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丁

目录

1 拼音

shí sān dīng

2 英文参考

thirteen kinds of furuncl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十三丁,中医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与疔通。即一曰麻子丁,二曰石丁,三曰雄丁,四曰雌丁,五曰火丁,六曰烂丁,七曰三十六丁,八曰蛇眼丁,九曰盐肤丁,十曰水洗丁,十一曰刀镰丁,十二曰浮沤丁,十三曰牛拘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此十三种丁,初起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逆,呕逆者难治[1]

4 麻子丁

麻子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患处肉上起头,大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2],治见疔疮条。

5 石丁

石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患处皮肉相连,色乌黑如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微疼[3]

6 雄丁

雄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疔疱黑似灸疮,大如钱孔,形高,四畔疱浆色赤黄[4]

7 雌丁

雌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疮头稍黄,向裹黡亦似灸疮,四畔皰浆起,中心凹色赤,大如钱孔[5]

8 火丁

火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同“疗”,火丁为十三丁之一,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靥,四边有疱浆,又如赤粟米[6]

9 烂丁

烂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由皮肤破损染毒或湿热火毒蕴蒸肌肤而发,多见手足部。初起患处胀痛呈暗红色,迅速蔓延成片,继则疼痛剧烈,患肢水肿,出现水泡,溃后出现淡棕色浆水,皮肉腐烂,周围转为紫黑色,疮面略呈凹形。重证可伴高热头痛,神昏谵语。治宜清热解毒利湿,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妙丸合方化裁。初起皮色暗者,以玉露散外敷;如皮色紫黑,可用蟾酥合剂或蟾酥饼涂敷患处。腐去以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盖贴收口。若身热不退,神昏,或患处腐烂继续蔓延者,逆证,为毒邪走窜内攻。参见疗疮走黄条。宜中西医结合治疗。类似气性坏疽[7]

10 三十六丁

三十六丁,“丁”即“疔”。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黑皰、乱疔、满天星、满天星疔、肾疔。十三丁之一。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周赤色,初生少,其头逐日增多,数越多,证情越重,若满三十六则危。宜早治[8]

11 蛇眼疔

病名。即指疔。

12 盐肤丁

盐肤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9]

13 水洗丁

水洗丁,出《备急干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如钱形,大小如钱孔,疮头白里黑靥,汁出中硬[10]

14 刀镰丁

刀镰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为十三丁之一。该疔阔狭如薤叶大,长一寸余,肉色紫黑如烧灼。宜用生矾三钱,葱白七根,共捣烂作七块,葱汤逐块送服,盖暖取汗,汗出为度。忌用刀刺,亦可用芭蕉根捣敷之[11]

15 浮沤丁

浮沤丁,十三丁之一。《备急于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二曰浮沤丁,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12]

16 牛拘丁

牛拘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肉色疱起,掐不破,痛痒不显。不治亦无危险[13]

17 十三丁的治疗

《外科精义》卷上:“夫疔疮者,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是也。”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而得名。或因饮食不节或不洁,或外感风邪火毒,或外伤感毒而发;多发于颜面,其次为四肢躯干。发病急,变化:快,初起如粟,坚硬根深,继则焮红发热,肿势渐增,疼痛剧烈,待脓溃疗根出,则肿消痛止而愈,若处理不当,或热毒太盛,易致走黄。内治直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火毒盛者,可服黄连解毒汤、解毒大青汤;若溃后余番未尽,五心烦热者,宜服人参清神汤,若出脓之时气虚者,宜服内托安神散。外治用烟油膏f旱烟管油)厚敷疔疮四周,留头,疔破出水即愈;亦可用猪胆汁与雄黄、京墨、姜汁混合外敷疔疮四周;或用蓖麻字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捣烂用饭和为饼贴之,可拔疗毒;亦可外敷黄连软膏,玉露膏等;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以收口[14]

1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3.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1.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7.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6.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2.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4.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6.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4.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