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病候

目录

1 拼音

shí èr jīng mài bìng hòu

2 英文参考

syndromes of twelve meridia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十二经脉病候指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和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一类证候。十二经“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故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络的内脏,内脏有病也可影响其有关经络,有时表现为局部的外经病候,有时则表现为内脏病候,二者往往同时兼见[1]

4 手太阴肺经病

手太阴肺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患、五官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胸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咽喉肿痛,心烦,小便颜色、次数发生改变,发热,汗出,肩背部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2]

5 手少阴心经病

手少阴心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心痛、胸胁痛、心烦、气短、卧不安、眩仆、精神失常;目黄、咽干、口渴。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3]

6 手太阳小肠经病

手太阳小肠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肠道疾患、头面五官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小腹痛、胀,痛引腰脊,泄泻或便闭不通;咽部痛、腮肿、耳聋、目黄、项强,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4]

7 手少阳三焦经病

手少阳三焦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头面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或遗尿,水肿,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痛,颊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5]

8 手阳明大肠经病

手阳明大肠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肠道疾患、头面五官疾患、皮肤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肠绞痛、肠鸣、泄泻、口干、鼻塞、衄血、齿痛、颈肿、喉痹。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6]

9 手厥阴心包经病

手厥阴心包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心悸不宁、心烦、心痛、胸胁满闷、目黄、喜笑无常、面赤、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肩、麻木、厥冷[7]

10 足太阳膀胱经病

足太阳膀胱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志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等。如:小腹偏肿而痛、癃闭或遗尿、癫狂、寒热、头痛、目痛、鼻塞、鼻血、项强、腰脊疼痛、髋部不能屈、腘部掣强、小腿肚及脚痛、痔、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8]

11 足太阴脾经病

足太阴脾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呕吐、胃脘痛、腹胀、纳食减少、暖气、心烦、黄疸、腹中痞块、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舌根强痛、体重、动作不利、不能安睡,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9]

12 足少阳胆经病

足少阳胆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胆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口苦、嗳气、心窝及胁下痛、寒热往来、疟疾、偏头痛、目痛、耳聋、瘰疬、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0]

13 足少阴肾经病

足少阴肾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1]

14 足阳明胃经病

足阳明胃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疾患、头面五官的疾患、精神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腹胀满、水肿、胃脘痛、恶心呕吐、饮食不化或消谷善饥、寒热、疟疾、癫狂、鼻塞、衄血、口喁、唇口生疮、颈肿、喉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2]

15 足厥阴肝经病

足厥阴肝经病,十二经脉病候之一,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3]

1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9.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3.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0.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5.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9.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6.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7.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0.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1.
  12.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6.
  13.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