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十二经络(论)》又名《经络十二论》[1]。明·葛可久撰。书佚[2]。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十二经络(论)
- 《胎产心法》:[卷之中]催生论
,不使即为下坠也)牛膝梢(二钱,既能下行,复走十二经络,令其经络无壅,则气血效力,以为营运推出之势)...
- 《读素问钞》:[卷上之二]经度
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续列阴阳位部主于皮故曰皮之部也愚...
- 《医学纲目》:[卷之一·阴阳脏腑部]阴阳
焦者,胃脘也,禀天五之冲气,阴阳清浊自此而分,十二经络自此而始。或不得其平,则寒热偏胜,虚实不同,荣...
-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六跌扑伤损]瘀血停积论
《医学发明》论曰∶夫从高坠下,恶血留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医人俱作中风肝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血者...
- 《要药分剂》:[卷一宣剂上]威灵仙
经。为行气祛风之品。(痛风要药宣疏五脏通行十二经络)【前论】丹溪曰。威灵仙属木。治痛风要药也。上下皆...
- 更多古籍中的十二经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