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拼音名
Shuǐ Shī Cǎo
3 水虱草的别名
芝麻关草、筅帚草、鹅草
4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mbristylis miliacea(L.)Vahl[Scirpus miliace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5 原形态
水虱草,一年生草本,高10-40-60cm。秆丛生,扁四棱形,有纵槽,基部有1-3无叶片的鞘。叶剑形,边缘有疏锯齿,先端渐尖成刚毛状,基部宽1.5-2mm;叶鞘侧扁,套褶。苞片2-4,刚毛状,基部宽,较花序短而多。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有很多小穗。小穗单生,球形或近球形,长1.5-3mm,宽1.5-2mm;鳞片卵形,膜质,长约1cm,先端钝,有3脉;雄蕊2;花柱三棱形,基部稍膨大,无缘毛,柱头3,为花柱长的1/2.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长约lmm,褐黄色,表面有横长圆形网纹和疏少的小疣状突起。花、果期7-10月。
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沼泽地、水田及潮湿的山坡、路旁和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等地。
7 性味
味甘;淡;性凉
8 功能主治
9 水虱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10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水虱草的方剂
- 蚕奁散
量:上2物各破为2份,各取1份烧为末,又取1份以水5升,煮取1升,以服前烧末,顿服,斯须出矣。各家...
- 鹤虱槟榔汤
纳鹤虱末,先夜不食,明旦空腹顿服之。须臾病下及吐水,永愈。注意:忌生冷,酢7日。摘录:《外台》卷七...
- 鹤虱散
主治:治小儿多吐蛔虫。用法用量:每次2~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 鹤虱丸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蛔虫。恶心吐水,心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平旦蜜浆水送下,日...
- 菟丝子水
īzǐshu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菟丝子水组成:干菟丝子31g,鹤虱31g,蛇床子31g。...
- 更多用到中药水虱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水虱草的中成药
- 化虫丸
时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鹤虱中的南鹤虱具有罂粟碱样作用,可用于解痉止痛,北鹤虱则无此作...
- 龙虱补肾酒
体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称定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于105℃干燥3小时,遗留残渣不得少于...
- 安魂定魄丹
拼音:ānhúndìngpòdān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
- 二十五味儿茶丸
牛角细粉,混匀,用儿茶膏、渣驯膏、麝香细粉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黄色水丸;气芳香,...
- 肺安片
杏仁(去油)粉碎成细粉,过筛,备上。麻黄、马兜铃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时间2小时,第二次加...
- 更多用到中药水虱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水虱草
-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人虱
擦之,或银朱熏之皆愈也。【气味】咸,平,微毒。畏水银、银朱、百部、菖蒲、虱建草、水中竹叶、赤龙水、...
-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脑背部]脊缝出虱门主方
白术(五钱)防己(一钱)草(三钱)白水煎。脊缝生虱(张仲景)。萆麻子三粒,研成如膏,同红枣三枚,捣...
-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九]头多生虱第九
巢。然人体性自有偏多虱者。《婴孺》治小儿头中虱方水银(一黑豆大,油一枣大。)上掌中唾和研,涂头皮,...
-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四积聚门]虱症
味各破为两分。各取一分。烧作灰末之。又取一分。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顿服前末。尽少时。当病出。无所忌...
- 《奇方类编》:[卷上耳目门]初起痘翳
用白水牛虱子,取血点翳上即愈。《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 更多古籍中的水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