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根

目录

1 拼音

shí liú gēn

2 英文参考

pomegranate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石榴根

石榴根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1]

3.1 别名

酸榴根[1]

3.2 来源

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根皮[1]

3.3 性味

酸、涩,温,有毒[1]

3.4 功能主治

驱虫,涩肠,止带[1]。可治蛔虫病,绦虫病,久泻,久痢,赤白带下[1]

3.5 用法用量

煎服:4.5~9g[1]

3.6 使用注意

用于驱虫,忌用油类泻下剂并忌食油脂类食物[1]

3.7 化学成分

本品含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生物碱,β-谷甾醇,甘露醇,鞣质等[1]

3.8 药理作用

异石榴皮碱和伪石榴皮碱均有杀灭绦虫作用,而以前者的作用为强[1]。毒性较大,动物表现为脊髓兴奋,肌肉痉挛及呼吸麻痹;对人可引起头痛、眩晕、呕吐、腹泻、失明、惊厥等[1]

4 《*辞典》·石榴根

4.1 出处

《本草经集注》

4.2 拼音名

Shí Liu Gēn

4.3 别名

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

4.4 来源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

4.5 原形态

形态详"石榴皮"条。

4.6 性状

干燥根皮呈不规则卷曲或扁平的片块。外表面土黄色,粗糙,具深棕色鳞片状木栓,脱落后留有斑窝。内表面暗棕色。折断面不现栓内层。气微,味涩。以皮块完整,色黄者佳。有些地方亦有用树皮入药者。

4.7 化学成份

石榴根皮含异石榴皮碱、β-谷甾醇、甘露醇。

石榴树皮含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早期文献上所谓的石榴皮碱的存在未获确认,可能就是异石榴皮碱。树皮尚含β-谷甾醇、无羁萜、熊果酸、甘霹醇O.50%、山梨糖醇约1%、甘油0.05%、糖3.56%、有机酸19.7%。干皮含硼约0.34%。

石榴的本质部分含生物碱0.21%。石榴根茎中的生物碱大多与鞣质相结合而存在。

4.8 药理作用

①驱虫作用

石榴皮碱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极强,1:10000的盐酸石榴皮碱于5~10分钟能杀死绦虫,但1:50000时对绦虫反有兴奋作用。后来证明此种有效成分实际上是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的驱虫作用不确实。新鲜石榴皮中含有大量鞣质,临床观察证明,生物碱与鞣质结合比不结合者驱虫效果好,这是因为鞣质能使生物碱变成难溶因而难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可以充分地对肠寄生虫发挥作用。由于石榴皮毒性较大,现巳被更好的药物所代替。

②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有关。

③抗病毒作用

先将药液注入鸡胚尿囊腔,半小时后接种流感病毒(甲型PR8株)或先接种病毒再注射药物,孵育48小时后再进行血细胞凝集试验,证明石榴皮煎剂稀释到1:10000~1:100000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作用也可能是由于含有大量鞣质。

④其他作用

雌性大鼠或豚鼠服果皮粉后可减少受孕率。家兔灌服根皮水浸液可促进血液凝固。

4.9 性味

苦涩,温。

①《纲目》:"酸涩,温,无毒。"

②《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4.10 功能主治

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①《别录》:"疗蛔虫、寸白。"

②《纲目》:"止涩泻痢带下。’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驱虫,收敛。治蛔虫、绦虫,肾结石,糖尿病,乳糜尿。"

4.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4.12 注意

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4.13 附方

①治蛔虫病:石榴根皮六钱。煎汤,分三次服,每半小时一次,服完后四小时再服盐类泻剂。(苏医《中草药手册》)

②治寸白虫:醋石榴根,切,一升。水二升三合,煮取八合,去滓,着少米作稀粥。空腹食之。(《海上集验方》)

③治肾结石:石榴树根、金钱草各一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④治女子血脉不通,赤白带下:石榴根一握。炙干,浓煎一大盏,服之。(《斗门方》)

⑤治牙疳、鼻疳、衄血:石榴根皮或花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4.14 临床应用

驱除绦虫:取干燥石榴根皮的内皮25克,加水300毫升浸泡1天后用文火煎至100毫升,于上午9时顿服。服药前1日不进晚餐.服药当日早晨及服药后2小时各服硫酸镁20~25克。如绦虫头部未排出,隔3、4周再行第2次治疗。绦虫排出后应进软食,暂时禁食油脂类食物。观察9例(猪肉绦虫5例,牛肉绦虫4例),除1例因服药后立即引起呕吐而未生效外,其余均1次治愈。有胃炎者不宜应用。

4.15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