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芮

目录

1 拼音

shí lóng ruì

2 英文参考

Ranunculus sceleratus L.[朗道汉英字典]

poisonous buttercup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石龙芮:1.天灸用药之一;2.中药名。

4 天灸用药之一·石龙芮

石龙芮为天灸用药之一[1]。即毛茛的鲜叶[1]。《本草纲目》卷十七:“毛茛……俗名毛堇,似水堇而有毛也。山人截疟,采叶挼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自灸。”

参见毛茛灸:毛茛灸为天灸法之一[2]。出《本草纲目·卷十七》。是指用新鲜毛茛茎叶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起泡的方法[2]。适用于治疗疟疾、黄疸等[2]

5 中药名·石龙芮

5.1 《中医大辞典》·石龙芮

石龙芮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3]

5.1.1 别名

水堇、水毛茛、胡椒菜、野芹菜、小水杨梅[3]

5.1.2 来源及产地

毛茛科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的全草[3]。分布全国各地[3]

5.1.3 性味

苦、辛,寒,有毒[3]

5.1.4 功能主治

拔毒,散结,截疟[3]。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捣汁涂;瘰疬,下肢溃疡,熬膏涂敷;风湿性关节炎,捣烂敷痛点或穴位,待有烧灼或奇痒感时除去,局部见水泡,用无菌敷料覆盖;疟疾,于疟发前6小时捣敷大椎穴[3]

5.1.5 使用注意

本品误服,可致口腔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3]

5.1.6 化学成分

本品含毛茛苷、原白头翁素、黄酮类、及5-羟色胺等七种色胺衍生物与两种抗5-羟色胺的物质[3]

5.1.7 药理作用

原白头翁素,能引起皮炎、发泡[3]。色胺衍生物对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3]

5.2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龙芮

5.2.1 拼音名

Shí Lónɡ Ruì

5.2.2 别名

无毛野芹菜、鸭巴掌、水堇、水黄瓜香、打锣锤、清香草

5.2.3 来源

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5.2.4 性味

苦、辛,平。有毒。

5.2.5 功能主治

消肿,拔毒散结,截疟。用于淋巴结结核,疟疾,痈肿,蛇咬伤,慢性下肢溃疡。

5.2.6 用法用量

淋巴结结核:干全草适量,用油熬成膏状涂敷;疟疾:鲜全草适量捣烂,于发作前6小时敷大椎穴;痈肿、蛇咬伤:鲜全草捣烂绞汁涂患处;慢性下肢溃疡:熬膏涂患处。

5.2.7 使用注意

不能内服。误食可致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

5.2.8 备注

(1)误食可致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早期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服蛋清及活性炭,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腹剧痛时可用阿托品等对症治疗。皮肤及粘膜误用或过量,可用清水、硼酸或鞣酸溶液洗涤。

5.3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4 《中华本草》·石龙芮

5.4.1 出处

1.《本经》。

2.《纲目》:苏恭言水堇即石龙芮,苏颂非之,非矣。按汉《吴普本草》石龙芮一名水堇,其说甚明。《唐本草》菜部所出水堇,言其苗也。《本经》石龙芮,言其子也。寇宗爽所言陆生者,乃是毛莨,有大毒,不可食。水堇处处有之,多生近水下湿地,高者尺许,其根如荠,三月生苗,丛生,圆茎,分枝,一枝三叶,叶青而光滑,有三尖,多细缺。江淮人三、四月采苗,晒蒸黑色为蔬。四、五月开细黄花,结小实,大

5.4.2 拼音名

Shí Lónɡ Ruì

5.4.3 英文名

all-grass of Poisonous Buttercrp Herb, Herb of Poisonous Buttercrp,root of Cliff Anemone

5.4.4 别名

水堇、姜苔、水姜苔、彭根、鹘孙头草、胡椒菜、鬼见愁、野堇菜、黄花菜、小水杨梅、清香草、野芹菜、假芹菜、水芹菜、猫脚迹、鸡脚爬草、水虎掌草、和尚菜、胡椒草、黄爪草

5.4.5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sceleratus L.

采收和储藏:在开花末期5月份左右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阴干备用。

5.4.6 原形态

石龙芮,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cm。须根簇生。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无毛或疏生柔毛。基生叶有长柄,长3-15cm;叶片轮廓肾状圆形,长1-4cm,宽1.5-5cm,基部心形,3深裂,有时裂达基部,中央深裂片菱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3浅裂,全缘或有疏圆齿;侧生裂片不等2-3裂,无毛;茎下部叶与基生叶相同,上部叶较小,3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形,无毛,基部扩大成膜质宽鞘,抱茎。聚伞花序有多数花;花两性,小,直径4-8mm,花梗长1-2cm,无毛;萼片5,椭圆形,长2-3.5mm,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1.5-3mm,淡黄色,基部有短爪,蜜槽呈棱状袋穴;雄蕊多数,花药卵形,长约0.2mm;花托在果期伸长增大呈圆柱形,长3-10mm,粗1-3mm,有短柔毛;心皮多数,花柱短。瘦果极多,有近百枚,紧密排列在花托上,倒卵形,稍扁,长1-1.2mm,无毛,喙长0.1-0.2mm。花期4-6月,果期5-8月。

5.4.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湿地或河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5.4.8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喜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气候,野生于水田边、溪边、潮湿地区,忌土壤干旱,在肥沃的腐殖质土中生长良好。

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6-8月果实成熟时,采回种子后,晾干育苗移栽法于9月上旬撒播于苗床上,因种子细小,播后需覆盖少许草皮灰及薄层稻草,用水浇透床土。一般播种后10-15d左右出苗,揭去稻草,幼苗过密及时间苗,待苗高7cm时进行移植,按行株距15cm×15cm定植。

3.开花前,每月追施人粪尿1次,特别在干旱时适当浇水,种植地应当经常保持潮湿。

4.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干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此病在叶尖或叶边缘出现干枯,遇干旱天气,湿度低,温度高时发生,雨季来临,湿度增高,温度降低,病性渐渐好转。虫害有地下害虫咬断幼苗,可用毒饵诱杀。

5.4.9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0-45cm,疏生短柔毛或无毛。基生叶及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肾状圆形,棕绿色,长0.7-3cm,3深裂,中央裂片3浅裂;茎上部叶变小,聚伞花序有多数小花,花托被毛;萼片5,船形,外面被短柔毛;花瓣5,狭倒卵形。聚合果距圆形;瘦果小而极多,倒卵形,稍扁,长约1.2mm。气微,味苦、辛。有毒。

5.4.10 化学成份

全草含原头翁素(protoanemonin),毛茛甙(ranunculin),5-羟色胺(serotonin),白头翁素(anemonin),还含胆碱(choline),不饱和甾醇类,没食子酚型鞣质及黄酮类化合物。

5.4.11 药理作用

新鲜叶含原白头翁素,故能引起皮炎、发泡,如加热或久置,变为白头翁素,可丧失其辛辣味或刺激性。新鲜植物之茎、叶中未发现组织胺或乙酰胆碱,但含有7种色胺的衍化物,其中之一为5-羟色胺;还有二种抗5-羟色胺的物质。所有7种色胺衍化物都对大鼠子宫的5-羟色胺受体有收缩作用。

5.4.12 性味

苦;辛;寒;有毒

5.4.13 归经

心;肺经

5.4.1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截疟。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痰核瘰疬;风湿关节肿痛;牙痛;疟疾

5.4.15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膏涂患处及穴位。内服:煎汤,干品3-9g,变可炒研为散服,每次1-1.5g。

5.4.16 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5.4.17 各家论述

1.孟诜:久食除心下烦热,主寒热鼠痿,瘰疬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堇叶,止霍乱,与香茙(茸)同功。香茙即香薷也。

2.《唐本草》:《别录》云:主毒肿痈疖疮,蛔虫,齿龋。捣汁,洗马毒疮,并服之,又涂蛇蝎毒及痈肿。

3.《上海常用中草药》:外用截疟消肿。

5.4.18 摘录

《中华本草》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