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卷六引《局方》别名交加散、草豆蔻散、交解饮、生熟饮子、交解饮子、交加双解饮子、交加饮子、交加双解饮组成肉豆蔻2个,草豆蔻2个(1个用水和面裹煨,1个生用),厚朴2寸(一半用生姜汁浸、炙,一半生用),甘草(大者)2两(一半炙,一半生用),生姜2块如枣大(1块湿纸裹煨,1块生用)。功效辟瘴气。主治疟疾及脾虚食少。用法用量上药各(口父)咀。每服分一半,用水1碗,煎至1大盏,去滓。空心温服。附注交加散(《鸡峰》卷十二)、草豆蔻散(《鸡峰》卷十四)、交解饮(《三因》卷六)、生熟饮子(《杨氏家藏方》卷三)、交解饮子(《御药院方》卷二)、交加双解饮子(《卫生宝鉴》卷十六)、交加饮子(《普济方》卷二○○)交加双解饮(《中国医学大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双解饮子 [ 最后修订于2009/12/10 20:13:16 共3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双解饮子如下:
-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表里俱热
壮伏热,伤寒烦躁,面赤气喘,夜热晓凉。此药凉心脏,消风热。川大黄(蒸)赤芍药甘草(炙)川当归(各二钱半)麻黄白术荆芥穗(各二钱)上为末。一岁一钱,水半盏,葱白一寸,薄荷一叶,煎至三分,不拘时温服。双解饮子(即通圣散合六一散,方见伤寒太阳病发热条。)白虎汤治伤寒或吐或下后七八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数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汗出恶风寒,身热而渴。知母(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