激准备等。

7.一般要求有治疗师陪同下水,或由治疗师进行密切陆上监护。不会游泳或不能控制水中平衡的患者可以在颈部套上气圈以保证安全,避免呛水。

8 水中运动的分类

运动的主要类型包括:

8.1 水中步行

利用水的浮力减轻身体重量对下肢的负荷,使下肢肌力较弱的瘫痪患者可以在水中行走。水中步行训练可以先在水中的平行杠内进行,然后过渡到独立步行。步行时可以用手的活动帮助身体平衡。需要有氧训练的患者则可以用水中加速步行的方式,通过水的阻力增加运动负荷,从而达到训练目的。

8.2 平衡和协调训练

水的浮力作用使患者体重“减轻”,从而比较容易控制身体平衡,因此可以早期进行Ⅰ级平衡训练。进而可以利用水的波动,干扰患者平衡,使患者可以进行Ⅱ级平衡训练。进行对抗水的阻力的活动相当于Ⅲ级平衡训练。水中特定方向和动作的活动可以进行协调能力的锻炼。游泳是很好的协调性训练。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水中的起立训练和转移训练。

8.3 肌力训练

可以在三个层次进行。

(1)助力运动:肢体借助浮力作用完成与浮力方向一致的活动,用于肌力1~2级的患者。

(2)不抗重力运动:肢体利用浮力克服重力,使肌力2级的肌肉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

(3)抗阻运动:肢体运动方向与浮力方向相反,或运动速度较快时,浮力和水的阻力成为运动阻力。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速率或在肢体增减附加物以增大或减少肢体对抗水流的面积,以增大阻力。因此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不同的阻力,以达到不同的抗阻运动训练的目的。抗阻负荷与患者的主动用力程度相关,不容易发生过度负荷,所以十分安全。

8.4 耐力训练

包括肌肉耐力和全身耐力训练(有氧训练)等。需要有氧训练的神经瘫痪或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采用水中耐力训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此外慢性疼痛(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耐力训练增加身体内啡肽合成或释放,从而减轻或缓解疼痛。

8.5 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功能障碍者可以利用水的安抚作用和浮力,进行陆上难以完成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特别适用于肌力2级合并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8.6 水中医疗体操

水中医疗体操可以充分利用水的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肌力、关节活动度、肌肉耐力和全身耐力的训练,也有利于平衡和协调的训练。

8.7 游泳训练

游泳是十分有效的有氧训练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等都有良好的康复治疗作用,也有利于骨性关节病和其它骨关节疾病的关节活动训练和肌力训练。

9 方法

水中运动遵循运动疗法的总原则,要求有充分的准备、训练和结束过程,运动方案要个体化和循序渐进。每次治疗时间15~20min,1次/d,20~30次为一疗程。体质较差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间断训练方式。

10 注意事项

1.水池用水应先经过过滤、消毒,并定时换水。凡有传染性疾病、大小便失禁、月经期者禁止入池。

2.治疗前要先检查水温、室温、室内换气情况、水中游离氯含量等。

3.避免空腹入水,入水前和出水后应该进行较低强度的适应性训练(准备和结束活动)。必要时在出水后测量心率、血压。

4.避免交叉感染  应特别注意预防眼、耳、鼻等的感染。主要措施是保持水清洁,同时注意在入水前排空膀胱和直肠。

5.热水浴不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温水浴不利于缓解痉挛。全身衰弱和心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全身温水浴。

6.水深一般不超过乳头水平。治疗师有时需要陪同下水,给患者以安全感,同时可直接保护。肺功能很差者不宜在深水进行运动训练。水池边应有监护急救人员,水疗室应有急救药品和设备。

7.对于不能控制身体的水中姿态者,需要先将患者可靠地固定在水池边扶手与栏杆或水中治疗床或治疗椅上,再进行有关训练。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