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剂

目录

1 拼音

shí jì

2 英文参考

ten functional types of formularie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n formula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n preio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n preio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1]

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伤寒方药明理论·序》曰:“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至此始有十剂之名[2]。《本草纲目·序例》引《药对》曰:“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镇怯”、“涩可固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燥”。十剂是方剂按治法或功能分类的一种方法。

4 宣剂

宣剂用宣开散郁药物组成,具有解除壅塞作用的方剂[3] 。如气郁用香附、枳、桔开之;火郁用山栀、青黛散之;湿郁用苍术、厚朴升之,甚则用风药胜之;痰郁用南星、橘皮化之,甚则瓜蒂、藜芦涌之;血郁用桃仁、红花行之;食郁用山楂、神曲消之。皆属宣剂范围。《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王好古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皆宣也。”

5 通剂

通剂用通利药物组成,具有通行气血作用的方剂[4]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刘完素曰:留而不行,必通以行之,如水病为痰澼之类,以木通、防己之属攻其内,则留者行也,滑石、茯苓、芫花、甘遂、大戟、牵牛之类是也。”“张从正曰:“通者,流通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琥珀、大黄之属通之。痹病郁滞,经隧不利,亦宜通之也。”

6 补剂

补剂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滋补五脏气血阴阳作用的方剂[5]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日: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7 泄剂

泄剂或作泻剂。用苦泄通利药物组成,具有清除闭阻作用的方剂[6]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张从正曰:实则泄之,诸痛皆实,痛随利减,芒硝、大黄、牵牛、甘遂、巴豆之属,皆泻剂也。其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8 轻剂

轻剂用轻清升散药物组成,具有解除肌表邪气作用的方剂[7]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解其表。《内经》所谓因其轻而扬之也。”

9 重剂

重剂用重镇药物组成,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剂[8]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重者,镇坠之谓也。怯则气浮,如丧神守而惊悸气止,硃砂、沉香、黄丹、寒水石皆镇重也。久病咳嗽,涎潮于上,形羸不可攻者,以此坠之。经云:其重者,因而减之,贵其渐也。”

10 滑剂

滑剂用润滑药物组成,具有除去留着作用的方剂[9]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刘完素曰:涩则气着,必滑剂以利之。滑能养窍,故润利也。”“张从正曰:大便燥结,宜麻仁、郁李之类;小便癃闭,宜葵子、滑石之类。”

11 涩剂

涩剂用酸敛固涩药物组成,具有收敛精气作用的方剂[10]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刘完素曰:滑则气脱,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之类,必涩剂以收敛之。”“张从正曰:寝汗不禁,涩以牡蛎、五味、五倍之属,滑泄不已,涩以肉豆蔻、诃黎勒……龙骨之属。”

12 燥剂

燥剂用苦温或苦寒药物组成,具有燥湿作用的方剂[11]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张从正曰:大寒之病,宜姜附、胡椒辈以燥之;若病湿气,则陈皮、木香、白术、苍术之属除之,亦燥剂也;而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化,皆能燥湿。”

13 湿剂

湿剂用濡润滋养药物组成,具有解除津液干枯作用的方剂[12]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湿可去枯。”“刘完素曰: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涩,必湿剂以润之。”

14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7.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0.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1.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8.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2.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0.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0.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