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食滞胃脘指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1]。
参见伤食:
伤食泛指因饮食损伤脾胃所致的病症。因饮食不节,或脾虚不运所致。初起多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等症。治宜健脾消食。一般取用建里、梁门、足三里、内庭等穴。针用泻法。见《丹溪心法》。[2]
4 参考资料
治疗食滞胃脘的穴位
- 胃脘下俞
、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胃脘下俞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治呕吐。刺灸法:刺法:斜刺0.3...
- 胃管下俞
、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胃脘下俞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治呕吐。刺灸法:刺法:斜刺0.3...
- 胰俞
、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胃脘下俞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治呕吐。刺灸法:刺法:斜刺0.3...
- 胃下俞
、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胃脘下俞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治呕吐。刺灸法:刺法:斜刺0.3...
- 上脘
、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特异性: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
- 更多治疗食滞胃脘的穴位
治疗食滞胃脘的方剂
- 保和温胃丸
制法上为末,生姜浓汁为丸,收晒7日。功能主治食停中脘,抑遏清阳,胸膈痞满,恶寒不止,脉沉实者。用法用...
- 脾肾两助丸
。用于脾肾虚弱而致的肢体倦怠,气虚无力不思饮食,胃脘痞闷,腰膝疲软,梦遗滑精,头晕耳鸣。用法与用量:...
- 定吐丸
蝎梢49条,半夏3个(洗,焙干)。主治:小儿惊食,胃管不快,吐逆乳食,或心胸发热。用法用量:每服7-...
- 枳实消滞汤
、莱菔子、麦芽。主治:外感遗尿,身体发热,神志不清,小便自出而不觉,尿色黄赤,右脉滑实,食填太仓者。...
- 舒肝和胃汤
,证属肝胃不和型者。症见恶心欲吐,呃逆嗳气,食后胃脘胀闷,有时胃痛,两胁窜痛,厌油,大便时干时稀,脉...
- 更多治疗食滞胃脘的方剂
治疗食滞胃脘的中成药
- 脾肾两助丸
。用于脾肾虚弱而致的肢体倦怠,气虚无力不思饮食,胃脘痞闷,腰膝疲软,梦遗滑精,头晕耳鸣。用法与用量:...
- 胃苏冲剂
、和胃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痛及胀痛、嗳气、胸闷、食少、排便不畅等症。胃苏冲剂的用法用量:每次1袋,...
- 胃疡安胶囊
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3.虚寒性胃脘疼痛慎...
- 开郁顺气丸
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忌情绪激动及生闷气。3.不适用于儿童、年...
- 和胃平肝丸
气郁结滞引起的两胁胀满倒饱嘈杂,气逆作呕,胃脘刺痛,饮食无味。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1~2...
- 更多治疗食滞胃脘的中成药
食滞胃脘相关药物
- 香砂养胃丸(浓缩丸)
份】【性状】【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
- 香砂养胃胶囊
份】【性状】【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规格】每粒装0.35克【用法用...
- 香砂养胃口服液
份】【性状】【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规格】每支装10毫升【用法用量...
- 香砂养胃乳剂
份】【性状】【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规格】每支装10毫升【用法用量...
- 香砂养胃软胶囊
份】【性状】【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规格】每粒装0.45克【用法用...
- 更多食滞胃脘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食滞胃脘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四呕吐哕门]病机
炎上,特其一耳。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胃脘,而新食不得下而反胃者,有胃中有痰而呕者,有久...
- 《医述》:[卷七·杂证汇参]呕吐(附吐矢)
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胃脘,则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
- 《医林改错》:[卷上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食自胸右下
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
-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二十二(总论痘要)]五脏痘略
毛色枯焦者,不治。脾痘之出,必舌本强,腹胀呕食,胃脘疼痛,身体皆重,善呻善噫,洒洒振寒,或恶见人,心...
- 《类经图翼》:[卷十一针灸要览]诸证灸法要穴
〔五蛊毒注〕中恶不能食。中脘照海(中蛊毒。)〔疯犬咬伤〕急令人吮尽恶血,于咬处灸百壮,以后日日灸之,...
- 更多古籍中的食滞胃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