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双糖 (最后修订于2016/3/22 9:57:35)[共742字]
摘要:二糖(disaccharide)又称双糖,是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分子上的羟基缩合脱水生成的糖苷。自然界最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及乳糖。此外还有麦芽糖、海藻糖、异麦芽糖、纤维二糖、壳二糖等。二糖是指含有两个单糖单位的糖。在大多数二糖中,2个单糖单位是用“糖苷键”连接的。即1个糖的羰基碳(如已醛糖的C1)与第2个糖的羟基构成化学键。糖苷键可被酸水解,但与碱不发生反应,因此当二糖与稀酸共沸时,可得游离的单糖组分。生物体中也有水解二糖产生单糖的二糖酶。自然界最普遍的二糖是蔗糖、乳糖和麦芽糖。麦芽糖含有2个D-葡萄糖残基。第1个葡萄糖的C1和第2个葡萄糖的C4连接。糖苷键中C1的构型是α,所以这种连接键叫做α(1→4)或α—1,4糖苷键,带有C1碳原子的单糖用第1个数字表示。麦芽糖的2个葡萄糖残基都是吡喃式,它的第2个葡萄糖残基保留一个能被氧化的自由羰基,因此有还原性。麦芽糖也属还原糖,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乳糖只存在于乳中,水解时产生D-半乳糖和D-葡萄糖。其葡萄糖残基含有自由羰基,故也有还原性,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蔗糖或食糖是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的二糖。它能被许多植物合成,但在高等动物体中不存在。其......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第一节 二糖
第一节 二糖 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而成的化合物,也可以看成是苷,不过是苷元部分是另外一分子的单糖。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二糖的物理性质类似于单糖。易溶于水,多数具有甜味。 一、二糖的结构和性质 二糖既然是苷,则形成苷键的两个羟基中,必有一个是半缩醛羟基,另一个可以是半缩醛羟基或醇羟基。这样,两上单糖分子以苷键结合成二糖时,就有两种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的腺体及支气管粘膜下腺体,也由数个细胞到数个腺体不等,而粘膜上皮阴性。 4.肺癌和非肺癌病变肺支气管粘膜下腺体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χ2=0.0056,P>0.9,差异无显著性。 三、讨论 双糖残基位于末端连接唾液酸的糖链上,当细胞膜上糖基转移酶异常或缺如时暴露,可被半乳糖氧化酶氧化,而与Schiff试剂反应生成红色产物而得以显示。Abulkalam等[1]和Xu等[2]等证明其表达于结直
- 大黄素甲醚8-龙胆二糖甙Physcion8-gentiobioside
[中文名称]大黄素甲醚8-龙胆二糖甙[英文名称]Physcion8-gentiobioside[别 名][化学名称]Physcion8-gentiobioside[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成分分类][药理作用]致泻[毒 性][不良反应][用 途][成分来源]蓼科掌叶大黄根;豆科疣决明;鼠李科分枝鼠李.作者:自动采集
- 糖原性腹泻病
概述患儿肠粘膜缺乏双糖酶,食用富含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饮食即发生腹泻,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如每100毫升鲜豆浆加5-10%葡萄糖或采用发酵酸奶。作者:
- 《验方新编》:[卷六前阴]小肠气痛肾子肿胀偏坠
,加好烧酒半碗,以碗盖住饮之,虽痛不可忍,亦可立止。又方∶病在左,用荔枝核(一岁一粒)新瓦上焙枯研末,空心好酒冲服。病在右,用小茴又方∶荔枝核四两(盐水浸炒),小茴香一两(盐水炒),同研极细,加红白二糖拌匀为丸又方∶树叶(三月三日或五月五日采取,线穿阴干,要择如云板式者)每用四钱,煎汤名又方∶苦楮树叶半斤,煮滚,放坛内,先熏后洗,每日数次,其效甚速。又方∶生石菖蒲、柑子叶、小茴香各一两,捣极融烂,
- 成都生物所发明烯糖制备方法
在有机化合成和药物合成中,乙酰化烯糖、乙酰化二糖烯糖和苯甲酰化烯糖是合成活性天然产物、O-糖苷、C-糖苷、N-糖苷和S-糖苷等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现有制备方法成本高、操作繁琐、产率低。 5月25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该所发明的“乙酰化烯糖、乙酰化二糖烯糖和苯甲酰化烯糖的制备方法”颁发了专利证书。其制备工艺为:将乙酰化溴代糖或乙酰化溴代二糖或苯甲酰化溴代糖加入到PE
- 美国开发出可同时消化两种植物糖分的工程化菌株
大幅上升。研究人员力图实现协同发酵过程,诱导酵母同时高效和快速的处理葡萄糖和木糖两种糖类。经过对原始酵母菌株的改性,得到的新菌株可以比当前工业界采用的菌株更高效地分解这两种糖类。新菌株可以同时把纤维二糖(葡萄糖前身物)和木糖转化为乙醇,其分别的转化速率和单独分解任一糖类一样,即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分解纤维二糖和木糖,相当于发酵的糖量上升,生产的乙醇量也相应增大。新菌株分解木糖的速率比以往酵母菌株至
-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平常我们吃的主食如馒头、米饭、面包等都属于糖类物质。另外白糖、红糖、水果,也属于糖类物质。糖根据能否水解又分为单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如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等)。米、面、玉米及白薯所含的淀粉属多糖;红、白糖中的蔗糖及牛乳中的乳糖均是双糖;水果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及果糖,属于单糖。 糖的生理功能:①供给能量,糖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人体所
- 营养不良婴幼儿为何易患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胰腺分泌的酶活力低于正常,如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有减少。此外可引起严重的肝脂肪浸润及肝脏肿大。 (2)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容易合并小肠吸收不良症。因胃肠道粘膜萎缩,可导致各种双糖酶减少和引起双糖酶缺乏症而引起腹泻。 (3)小肠内细菌异常繁殖对胆酸的影响: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十二指肠中有厌氧菌和酵母菌的过度繁殖。腹泻时,小肠上段所有细菌都显著增多,并由于大量细菌对胆酸的脱结
-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诱导表达信号传导途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在2%纤维二糖培养基中各多基因突变体的纤维二糖消耗(A)和三个多基因突变体(Δ3βG、CPL4:Δ3βGΔclp1和CPL7:Δ3βGΔcdt2Δclp1)中cdt1、cdt2以及clp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B)在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和生物化学品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例如丝状真菌如何感应和代谢固体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仍然没有被清楚解析。近年来,模式生物粗糙脉
- 天津生物技术所生物质能源利用合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是目前生物质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重要瓶颈。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田朝光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从纤维素降解真菌粗糙脉胞菌Neurosporacrassa基因组中克隆鉴定了两个纤维二糖、寡糖转运蛋白CDT1和CDT2,并通过代谢工程,将粗糙脉胞菌CDT1、CDT2及葡萄糖苷酶整合到酿酒酵母(S.cerevisiae)中,该工程酵母能够利用纤维二糖、寡糖进行乙醇发酵。该研究表明,纤
-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应如何治疗?
(1)饮食管理 双糖酶缺乏的孩子,吃含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食物腹泻加重,大便水样,酸碱度(pH)降低,由于酸性大便刺激,容易发生尿布皮炎。通过测定大便双糖含量可确定诊断。这些孩子可食用不含双糖的饮食,如豆浆奶(即鲜豆浆加10%或15%葡萄糖)。因人乳和牛乳乳糖含量较高,所以乳糖酶缺乏的孩子不能吃人乳或牛乳。如将人乳或牛乳做成酸乳,乳糖含量下降,可以食用。 乳糜泻的孩子不能吃麦类食物
- 多基因同时敲除实现热纤维梭菌利用生物质高产乙醇
酶(ack)和乳酸脱氢酶基因(ldh)同时敲除,获得5基因敲除菌株C.thermocellumΔhptΔhydGΔldhΔpflΔpta-ack(又称为strainAG553)。在5g/L的可溶纤维二糖培养基上培养时,AG553生成乙醇滴定量为32.8mM,而野生型菌株乙醇滴定量为17.7mM;在氢气生成上,AG553菌株比野生型菌株减少约5倍。随后研究人员以洗净、酸稀释等预处理后的杨木和柳枝作为
- 新鱼腥草素钠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效14例。经χ2检验,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讨论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轮状病毒仍为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具有吸收功能和富含双糖酶的小肠微绒毛顶端被破坏,呈斑点状病灶,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和双糖酶不足及其活性下降。最终导致未吸收的肠液和食物中消化不全的糖类积滞于肠腔内,继发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和微绒毛上皮细胞内钠离子转运功能障碍,造
- 一种含有多肽类成分的中药注射剂
蛋氨酸;核酸类化合物:尿嘧啶;核苷类化合物:肌苷。此外,通过对疏血通注射液乙酰化和甲基化反应化学诱导后物质进行化学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光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其中含有单糖类成分:葡萄糖;二糖类成分:龙胆二糖、麦芽糖、异麦芽糖、海藻糖;氨基酸类成分: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谷氨酸、鸟氨酸及甘油。通过对疏血通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研究,首次在物质水平上明确了疏血通注射液中主要含有糖类、氨基酸类
- 如何治疗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胰酶等以帮助消化。对明显消瘦,口服营养物质又不能耐受者,可辅以部分静脉营养(包括氨基酸溶液和脂肪乳剂等),补充各种维生素,以保证营养需要。随着腹泻减轻,消化功能好转,逐渐过渡到一般饮食。 (2)有双糖酶缺乏时,暂停蔗糖、乳糖、麦芽糖等的喂养,可采用每100ml豆浆加5~10g葡萄糖或采用发酵过的酸奶,一日交替多次喂养。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者,要考虑患儿对蛋白过敏,并改用其他饮食。 (
- 什么是菌群失调症,其所致腹泻有何特点?
液可染成深蓝、蓝色、棕红等不同颜色;此外,卢戈氏液又可染出大量嗜碘性细菌(酪酸梭状芽胞菌、链状球菌),证明这些细菌的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2)某些小儿体内缺乏蔗糖酶、麦芽糖酶和转化酶,以致不能将双糖类食物分解、吸收。双糖类食物在小肠内积聚过多,因细菌繁殖与酵解作用引起腹泻,其大便中乳酸含量增高,可有轻度脂肪泻,停给双糖类食物后病情好转。 (3)如肠内有蛋白质异常分解,则表现为腐败性消化不良,
- 腹泻是怎样引起的?
能影响不大,所以脱水程度较轻。 (3)轮状病毒腹泻 这种病原外观像车轮,所以叫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粘膜层。肠上皮细胞和肠绒毛遭到破坏,影响水和电解质的吸收功能,也影响肠上皮细胞双糖酶的合成,尤其是乳糖酶的合成。肠腔内的双糖因为糖酶缺乏,大多不能分解为单糖,而滞留在肠腔中形成高渗状态,导致大量液体移向肠腔形成腹泻液,所以叫渗透性腹泻。未被分解的双糖进入结肠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酸
- 一种改进的三糖铁尿素培养基
【摘要】将双糖培养基改进为三糖铁尿素斜面培养基,易于尿素酶阳性菌的结果观察。方法在双糖培养基基础上再加入2%尿素,0.2%KH2PO4,1%蔗糖制成三糖铁尿素培养基。结果经改进后的三糖铁尿素培养基与相关的目的菌进行性能测定试验后的反应符合要求。结论改进后的培养基易于尿素酶阳性菌的观察,可以减少单管试验。配制方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尤其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工作。【关键词】双糖尿素培养基Amodified
- 第三节 非感染性腹泻病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肠道外感染时,因发热及毒素作用而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三、过敏性腹泻病:主要是对牛奶中蛋白的过敏导致肠粘膜通透性改变发生腹泻,主要治疗措施是去除食物中过敏原。 四、糖原性腹泻病;患儿肠粘膜缺乏双糖酶,食用富含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饮食即发生腹泻,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如每100毫升鲜豆浆加5-10%葡萄糖或采用发酵酸奶。作者:
- 逆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无能
不再重叠而是处于分离状态,却出现了TCR与galectin的位置重叠。相反,与四聚体亲和力高的细胞膜表面的TCR和CD8的位置重叠,并且TCR和CD8均不与galectin重叠。经galectin的二糖配体处理,免疫无能的CD8+T细胞不仅膜表面的TCR和CD8重新同位化,而且恢复了对四聚体的亲和力以及高表达IFN-γ。因此,galectin与TCR结合促使TCR和CD8分离,从而导致细胞的免疫无
- 云南战区部队首次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生物学鉴定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战区部队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类志贺邻单胞菌(Ps)感染状况与其毒力及药敏谱。方法用SS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肠道细菌双糖鉴别管初筛,常规生化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定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从336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8株Ps菌,检出率为2.38%。全部对小白鼠毒力测定阳性,14种常用抗生素中有9种敏感、2种中度敏感及3
- 腹泻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应用抗生素治疗?
确实是细菌感染,治疗时常常需应用抗菌药物。然而,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胰腺癌等;胆汁排出减少、双糖酶缺乏使肠腔内存在大量未经消化而不能被吸收的溶质,引起高渗性腹泻;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生活,有的人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发生了“菌群失调症”而引起的厌食、呕吐、腹
- α-葡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机理是什么?
-葡糖苷酶抑制剂,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化学名称为阿卡波糖,商品名为拜糖平,剂量为每片50mg。 西方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蔗糖,而我国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和蔗糖(双糖)均不能直接被肠壁细胞吸收,需要在小肠绒毛上的多种α-葡糖苷酶的作用下生成单糖(葡萄糖及果糖)后才能被吸收。α-葡糖苷酶有多种,包括:①蔗糖酶,促使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及葡萄糖;②葡萄糖淀粉酶,麦芽糖酶
- 木霉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丝生长与产孢的影响液体培养基中以红糖、肝糖为碳源,培养BTC21所获得的菌丝干重最大,这可能与红糖中含有其它生长所需成分有关;其次为淀粉、蔗糖、L-(+)树胶醛糖、麦芽糖、半乳糖;以山梨糖、木糖、密二糖、葡萄糖、甘露醇、果糖为碳源获得的BTC21菌丝干重较轻;以菊糖、棉子糖为碳源菌丝干重最轻。 不同碳源培养后性状差异很大,缺碳对照、菊糖、棉子糖培养后产生纸屑或粉末状菌丝,不形成菌球且数量极少,麦
- 婴幼儿腹泻如何进行饮食疗法?
或少加、暂停或减少,必要时可再停食8~12小时。在热量增加到每千克体重70热卡以上时,可将奶汁稍加浓。随病情好转,应逐渐恢复到足够的饮食。限食过程一般不超过1周,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故对疑似病例应暂停乳类喂养,改喂豆制代乳品,或用发酵奶,可减轻腹泻,缩短病程。可加用葡萄糖,但少数严重病例的小肠病变广泛,葡萄糖与钠的偶联转运普遍受累,宜慎用。如加葡萄糖后腹
- 39.5要素膳的性质
的淀粉水解物(葡萄糖低聚糖),颜色可降低。不过成本有所提高。轻度Maillard反应的产物对营养疗效无大影响。 (2)溶解度要素膳的溶解度决定于组成物质。含可溶性盐类、氨基酸混合物或水解物、单糖或双糖、低聚糖及低脂肪(内含脂溶性维生素及吐温-80)的粉剂要素膳,一般复水后可形成溶液。如含多聚体的糊精或可溶性淀粉、溶解度较小的钙盐与脂肪含量较多的要素膳,于复水后形成混悬液。分别由粉剂与脂肪乳剂配制
- 纤维素酶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维素酶产量较高(20g/L)。一、纤维素酶的分类1、葡聚糖内切酶:能在纤维素酶分子内部任意断裂β-1,4糖苷键。2、葡聚糖外切酶或纤维二糖酶:能从纤维分子的非还原端依次裂解β-1,4糖苷键释放出纤维二糖分子。3、β-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二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Irwin等1993年发现,实际上在分解晶体纤维素时任何一种酶都不能单独裂解晶体纤维素,只有这三种酶共同存在并协同作用方能完成
- 轮状病毒性肠炎
B组轮状病毒在中国发现,C组首先于1988年在日本发现。A、B、G三组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其他组主要引起动物腹泻,少数感染人群。【发病机理】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绒毛变短及脱落,导致小肠功能丧失。粘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流行病学】主要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可处长至冬季,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成人中
- 无乳糖饮食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观察
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而轮状病毒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同时常伴有肠道乳糖酶缺乏,使饮食中的双糖尤其是乳糖不能分解,导致腹泻症状加重,或使病程延长。为此我院在2005年1~12月对轮状病毒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12月就诊的腹泻患儿共64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2岁;(2)每日大便次数≥
- 如何用玉米淀粉生产海藻糖
海藻糖是一种稳定的非还原性双糖,广泛存在于藻类、细菌、真菌、酵母、昆虫及无脊椎动物中。它既是一种贮藏性糖类,又是应激代谢的重要产物,并且是由特殊双糖分子构成的非还原性糖,特性非常稳定,能够在高温、高寒、干燥失水等恶劣的条件下于细胞表面形成特殊的保护膜,有效地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可广泛用于生物制剂、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农业科学等各个行业。 在食品和药品中,
- 海藻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海藻糖是一种稳定的非还原性双糖,广泛存在于藻类、细菌、真菌、酵母、昆虫及无脊椎动物中。它既是一种贮藏性糖类,又是应激代谢的重要产物,并且是由特殊双糖分子构成的非还原性糖,特性非常稳定,能够在高温、高寒、干燥失水等恶劣的条件下于细胞表面形成特殊的保护膜,有效地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可广泛用于生物制剂、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农业科学等各个行业。 在食品和药品中,
- 腹泻患者肛拭中检出类志贺毗邻单胞菌1例
,PLT120×109/L,肛拭细菌分离培养出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经复方新诺明及氯霉素治疗3天后痊愈。 2细菌分离和鉴定 2.1方法采便接种:S.S琼脂,37℃培养8h,挑取不发酵乳糖菌落接种克氏双糖及尿素动力靛基质培养基。37℃培养18~24h后克氏双糖生化反应为:高层产酸,斜面不变,无气体及H2S不产生。尿素阴性,有动力,靛基质阳性,与志贺菌、沙门菌的诊断血清不凝集。氧化酶阳性,形态染色为G
- 南葶苈子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
00超声波清洗机(天鹏电子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磷酸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甲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Ⅰ)、山柰酚-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Ⅱ)、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Ⅲ),为笔者自南葶苈子中分离制备,纯度均在98%以上。葶苈子
- 金双歧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32例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能直接引起肠上皮细胞的损害,病毒颗粒侵入肠绒毛细胞内使小肠绒毛变短,肿胀不规则,脱落,由于小肠绒毛破坏及新生的细胞吸收电解质功能不全,导致水、电解质吸收障碍由此发生腹泻。此外由于轮状病毒对双糖酶的破坏使双糖水解酶活力降低,特别是乳糖酶受影响,使不消化的乳糖积滞在肠腔内,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增加,使水、电解质从肠壁返流引起渗透性腹泻[1]。金双歧为活菌制剂,由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球
- 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
由地双向交换,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2冻干保护剂的作用机制 许多生物学家对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在低温和脱水状态下存活的有机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们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其细胞内聚集了大量的双糖,其中最常见的是海藻糖和蔗糖[3],由于冷冻和干燥过程都出现细胞脱水现象,提出了“水替代”学说解释双糖保护机制。认为;生物大分子失去结合水膜后,双糖分子中的羟基能在其失水部位以氢键形式与之连接,形成
- 婴儿腹泻病的饮食护理
儿。其发病原因除胃肠道受细菌病毒感染外,当喂养不当,未按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定时定量,食物数量变化较多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乳糖酶位于小肠黏膜上皮锯状缘的顶端,主要作用为将进入小肠的乳糖由双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而迅速在小肠内吸收转运[1]。乳糖酶缺乏时,婴幼儿常使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也可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8月~2006年
- 4.1碳水化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4.1碳水化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4.1.1碳水化物的分类 碳水化物分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四类。糖的结合物有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三类。 (1)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的碳水化物叫单糖。单糖有3到7个碳原子,依碳原子数的多少,依次称为丙、丁、戊、已、庚糖。丙糖和丁糖以中间代谢物的形式存在,自然界存在最多是戊糖和已糖。 单糖具有醛基或酮基。有醛基者称醛糖,有酮基者称酮糖。 (2)双糖每
- 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丁质酶对底物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一般只可水解粉状几丁质、胶状几丁质、可溶性几丁质衍生物如乙二醇几丁质和二乙醇几丁,及可溶性的几丁三糖、四糖、戊糖和六糖等几丁质寡糖;不能水解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由几丁二糖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类。有的微生物如棉花黄萎病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粘质沙雷氏杆菌产生的几丁质酶还能水解脱乙酰几丁质。有些微生物在没有诱导物的情况下产生几丁质酶,但多数微生物只在含有几丁质等诱导物的培养
- 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处理
生的乳酸和醋酸可形成高渗状态,增加肠蠕动,促使腐败物及时排出,同时还降低肠道内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减少内毒素产生,降低血氨水平。乳梨醇为第三代乳果糖制剂,起效快,疗效、适应证与乳果糖相仿。(3)二糖酶抑制剂:AO-128是链霉素菌属的提取物,为二糖酶抑制剂,口服后可抑制肠道二糖酶,使肠道碳水化合物类降解减少,但临床应用经验尚少。 3.2.2口服抗生素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引起细菌内毒素释放,其
- 去乳糖饮食对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疗效观察
继发乳糖不耐受症的疗效(略) 3讨论 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原消化不全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导致渗透性腹泻,加重了病毒性肠炎的症状[3]。因此病毒性肠炎患儿应进行常规大便还原糖定性测定
-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是怎样发生的?
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耶尔森肠炎杆菌、空肠弯曲菌,有时可分离出轮状病毒。这些病原微生物在肠道中持续存在,表明肠道免疫功能低下,消除肠道感染的能力不足。肠道致病微生物不能消除,肠粘膜损害持续存在,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因此食物中的双糖不能吸收,滞留肠腔形成高渗状态,肠壁液体移至肠腔,引起渗透性腹泻。 (2)乳糜泻 大约乳糜泻患儿的80%~90%人类白细胞抗原阳性,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阳性的
- α-1b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胞受体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然后在上皮细胞质中复制,使绒毛变短、变粗、细胞变形,出现空泡继而坏死。受累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微绒毛迅速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表面,使小肠吸收功能丧失,导致腹泻。同时,继发双糖酶的分泌不足,使食物中双糖类(乳糖、蔗糖等)消化不全而积聚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产生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水分渗出,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障碍,进一步造成水、电解质的丢失,导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
- 思密达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附150例分析
,有效2例,总有效率61.5%,提示思密达对病原不明的迁延性腹泻也有一定疗效。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具有吸收功能和富含双糖酶的小肠微绒毛顶端被破坏,呈斑点状病灶,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和双糖酶不足及其活性下降,最终导致未吸收的肠液和食物中消化不全的糖类积滞肠内,继发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和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的功能障碍,造成大量水
- 福氏志贺菌4c型的检测分析与体会
的粪便培养中鉴定出,并经区CDC确认,抗生素敏感试验对照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自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1.2培养基及试剂SS平板、麦康凯平板、克氏双糖生化反应管和MH平板均购自上海伊华;志贺菌分型诊断血清56种(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抗生素纸片(Dxoid英国);API20E系列鉴定(法国生物梅里埃)。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3方法所有菌株经肠道选
- 鱼腥草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
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严重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其进入体内引起小肠上皮细胞绒毛破坏、脱落、变短,导致小肠吸收功能丧失,吸收减少,消化液分泌增加,且可使病变黏膜细胞分泌的双糖酶活性降低,双糖分解出现障碍,肠道渗透压增加,水分大量进入肠腔而产生水样便。由于营养不能吸收肠液大量丧失,使患儿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障碍,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镁、低钙[2]。临床多以补液和思
- 中药在器官保存技术应用中潜力巨大
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南京大学医学院李幼生等采用猪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在欧洲液(EC)中加入丹参注射液(20毫升/升)保存供肠,从组织学、肠黏膜能量物质代谢及钠-钾-ATP酶和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等方面均证实,在保存液中加入丹参能有效保护低温保存小肠。■川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徐浩等研究表明,川芎嗪有很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低浓度川芎嗪(1.3×10-6~1.3×10-4摩尔
- 39.3要素膳的组成
39.3要素膳的组成 39.3.1营养支持用要素膳的组成 要素膳的组成必须是易吸收的单体物质、无机离子及已乳化的脂肪微粒。糖类除单糖与双糖外,亦可部分采用易水解的低聚糖或糊精,但不含乳糖及残渣。 要素膳的氮源物质为各个氨基酸的混合物或蛋白质水解物。能源物质为葡萄糖、蔗糖、葡萄糖低聚糖或糊精。脂肪采用含亚油酸较高的植物油(如红花油含亚油酸72%、葵花子油61%、玉米油54%及花生油52%),有
- 聚克与利力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在中国小儿腹泻病病原构成比中,轮状病毒约占40%[1]。轮状病毒侵犯小肠上皮细胞,破坏其微绒毛,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大量肠液积于肠腔;由于微绒毛受损引起双糖酶缺乏,尤其乳糖酶最易受累,引起渗透性腹泻。从而导致肠道内环境变化,使正常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有关资料显示,腹泻时肠道厌氧菌减少了1000倍[1]。这标志着肠内微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肠道失去
- He-Ne激光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机制研究
个用紫外线照射30min。将15个培养皿(每种细菌5个培养皿,3种细菌共15个培养皿)均置入37℃温箱内培养24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为观察He-Ne激光对大肠肝菌生化反应的影响,我们取其标本分别作双糖、靛基质、甲基红、V-P和枸橼酸盐试验,然后将其点状接种在培养皿上,用He-Ne激光照射相同时间,置37℃温箱培养24h,将照射后的细菌复做上述各项生化反应,与未用激光照射前的生化反应对比。 2结
- 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皮细胞直接引起肠上皮及绒毛细胞损害[1]。病毒主要侵袭小肠黏膜,使小肠绒毛顶部的吸收细胞严重损害,导致隐窝底部细胞加速上移,使肠道吸收面积减少,结果分泌增加而回吸收减少;微绒毛的变化导致小肠黏膜细胞双糖酶活性降低,使多糖不能被分解吸收,而被肠道细菌分解为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吸收大量水分入肠,导致水样便;肠绒毛大量吸收,蠕动加快,又加重腹泻。赵锦铭等自1985年10月~1992年12月对全国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