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双名法
摘要:双名法是指对每一种植物(或动物、微生物)的名称,都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所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从属的分类单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以前常称为“种名”,这种叫法欠妥)。一个完整的学名,双名的后面还应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例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bilobaLinn.,月季的学名为RosachinesisJacq.。属名(NameofGenus),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单数第1格(主格),其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例如Oryza(稻属),是稻米的古希腊名;Ginkgo(银杏属)为银杏的日本原名。属名可以用植物特征、古罗马植物名、地名、人名来表示。种加词(Specificepithet)通常用拉丁文的形容词,也可用同位名词或名词的第2格(所有格),其第1个字母一律小写。如上述例子中的sativa为形容词,是栽培的意思;biloba为形容词,二浅裂的意思(指叶片先端二浅裂),chinensis表示中国。种加词也常用植物特征、地名、人名来表示。命名人(作者名)(Author'sname)是为该植物取学名的作者。但在一般非植物分类学专门着作或文章中,通常可省略。植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0/10/21 22:17:09 856字 ]
相关词条:
- 双名法
拼音:shuāngmíngfǎ英文:双名法是指对每一种植物(或动物、微生物)的名称,都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所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从属的分类单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以前常称为“种名”,这种叫法欠妥)。一个完整的学名,双名的后面还应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例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bilobaLinn.,月季的学名为RosachinesisJacq.。属名(Na...
- 植物学名
拼音:zhíwùxuémíng英文:植物学名是指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所倡用的植物双名法。作为国际统一的植物命名法。植物的名称十分繁杂,不仅因各国文字不同而异,就是一国之内各不同地区,也往往不一致,因而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科学普及与经验交流极为木利。为了使植物的命名得到统一,国际上采用了科学命名(简称学名)。双名法规定,每种植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字组成,第一个字为某一植物...
- 新组合
拼音:xīnzǔhé英文:newcombination新组合newcombination种的学名采用双名法的形式,即使其上一等级用单名,但与其上的等级相结合表达时,但从分类学上或命名学上必须变更名称。此种名称的变更,在多数情况下是更换一部分词。此种作法称为新组合、例如,日本樱花(Prunusyedoensis)的属变更而构成Cerasusyedoensis的新组合,仅在最初发表时附以Combin...
- 病毒分类
f)等在1957年创建的.罗弗的动物病毒分类是建立在寄主和病毒质粒的各种性状上。196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国际病毒命名法委员会(ICNV,现称ICPV)决定的:(1)将来采用双名法;(2)不承认命名的优先权;(3)不使用人名;(4)命名拼写采用新缩写法(sigla).确定不使用复合名词的方针,从而否定了罗弗所主张的以寄主为基础的分类法,而是采用以病毒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