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shí liú pí
2 英文参考
cortex granati[朗道汉英字典]
pericarpium granati[朗道汉英字典]
pomegranate bark[朗道汉英字典]
sranatum[朗道汉英字典]
granati cortex[朗道汉英字典]
GRANATI PERICARPIUM[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Pericarpium Granat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omegranate rin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2]。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石榴皮炭表面黑褐色,断面焦黄色[2]。
石榴皮味酸、涩,性温[2]。归胃、大肠经[2]。具有涩肠,止血,驱虫的功能[1][3][2]。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3]。生石榴皮长于驱虫、涩精、止带[2]。多用于虫积腹痛,滑精,白带,脱肛,疥癣[2]。石榴皮炭收涩力增强,多用于久泻,久痢,崩漏[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Pericarpium Granat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omegranate rind(《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石榴皮的别名
7 石榴皮的处方用名
石榴皮、石榴皮炭[2]。
8 石榴皮的来源
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2]。
9 石榴皮的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1]。
10 石榴皮的采收与初加工
11 石榴皮的生药性状
石榴皮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石榴皮的炮制
唐代有烧灰(《备急千金药方》)和炙黄(《食疗本草》)[2]。
宋代有微炒、炒焦、蒸制(《太平圣惠方》)、烧制(《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酒制(《圣济总录》)、涂蜜炙焦(《小儿卫生总微方论》)、醋制(《女科百问》)等方法[2]。
明代有用醋炒、醋焙(《普济方》)、醋浸炙黄(《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和醋煮焙干(《证治准绳》)等炮制方法[2]。
清代有煅末(《本草从新》)、烧灰存性、焙制、煎制(《得配本草》)等方法[2]。
12.1 石榴皮的炮制方法
12.1.1 石榴皮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净残留的瓤及种子,洗净,切块,干燥[2]。筛去碎屑[2]。
12.1.2 石榴皮炭
取净石榴皮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黄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2]。筛去碎屑[2]。
12.2 成品性状
石榴皮为不规则的方块或碎块,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紫红色,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质脆,断面鲜黄色,味苦涩[2]。
石榴皮炭表面黑褐色,断面焦黄色[2]。
12.3 炮制作用
生石榴皮长于驱虫、涩精、止带[2]。多用于虫积腹痛,滑精,白带,脱肛,疥癣[2]。如驱虫的石榴皮散(《太平圣惠方》)[2]。
炒炭后收涩力增强,多用于久泻,久痢,崩漏[2]。如治久漏不瘥的神授散(《普济方》)及治妊身暴下不止,腹痛等[2]。
12.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2]。石榴皮炭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防潮[2]。
13 石榴皮的性味归经
石榴皮味酸、涩,性温[2]。有小毒[1]。归胃、大肠经[2]。
14 石榴皮的功效与主治
石榴皮具有涩肠,止血,驱虫的功能[1][3][2]。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3]。
1.石榴皮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1]。煎服:2.5~4.5g。止血炒炭用[1]。
生石榴皮长于驱虫、涩精、止带[2]。多用于虫积腹痛,滑精,白带,脱肛,疥癣[2]。如驱虫的石榴皮散(《太平圣惠方》)[2]。
石榴皮炭收涩力增强,多用于久泻,久痢,崩漏[2]。如治久漏不瘥的神授散(《普济方》)及治妊身暴下不止,腹痛等[2]。
15 石榴皮的化学成分
石榴皮含异槲皮苷、鞣质、石榴皮苦素(Granatin)、甘露醇、熊果酸、苹果酸等[1]。还含石榴皮碱(Pelletierine)、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生物碱[1]。
16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17 石榴皮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石榴皮
Shiliu pi
GRANATI PERICARPIUM
17.2 来源
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17.3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
17.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密,外被角质层。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或方晶;石细胞单个散在,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分枝状,壁较厚;维管束散在。内果皮薄壁细胞较小,亦含淀粉粒和草酸钙晶体,石细胞较小。
粉末红棕色。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分枝状,直径27~102μm,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大,有的含棕色物。表皮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略厚。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稀有方晶。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12~18μm。淀粉粒类圆形,直径2~1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氧化铁乙醇溶液l滴,即显墨绿色。
(3)取本品3g,加无水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弃去石油醚液,水液再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一丁酮一甲酸一水(10:1: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 检查
17.5.1 杂质
不得过6%(附录ⅨA)。
17.5.2 水分
不得过17.0%(附录ⅨH第一法)。
17.5.3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Ⅸ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7.7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附录X B)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17.8 石榴皮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石榴皮
除去杂质,洗净,切决,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长条状或不规则的块状。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有多数疣状突起,有时可见筒状宿萼及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种子脱落后的小凹坑及隔瓤残迹。切面黄色或鲜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
17.8.1.2 石榴皮炭
取净石榴皮块,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
本品形如石榴皮丝或块,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
17.8.2 性味与归经
酸、涩,温。归大肠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17.8.4 用法与用量
3~9g。
17.8.5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7.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1.
- ^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5.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用到中药石榴皮的方剂
- 石榴皮散
n《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石榴皮散:处方:酸石榴皮30克龙骨30克(烧过)诃黎勒30克(煨,用皮)...
- 黄柏汤
:处方:黄柏黄连白头翁(一作白蔹)升麻当归牡蛎石榴皮黄芩寄生甘草各6克犀角艾叶各3克制法:上十二味...
- 犀角汤
蛎4.5克(熬)犀角(屑)1.5克艾叶1.5克石榴皮4.5克桑寄生3克甘草3克(炙)制法:上十一味...
- 建脾丸
心泽泻桑寄生远志(去心,炒)人参柏子仁当归酸石榴皮龙骨(煅)天雄(炮,去皮、脐)牡蛎粉白头翁(去苗...
- 揩齿秦椒散
地黄(焙)半两,马齿苋(重午日收,阴干)半两,石榴皮1分,柳枝1分,桑根白皮1分,胡桃皮1分,白刺...
- 更多用到中药石榴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石榴皮的中成药
- 健胃固肠散
鸡内金(炒)25g山药20g薏苡仁(炒)50g石榴皮25g木香25g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
- 化痔灵片
胆3g三七7.2g五倍子57g猪胆汁膏1.5g石榴皮57g枯矾33g雄黄(水飞)12g槐花6g乌梅...
- 乙肝扶正胶囊
乌15g虎杖25g贯众50g肉桂5g明矾10g石榴皮6g当归10g丹参15g沙苑子10g人参10g...
- 腹可安片
100g火炭母100g车前草33g救必应67g石榴皮33g制法: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
- 小儿腹泻散
赤石脂(煅)100g地榆100g伏龙肝100g石榴皮100g寒水石100g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
- 更多用到中药石榴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石榴皮
-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下赤痢白痢
温米饮下。食前服。黄连汤治赤白痢。黄连黄柏干姜石榴皮阿胶(各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上罗匀。...
-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妊娠诸疾门]下痢
治妇人欲痢。辄先心痛。腹胀满。日夜五六十行方。石榴皮曲(各八钱)黄柏乌梅黄连艾(各一两)防己(二两...
- 《普济方》:[卷四十九头门]乌髭发(附论)
黑方(出圣惠方)没石子乌药鸡肠草莲子草青胡桃皮醋石榴皮(一两)马齿苋青盐熟干地黄捣。用蜜水斤。泽兰膏...
- 《普济方》:[卷二百九泄痢门]诸痢
五味子泽泻远志寄生柏子仁白头翁人参天雄当归石斛石榴皮牡蛎龙骨甘草(各二两)上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
- 《普济方》:[卷二百十二泄痢门]血痢
。地榆散治热血痢不定。日夜频滑。地榆(半两)酸石榴皮(二分)黄芩(半两)枳壳(三分)赤石脂(半两)...
- 更多古籍中的石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