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shǒu yáng míng
2 英文参考
large intestine channel of hand yangm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e Large Intestine Channel of Hand-Yangm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手阳明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1][2]。出《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手阳明大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LI[3]。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金[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本经从食指桡侧端商阳开始,沿着食指桡侧缘,出于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阳溪,沿前臂桡侧到达肘横纹外侧端的曲池,向上沿上臂外侧前缘,到肩峰前边的肩髃,再向上交会于项部的大椎,向前下进入锁骨上窝,络于肺脏,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交会人中部——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分别向上夹鼻孔旁的迎香,交足阳明胃经[1]。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3]。
手阳明大肠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图34(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4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5.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
古籍中的手阳明
- 《类经图翼》:[卷五经络(三)]诸部经络发明
阳上抵头角。(经络二。)足太阳之筋,直者上头。手阳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络头。(俱经络四。)督脉之别散...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手阳明大肠经
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名曰孟夏痹也。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胸中热,刺手大指爪...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量缪刺
左下《素问》、《甲乙》有如食顷已四字。)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胸中热,刺手大指...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七]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阴之正为四合。手少阳之正。与手厥阴之正为五合。手阳明之正。与手太阴之正为六合是也。此亦阴阳相贯。左...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九]孔穴主对法
七日(内踝)八日(足腕一云在脚)九日(尻及龟尾手阳明)十日(腰眼及足KT趾)十一(鼻柱及眉)十二(...
- 更多古籍中的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