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腰痛

目录

1 拼音

shī rè yāo tòng

2 英文参考

lumbago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湿热腰痛为病证名[1]。见《丹溪心法·腰痛》。即腰痛·湿热蕴结证[2]

腰痛·湿热蕴结证(lumbago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2])为病证名[2]。见《丹溪心法·腰痛》。又称湿热腰痛[2]。腰痛之一[2]。是指感受湿热,以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2]

湿热腰痛可见于西医的类风湿性脊椎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盂肾炎、肾周围炎等病[2]

4 湿热腰痛的病因病机

湿热腰痛因感受时令湿热,或因饮食厚味,内蕴湿热所致[2]

5 湿热腰痛的症状

湿热腰痛患者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或活动后或可减轻,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3][3][4]

《症因脉治》卷一:“湿热腰痛之症,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

6 证候分析

湿热邪气侵袭腰部,筋脉拘急,气血阻滞:湿热壅于腰部,筋脉弛缓,经气不通,故腰部弛痛而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热重湿增,故疼痛加重,活动后气机稍有舒展,湿滞得减,故痛或可减轻。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4][4]

7 湿热腰痛的治疗

7.1 治法

湿热腰痛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4][4]

7.2 方药治疗

湿热腰痛可用加味二妙散、大分清饮、柴独苍术汤等治疗[4]。兼虚者,宜用七味苍柏散[4]

湿热腰痛可用四妙丸[备注]四妙丸(《成方便读》):苍术、黄柏、牛膝、苡仁加减治疗。方中苍术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下焦之热;配薏苡仁清利湿热;再以牛膝通利筋脉,引药下行兼能强壮腰膝,四药合用,则湿热下清,而腰筋强壮,疼痛可愈。临证应用可酌加木瓜、络石藤,以加强舒筋通络止痛之功。若舌质红、口渴、小便短赤,脉弦数则是热象偏重,可酌加栀子、泽泻、木通以助清利湿热。湿热之邪,蕴蓄日久,或热象偏重,亦能耗伤阴津,兼见腰酸咽干、手足心热,治当清利湿热为主,佐以滋补肾阴,但要注意选用滋阴而不恋湿的药物,如女贞子、旱莲草等。[4]

7.3 饮食疗法

7.3.1 推荐食材

湿热腰痛患者建议食用茯苓、木瓜、栀子、薏苡仁、赤小豆、金银花、蒲公英等[4]

7.3.2 推荐食疗方

[4]

1.薏豆苓汤:薏苡仁50~100g,赤小豆30~60g,茯苓50~100g,将以上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食用煎煮后的汁液。

2.苓瓜粥:茯苓10~30g,木瓜50~100g,蒲公英15~30g,先将茯苓和蒲公英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再用煎煮后的汁液煮大米粥,在大米粥煮熟前10分钟放入木瓜,食粥。

3.英花茶:金银花10g,蒲公英10g,木瓜10g,泡水代茶饮。

8 关于腰痛

腰痛(lumbago[4][5])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又名腰脊痛(出《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5][5]。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6]。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6]。腰痛多由外感、外伤、劳累、肾虚等引起腰部经气阻滞或经脉失养所致[7]。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很多病证的常见症状之一[7]

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7]。据临床所见,上述各型单发的少,兼见的多,腰痛日久,虚实夹杂,用药尚需互参[7]。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7]。针灸治疗本病证有较好疗效。因脊椎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西医的各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增生性脊柱炎纤维织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肌肉风湿病及类风湿病及肾下垂、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核、肾结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现腰痛者,均属中医腰痛范畴[7][8][8]

详见腰痛条。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9.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5-248.
  4. ^ [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98-100.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1-223.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4.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