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象针

目录

1 拼音

shǒu xiàng zhēn

2 注解

手象针是通过针刺手上的微小经络脏象系统缩形部分,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微经络发现手上存在3个人体缩形。其一是头部位于中指之上,朝着指端方位,俯伏在手背面的1个人体缩形系统,命名为“手伏象”穴区,与该区域相对的手掌面部位为“手伏脏”穴区。其二、三是2个头部朝向近心方位,分布在手背面的人体缩形系统,因其图像恰与“手伏象”分布方向相反,故称“手倒象”穴区。“手倒象”的掌面部位称为“手倒脏”穴区,其中位于桡侧的穴区系统,命名为“桡倒象”、“桡倒脏”;位于尺侧的命名为“尺倒象”、“尺倒脏”。手伏象、桡倒象、尺倒象为全身运动神经机能的集中反应区,主要管理和调节全身的运动机能故称之为末梢运动中枢。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的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疾病,及其代表的人体伸面、背面部位的疾患。手伏脏、桡倒脏、尺倒脏为全身感觉神经机能集中反应区,主要管理和调节全身的感觉机能,故称之为末梢感觉中枢。临床上,对于全身皮肤疼痛、冷热、麻木、瘙痒等不适之感,以及内脏疾患,疗效尤为显著[1]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