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视物颠倒证 (最后修订于2009/1/6 15:29:10)[共100字]
摘要:视物颠倒证证名。系指视物皆振动颠倒的病证。可见于某些眼病或全身性疾病。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描述该病症状为:视物“皆振动而颠倒也。譬诸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倒植。”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视物颠倒证
视物颠倒证 证名。系指视物皆振动颠倒的病证。可见于某些眼病或全身性疾病。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描述该病症状为:视物“皆振动而颠倒也。譬诸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倒植。”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作者:
-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下简称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管理、监督,规范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维护获证组织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认证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认证证书是指产品、服务、管理体系通过认证所获得的证明性文件。认证证书包括产品认证证书、服务
- 朱文锋:创立证素辨证体系提升辨证科学性
“病”是对病变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进行概括,重点在于确定特殊的病因、病理。“证”是中医学对病变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概括,重视病变现阶段邪正反应的整体状态。“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认识其本质—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证素辨证新体系,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把握灵活复杂的证找到了执简驭繁的要领,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很强的指导意
-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
冯世纶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以八纲为基础理论之方证,既涵方药,亦涵相适应的证,既有理,亦有法;每一个方证都是经过几代、几十代反复实践验证取得的经验总结。●方证对应长期应用的经验,产生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六经辨证理论的形成,则更能正确指导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方证对应不是简单的方和证的“对号”,而是涵盖了方与证、药与病情的严格对应,即寒、热、虚、实、表、里等的对应。●中医所有的辨证方法和理论,最终
- ●重视证据●病证兼顾●积极推广——中医药临床指南应“咬住”循证医学
临床指南,对提高医疗实践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对于此,由于临床研究水平较低等原因,中医药临床指南的制定却一直难产。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独特性,又令其不能完全照搬依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据制定的西医临床指南。据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编写中医药临床指南。有关人员在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应抓住循证医学不放松,在其后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应重视循证医学理论在中医药从业人员中的普及。 ■制定策
-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鉴别
编者按:中医学的特征之一,是辨证论治,而“证所指代的内涵,决不仅仅是临床单一的症状群,它包括病因、病理、病位、病性、病势,即疾病的症结所在,因此,只有准确地认“证,临床治疗才能有的放矢。而要达到准确认证,则应正确地辨析相类似或相关联证候之间的异同点,这就需要运用证候鉴别诊断学的理论与方法识别病证。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沈阳市名医张明雪教授《证候鉴别诊断概论》(中国中医
- 朱文锋朱晓华黄碧群:证、证候、辨证概念应规范
概念是理论思维的细胞,语词是概念的载体,概念不规范,必然导致理论思维的混乱。在对證、证、候、症、征、证候等字词的沿革及中医学含义进行考证的基础上,规范中医“证”、“证候”、“辨证”等概念,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这对于开展“证”的规范研究极为重要。 证、证候、辨证概念的规范 症、病、证是中医病理、诊断中的三大概念。尤其是证,乃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医界对病、证、症三个语词所表
- 冯世纶临证实录郁证也见少阴病
药),面色惨淡,郁郁不乐,时或急躁,恶风畏寒,阵冷阵热,手足凉,手心热,胁痛脘痞,背冷牙衄,手指近端关节疼痛、晨僵,肘、膝关节疼痛,腰痛,口中和,不喜饮。舌苔白,脉右细左沉细弦。辨六经属少阴病,辨方证属桂枝加附子汤加茯苓、苍术、生黄芪证。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10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生黄芪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15剂,水煎服。 2010年4月14日二诊
- 关于做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实行计算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全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工作我局已作安排,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换证工作方案已经我局批复进行,其它省、区、市的换证工作正在准备当中。为进一步做好此次许可证换发工作中的数据统计和计算机应用工作,并通过本次换证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情况,我司委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情报处制作了《药品许可证换发管理
-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把握辨证论治的基石
科研成果: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把握辨证论治精髓的切入点,只有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才能达到辨证论治的最佳境界,才能取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精髓。中医不应该,也不可能以一种方法套定一个病,或者一病固定一个或几个协定方剂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既然病、证、方、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非线
- 中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召开
11月13日—1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代表以及我校黄桂成副校长,教务处唐德才处长、教学评估中心文庠主任、科技处刘跃光处长等参与了此次论证。论证会现场会议就中医学专业认证程序,考察要求、形式、工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确定,对推进中医学专业认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
- 官方验证——官方验证人员进行的危害分析
官方验证人员进行的危害分析一、官方验证人员独立地进行危害分析的意义:官方验证人员在对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HACCP计划验证前本人首先应进行危害分析,通过自己的分析与被验证企业危害分析的比较,以便对企业危害分析的完整性(相关危害在分析过程中是否都考虑到了)和准确性(所有涉及到的危害程度是否分析的正确)做出判断。二、官方验证人员开展危害分析的步骤及方法:1、官方验证人员开展危害分析的前提条件:⑴向企业
- 孙逸仙纪念医院顺利通过《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验收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派出专家组一行四人,亲临孙逸仙纪念医院制剂室进行五年一次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验收检查。本次验收检查主要是按照《广东省2010年换发医疗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对医疗机构申请验收范围的配制条件和质量检验能力进行全面检查核实。从早上九点一直到下午六点,专家组在该科李国成主任、伍俊妍副主任的陪同下,详细地对该院制剂室的配制厂房、设施布局、配制设
- 人对禽流感不敏感尚无证据证明人与人接触传染
流感病毒主要有H1N1、H2N2、H3N2三种亚型。但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有人认为禽类是流感病毒基因天然和巨大的储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有研究证据证明,这种一般只会在禽类群体间感染、不会直接感染人类的“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有可能直接跨越物种的界限,或经过传染给猪、马、鲸等第二次跨越(有学者提出“二次跨越论”),或通过“人类和禽类病毒基因重配
-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16例(本证标证胃黏膜变化的研究)
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用胃镜检查的方法对胃黏膜变化的研究,以寻求治疗该病的方法。方法应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16例,用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16例病例中,本证组108例,治疗时间最长6个月,最短28天,胃黏膜病变有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3.10%(其中脾胃气虚96例,胃阴虚12例)。标证组8例(其中食滞证2例,寒邪犯胃证1例,肝气犯胃证1证,脾胃湿热证1例
- 论“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护理”的辩证统一
【摘要】通过对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护理特点的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护理的共同点,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扬长避短,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辨证护理辩证统一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新的护理理念与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护理实践中。而中医辨证护理是几千年中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 关于延长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产品注册证证书有效期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1999年12月30日,我局以国药管械[1999]459号文下发了《关于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及静脉输液针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的有效期延长至新证下发。为了保证产品注册证与生产许可证的衔接,经研究,决定将原国家医药管理局1996年后(含1996年)颁发的上述产品注册证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
- 关于召开全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总结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我局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决定拟于2001年9月上旬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全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总结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会人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作的负责同志1~2人。二、会议的主要内容:1、总结及交流本次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作情况;2、分析讨论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作
- 中药饮片厂GMP认证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必要条件
政策的出台,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这种冲击意味着规范中药饮片的生产势在必行,这是不容质疑的国策。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首先是要重视对中药材原药的质量管理,只有原材料质量有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才有保证,生产中药饮片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笔者随王焕民老师几次到北京丰泰金源药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对此感受颇深,学习体会浅谈如下。 1GMP概述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
- 关于启用药品生产许可证登记表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登记表填报软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 《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管理系统》经征求部分省局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已基本开发完成。许可证登记表填报软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ww.sfda.gov.cn)及各省局网站发布,填报单位可直接下载填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和《医疗机构制
- 关于报送药品GMP认证申请书和中药材GAP认证申请书电子文档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GMP认证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在我局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开始使用,《中药材GAP认证企业电子填报系统》已编写完成。 为保证药品GMP认证申请书和中药材GAP认证申请书能及时准确的进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我司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有关企业在向各省级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药品GMP认证和中药材GAP认证书面资料的同时
- 关于《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工作补充规定和验收标准说明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全国《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让工作在我局的统一安排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按计划进行。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并使医疗机构制剂室按要求有一定时间进行整改,以提高制剂室的整体水平,切实达到换证目的,我局经研究决定全国《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工作完成期限由2000年12月31日延长至2001年6月30日。 根据一些
- 肝病患者常见证候辨证及施护
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护,辨证施护的前提是辨证,对护理人员来说就是准确细致地观察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得到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护理10多年,现将肝病常见证候辨证及施护总结如下。 1寒热(恶寒、发热) 1.1辨证长期低热,伴胸胁闷胀、口苦,为肝经郁热;目睛肌肤发黄、色鲜明为湿热交阻;黄疸进行性加重、高热、神昏为热毒内陷。 1.2施护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热重于湿的阳黄
- 慢性肾衰邪实见证如何辨证论治?
肉10g,茯苓及皮各30g,丹皮10g,泽泻10g,肉桂6g,附子12g,牛膝20g,车前子30g(布包),干姜6g,白术10g,大腹皮12g,木瓜12g。水肿常为CRF后期的表现,此时病情较重,变证较多,常有心衰肺水肿等,治疗较为棘手,必要时需配合西药抢救。 (4)瘀血内停:面色晦暗,唇色发紫,腰痛,肌肤甲错,女子月经延期或闭经,舌质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
- 《金匮要略》胸痹证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评析
,胸阳不振,下焦痰浊水饮之阴邪之气方能乘虚而侵及胸阳之位,以致痰浊壅塞,胸阳不通,气滞血瘀,出现胸痹心痛。说明“阳微阴弦”是形成胸痹的主要病机。正因为是阴盛之邪乘上焦心胸之阳虚之干扰,才形成了痹阻之证,所以说“责其极虚也”。当然只有虚而没有阴邪上干也不致成病,古又说“以其阴弦故也”。指出此类病症是虚中有实的。 2胸痹的临床特点分类及理法方药 2.1胸痹主要脉证及治法原文第3条:“胸痹之病,喘
- 症、证、证候的含义、本质特征与相互关系
症、证、证候是中医学诊断疾病、辨别病情的基本要素,正确把握其含义、本质特征与相互关系,意义十分重大。 1症的含义与本质特征“症”字的出现较晚,在南宁李昴英的《文溪集》、明代王守仁的《王文成公全书》以及《字》等均为病徵、病情、病象之义。当今中医诊断学界乃约定为疾病表现的单个症状,如疼痛、胀满或水肿、发热等,前者属主观感觉,后者属客观体征,统称为症或症状,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1.1特异性 特指
- 喘证仅仅是肺脏病变吗,与哮证有何不同?
喘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无论是虚喘还是实喘,都是因为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气喘方才发生。但是,喘证仅仅是肺脏病变吗?回答是否定的。喘证,特别是虚喘,并不仅仅是肺脏的病变,它和肝脾尤其是肾有关系。外邪、痰浊、肝气等因素所致的实喘,由于肺气壅阻,喘即发作;而精气亏损所引起的虚喘,主要是因为肺的出气和肾的纳气都失其常度之故。这是因为肾为气之根,主管气的摄纳,所以,肾虚就失去摄纳功能,不能纳气归
- 关于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审批发证工作的有关要求,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进行了或正在进行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备案及审批核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 心脾气虚证多动症需与哪些证型相鉴别?
心脾气虚证多动症与心气虚证及脾气不足,痰浊内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有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面色不华或萎黄,舌质淡、边有齿痕等。 鉴别要点为: (1)心气虚证:虽多动而感心悸气短,精神倦怠,自汗多,记忆力差,善忘。 (2)脾气不足,痰浊内阻证:除见有脾气虚证之临床表现外,还伴有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涎、大便溏薄等痰浊内阻之证。作者:不明
- 关于重申《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切实做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我局分别于1999年6月20日和2000年4月29日印发了“关于《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国药管办[1999]169号)和“关于《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的补充通知”(国药管安[2000]175号),对全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努力,
- 临证实验录
7801568729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5-10-1字数:216000版次:1a内容提要: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基本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历代医家莫不把它奉为经典,但其文字古奥,其理简其义深,给后世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闫云科先生长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临床研究,摸索了一套应用「伤寒杂病论」的方法,「临证实验录」即是
- 傅晓晴:从八纲辨证的形成看八纲在中医辨证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年,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成为注重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它奠定了中医学的模式与发展方向。其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但作为辨证方法之首的八纲之名,却晚至明清才被提出,并且直至近现代才被确立。与相近时期温病学的问世伴随着中医学术界的长期激烈辩争不同,八纲的问世十分平静,因此,明确八纲的性质、作用及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八纲形成的
- 证候辨证量表制定的科学性要求
“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本质—证素(辨证的基本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根据证候而辨别证素,所制定的诊断量表,称为“证候辨证量表”。证候辨证量表一定要以临床准确辨证为目标,必须符合中医学理论和辨证思维规律,体现整体辨证特色,才能促进诊断水平的提高,否则难以被临床接受而缺乏实际应用价值。1要符合辨证思维原理在制定证候辨证量表时,一定要
- 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改变等病理生理现象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血瘀证的本质,亦得以应用这些认识来指导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治法,对血瘀证进行更加有的放矢的治疗。在肾本质研究中,我们从“异病同证”了解肾虚证的功能、形态以及代谢改变出发,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中医的肾和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整合功能有密切联系,肾虚患者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多个环节存在功能的失调或者亚临床的病变,而中
- 谢世平潘万旗梁慕华:艾滋病中医基本证型的相关文献分析显示艾滋病基本证型主要有六种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掌握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基本证型,寻找其规律性,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科学性,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对1986年以来的129篇相关性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文献来源选择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检索
- 冠心病的辨证论治具体分哪几种常见证型?
化及其发展过程,又与脏腑功能失调及经脉气血阴阳失调有直接关系。因而在临床表现方面,除有心脉瘀滞而发生胸膺疼痛或胸闷憋气这一几乎共有的症状外,还有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阴阳失调的多种症状。根据前面所述的辨证分型方法进行辨证分型,主要常见证型有:胸阳不振,心脉瘀滞证;心气阴虚,心脉瘀滞证;心气阳虚,心脉瘀滞证;阴虚阳亢,心脉瘀滞证;气滞血瘀,心脉瘀滞证;脾阳虚,心脉瘀滞证;胃气上逆,心脉瘀滞证;心脾两虚
- 试论循证医学与证候规范化
证候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的核心。由于证候的判定是医者根据自己掌握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的,因此针对同一客体不同的人有时辨别出不同的证候类型。为了克服传统辨证在认识主体上的差异,自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证候规范化的研究工作,人们期望通过实验研究找出证候出现的客观指标,时至今日,证候本质的研究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些阶段性的结论得不到普遍推广,支持证候
- 《伤寒论》方药解析:桂枝汤兼证之桂枝加葛根汤证
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宋本《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方中,有麻黄三两。而方后注曰:“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又据《金匮玉函经》载本方无麻黄故林亿之注说为是,本方当无麻黄。
- 关于《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卫生厅(局)、医药》管理部门: 根据《关于(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国药管办[1999」169号)精神,为使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更好地开展,我局对有关换证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换证工作中的有关事宜补充通知如下: 一、为加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保证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清理整顿,
- 怎样对冠心病中气滞血瘀、心脉瘀滞证进行辨证论治?
冠心病之气滞血瘀、心脉瘀滞证,症见心胸刺痛,或呈闷痛,隐痛,痛处不移,时作时止,伴有胸闷气短,烦躁不安,舌质紫暗有瘀点,舌苔略厚,脉弦。 本证多由气机郁滞或肝气郁滞或由脾气郁结,气机不利,瘀浊内生,浸淫脉道,血脉循行滞涩不利而形成。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与血瘀往往互为因果,由于气滞不畅,常导致血行受阻而瘀蓄,然血愈蓄,气行愈滞。气滞则胸闷,血瘀则心胸刺痛,气滞血瘀,心脉失养则神志不安,
- 怎样对冠心病胃气上逆、心脉瘀阻证进行辨证论治?
冠心病之胃气上逆、心脉瘀阻证,症见胸膺剧痛,或左胸(心前区)剧痛,或胃脘剧痛而胸闷气紧,持续时间长且重,长达1~2小时或数小时,服硝酸甘油片或冠心苏合丸不效。并有恶心呕吐,脘腹胀闷,舌苔白薄,舌质正常,若迁延数日不解,则舌苔变厚,舌质转红,脉多沉细或细数。 临床上本证多见于严重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多由其他证型突然疼痛加重、发作变频、疼痛持续时间延长所致,但亦有一发病就很重而出现此证者。 本证由
- 痰证探源及临证应用
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证。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为病无处不到,故有怪病多痰之说。临床上,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则从病证测知。1痰证的概念综观《内经》无“痰”字,仅见“积饮”的论述,可见《内经》时代中医尚无“痰”之概念。一般认为,是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的概念,以后逐渐形成了痰和饮的不同学说。明确论述痰与饮不同的医家首推
- 面瘫气血亏虚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日久,面肌萎缩或松弛,面色无华,伴声低懒言,乏力,自汗,或有腰膝酸软、舌淡红,苔白,脉虚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处方:当归补血汤合牵正散加味。黄芪60g,当归12g,白附子10g,僵蚕10g,全蝎6g,川芎12g,鸡血藤15g,党参15g,白术12g,地龙10g,赤芍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自汗恶风者,加防风10g,煅牡蛎15g;偏于气虚阳衰,畏寒肢
- 第六章 卫气营血辩证--第一节 卫分证治
论述是指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中分布的浅深层次,张仲景《伤寒论》有营卫的病机与辩证理论。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内经》的基础上,并引伸仲景的表里辩证理论,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卫气营血辩证,它既是对温热病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又表示着温热病变发展过程中浅深轻重各异的四个阶段。因此卫气血营辩证对温热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1.辩别病变部位:卫分证主表,病变部位多在皮毛、肌腠、四肢、头面、鼻喉及肺;气分证主里,病变
- 面瘫瘀血阻络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日久不愈(或有外伤史),面肌僵硬,时有抽搐,或疼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痉。 处方:通窍活血汤合牵正散加减。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麝香0.1g(冲服),老葱3根(切碎),全蝎6g,僵蚕9g,丹参15g,白附子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如属顽痰阻络者,加白芥子12g,胆南星10g;日久不愈者,酌加水蛭、穿山甲,以破血
- 感冒阳气暴脱证的辨证救治要点是什么?
感冒阳气暴脱证的救逆,关键在于及早发现与及早治疗。及早治疗要早施术,重用药。汗出不止是阳气暴脱证的先兆及成因。若不能见微知著,视汗出如水为表解之象,则会贻误病机,坐待命毙。亡阳之汗的特点,是冷汗淋漓,清稀味淡,即“凉汗”。其他如畏寒甚剧,形寒肢冷不温,脉微细,似有似无,都是阳气不能维系的表现。若在亡阳证面前不敢放胆用姜附回阳,或用量较轻,那均是杯水车薪,难以挽回败局。四逆、生脉等已制成注射液,使
- 面瘫风热阻络证如何辨证用药?
葛解肌汤合牵正散加减。柴胡10g,葛根12g,生石膏24g,黄芩10g,白芷10g,白芍12g,桔梗10g,薄荷12g(后入),白附子6g,僵蚕10g,全蝎6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风热表证明显,加桑叶12g,蝉衣10g;头晕目赤者,加夏枯草10g,菊花12g;咽痛加玄参30g,马勃12g(包煎);发热重者,加银花24g,连翘12g;痰多粘稠、咳嗽,加川贝母10g,瓜蒌12g。作者:不
- 面瘫肝胆湿热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伴发热、烦躁、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咽干、重听、耳廓疱疹、口渴、夜寐不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通络。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泽泻15g,木通10g,车前子10g,当归15g,柴胡15g,甘草10g,生地15g,栀子15g,丹皮10g,全蝎6g,僵蚕10g。 口渴引饮者,加麦冬10g,天花粉12g;咽喉肿痛者加牛蒡子10g,板蓝根15g;疼
- 第三章 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第一节 适应证
第三章 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任何一个限于肝脏的进展性病变,对常规治疗无效而处于垂危病人,均可考虑进行移植术。在选择肝移植受体时,必须根据原发疾病的自然病程、常规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以及目前对这个疾病作肝移植可望取得的结果来综合权衡。手术的时机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临危前作肝移植,全身情况差,病人无法承受手术的巨大打击;如果在肝功能失代偿前行肝移植,又会使患者过早失去较好的生活状态,所以最好的手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自1967年发明纤维支气管镜以来,以其特有的可弯曲性,易操作及允许在表面麻醉下快速进行检查等特点,已成为肺脏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核心手段。 1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主要适应证 (1)为胸部X线发现异常,如肿块或肺内结节,肺部浸润性阴影反复发作或不消退,肺不张,纵隔肿块,肺门肿块,液胸,以及气管、支气管内含气异常;鉴别肿瘤、炎症或间质性肿瘤;对免疫缺陷患者,借助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带保护套管刷
- 淋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临床上,辨明疾病证候虚实,审察标本缓急,对于明确病因病机,确立治则治法,指导立方遣药具有重要意义。淋证的辨证要点也不外此二方面: (1)辨明证候虚实:一般说来,本病初起或在急性发作阶段多以膀胱湿热、砂石结聚、气滞不利等为主,属于实证。久病多虚,病在脾肾,以脾虚、肾虚、气阴两虚等脏气虚损为主。同一种淋证,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病机并非单纯划一。如同一气淋,既有实证,又有虚证,实证由于气滞不利,虚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