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

目录

1 拼音

shǒu tài yáng

2 英文参考

Hand-TAI YA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ángǔ SI2[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手太阳:1.手太阳小肠经;2.穴名。

4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

手太阳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简称[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手太阳小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SI[2]。与手少阴心经相为表里[2]。五行属火[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本经从小指尺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部的养老,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小海,再沿上臂外侧后缘上行,出肩关节后部的肩贞,绕行于肩胛,与督脉在项部大椎穴处相交,向前进入锁骨上窝,联络心脏,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它的分支,从缺盆沿颈旁向上至颊,到外眼角,折回来进入耳中;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内眼角,交于足太阳膀胱经[2]。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颔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2]

手太阳小肠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图32(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5 穴名·手太阳

手太阳为穴名[2]

5.1 经穴别名·手太阳

手太阳为经穴别名。见《针灸学》(南京)。即前谷穴[2]。前谷为经穴名(Qiángǔ SI2)[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3]。荥穴,五行属水[3]。前,后之对;谷,山谷[3]。第五掌指关节高突如山,前缘凹陷如谷,穴当其处,故名[3]

5.1.1 位置

在手指,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3]

5.1.2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部[3]

5.1.3 功能主治

有清热解表、调气通络作用[3]。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3]。如热病汗不出、疟疾、头痛、项强、痄腮、耳聋、耳鸣、目痛、目翳、鼻衄、扁桃体炎及咳嗽胸满、指痛不能握、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等[3]

5.1.4 配伍

本穴配大椎治疟疾;配照海治急性喉炎;配合谷、曲池、外关治手痛、前臂痛[3]

5.1.5 刺灸法

一般直刺0.2~0.3寸;可灸[3]

5.2 经外奇穴名·手太阳

手太阳为经外奇穴名[3]。出《千金翼方》。位于手小指尺侧缘,指尖后1寸处[3]。主治鼻中壅塞[3]。一般直刺0.2~0.3寸[3]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4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