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积泻

目录

1 拼音

shí jī xiè

2 英文参考

dyspeptic diarrhe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食积泻为病证名[1]。即伤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

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

伤食泻即泄泻·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2]),又称伤食泄泻[2]、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胃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食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积泻(清·陈德求《医学传灯·泄泻》)、食积泄泻(《症因脉治》卷四)、食积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2]

4 食积泻的症状

食积泻患者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3][4]

《症因脉治》卷四:“腹痛即泻,泻后即减,少顷复痛泻,腹皮扛起,或成块或成条,泻下臭如败卵,此食积泄泻之症也。”

《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

5 证候分析

《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

食积胃肠,脾胃运化失职: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4][4]

6 食积泻的治疗

6.1 治法

食积泻治宜消食导滞[4]

食积泻治宜消食化滞[4]

食积泻治宜消食和中[5]

6.2 方药治疗

食积泻可用保和丸[备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为主方进行治疗。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丸[备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5]

食积泻可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消食和中[5]。夹寒者宜温,可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若形症俱实而宜下者,可用感应丸、煮黄丸;夹热者宜清,可用栀连平胃散,若宜下者,可用大承气汤[5]

《证治要诀·大小腑门》:“食积腹疼而泻,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调脾饮,吞感应丸。或因食一物过伤而泻,后复食之即泻者,以脾为其所伤未复而然,宜健脾汤。因食冷物停滞伤脾,脾气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泻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汤加干葛(一作干姜),吞酒煮黄连丸。”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6]。饮食所伤者加建里、足三里[6]

6.3.2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食滞—中脘。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3.3 方三

[7]

治法:消食导滞,调和肠胃。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胃俞、脾俞、足三里、下脘、璇玑、里内庭穴。

随证配穴:伴呕吐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下脘、璇玑、里内庭为消宿食效穴。

6.4 艾灸治疗

[8]

选穴:中脘、建里、上巨虚、公孙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6.5 推拿疗法

[9]

选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胃俞、大肠。

操作方法: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掌门、期门穴治疗,每穴约6分钟。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的肝俞、胆俞、胃俞及腰部的大肠俞,以透热为度。

6.6 饮食疗法

6.6.1 推荐食材

食积泻患者建议食用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胡萝卜、香蕉等[9]

6.6.2 推荐食疗方

[9]

1.粳米粥(《普济方》):小米100g,神曲30g。煮粥。

2.胡萝卜棒渣粥(《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玉米渣100g,胡萝卜3~5根。先将玉米渣煮1小时,后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再煮,待萝卜熟后即可。空腹食。

3.山楂煎(《中国药膳学》):焦山楂10g,红糖30g。水煎服。

7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9][10])为病名[11]。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11],又称下利(汉唐时期)[11]。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1]。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11]。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11]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11][12]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1-155.
  4. ^ [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7-70.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0.
  7. ^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4-67.
  8. ^ [8]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9. ^ [9]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0. ^ [1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5.
  12. ^ [12]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7-6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