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饮

目录

1 拼音

shí pí yǐn

2 概述

实脾饮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济生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厚朴6g、白术6g、茯苓6g、木香6g、草果仁6g、大腹皮6g、熟附子6g、木瓜6g、甘草3g、干姜3g、大枣3枚、生姜5片,具有温阳健脾,化湿消肿之功效,主治阳虚水肿。为治疗阴水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阴水者。

3 《济生方》之实脾饮

3.1 组成

厚朴6g、白术6g、茯苓6g、木香6g、草果仁6g、大腹皮6g、熟附子6g、木瓜6g、甘草3g、干姜3g、大枣3枚、生姜5片[1]

3.2 用法

水煎服。

3.3 功效主治

温阳健脾,化湿消肿。主治阳虚水肿。症见全身浮肿,腰以下更甚,胸腹胀满,体倦食少,手足不温,口不渴,大便溏,小便清,舌苔厚腻而润,脉沉迟。[1]

3.4 使用注意

本方温阳行气之力较强,若属阳水者则忌用。[1]

3.5 方解

本方是治疗阴水的代表方,其证属脾肾虚寒,阳不化水,水邪为患。当温阳实脾,恢复脾肾的制水行水之功。方以干姜、附子为君。其中干姜使中焦健运,脾阳振奋,温化水湿。附子辛热,能温肾助阳,肾阳得温,则能化气行水。二味同用,温养脾肾,扶阳抑阴。臣以白术、茯苓健脾和中,渗湿利水。木瓜能于土中泻木,兼以祛湿利水,使木不克土而肝和;气能化水,气滞则水停,气行则湿化,故方中配伍厚朴宽肠降逆;木香调理脾胃之滞气;大腹子行气之中兼能利水消肿;草果辛热燥烈之性较强,善治湿郁伏邪。5药同用,共奏醒脾化湿、行气导滞之效,是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用法中加生姜、大枣以益脾和中。诸药相伍,共奏温脾暖肾、行气利水之功。[1]

3.6 临床运用

[1]

1.本方为治疗阴水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水肿以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兼有气短乏力、怠情、懒言者,加黄芪、党参等以补气;尿少肿盛者,加泽泻、茯苓以加强利小便之功;脘腹胀甚,加陈皮、砂仁;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龙骨、灵磁石;肝区胀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术;大便溏泄者,应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阴水者。

3.7 歌诀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3.8 摘录

《济生方》

4 《医碥》卷六方之实脾饮

4.1 方名

实脾饮

4.2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白术、木瓜(去瓤)、大腹皮、附子(炮)、木香(不见火),甘草(炙)半两。

4.3 主治

《医碥》卷六方之实脾饮主治遍身肿,不烦渴,大便自调,或溏泄,小便虽少而不赤涩。

4.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煎,温服,不拘时候。

4.5 摘录

《医碥》卷六

5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方之实脾饮

5.1 方名

实脾饮

5.2 组成

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少用)、苍术、厚朴、猪苓、泽泻、木通、肉桂、山楂、麦芽。

5.3 主治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方之实脾饮主治水肿。

5.4 加减

喘,加桑皮、莱菔子;头面肿甚,加防风、白芷;腿脚肿甚,加汉防己;心火盛,加黄连。

5.5 摘录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6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方之实脾饮

6.1 方名

实脾饮

6.2 组成

厚朴、木瓜、木香、茯苓、白术、干姜、槟榔、草果、甘草。

6.3 主治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方之实脾饮主治泄泻阵阵作痛,脾虚发肿。

6.4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6.5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7 《回春》卷三方之实脾饮

7.1 方名

实脾饮

7.2 组成

苍术(米泔制)、白术(土炒)、厚朴(姜汁炒)、茯苓(连皮用)、猪苓、泽泻、香附、砂仁、枳壳(麸炒)、陈皮、木香、大腹皮各等分。

7.3 主治

《回春》卷三方之实脾饮主治水肿。

7.4 用法用量

加灯心1团,水煎,磨木香调服。

7.5 加减

气急,加苏子、葶苈、桑白皮,去白术;发热,加炒山栀、黄连、去香附;泻,加炒芍药,去枳壳;小水不通,加木通、滑石,去白术;饮食停滞,加山楂、神曲,去白术;恶寒,手足厥冷,脉沉细,加官桂少许;腰上肿,加藿香;腰以下肿,加牛膝、黄柏,去香附;胸腹肿胀,饱闷,加萝卜子,去白术。

7.6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7.7 摘录

《回春》卷三

8 参考资料

  1. ^ [1]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