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

目录

1 拼音

shì dì

2 英文参考

calyx kaki[朗道汉英字典]

calyx and receptacle of a persimm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ersimmon persistent caly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lyx Kak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rsimmon calyx[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柿蒂

柿蒂为中药名,出《本草拾遗》。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 的干燥宿萼[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Calyx Kak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ersimmon calyx(《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2]

7 来源

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 果实的宿萼。

柿蒂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的宿存花萼[2]

8 产地

柿蒂主产河南、山东[2]

9 原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小枝有褐色柔毛。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6~18cm,宽3~9cm,先端短尖,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有褐色短柔毛;花杂性,雄花有雄蕊16,成短聚伞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子房上位,8室;花萼4深裂,有毛,果熟时增大;花冠黄白色,4裂,有毛。浆果扁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5~8cm,熟时橙红色、红色、鲜黄色,宿存花萼木质。花期5~6月,果期9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10 产地

柿蒂主产河南、山东。

11 采收与初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或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12 生药性状

宿萼皿状,萼筒部平展,类方形,直径1*.5~2.5cm,边缘4裂,裂片宽三角形,长1~1.5cm,宽约2cm,常向外反卷,基部有果柄或圆形果柄痕;外表面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萼筒密生锈色有光泽的短绒毛,作放射状排列。质硬脆。味微涩。

柿蒂的化学成分

柿蒂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B-谷甾醇及其糖甙(B-sitosseryl-B-glucoside)、三叶豆甙(trifolin)、金丝桃甙(hyperin)、山奈酚(kaempferol)等。

13 性味归经

柿蒂味苦、涩,性平;入胃经[2]

14 柿蒂的功效与主治

柿蒂具有降逆下气的功效,用于呃逆。

柿蒂具有降气止呃的功效[2]

柿蒂治呃逆,噫气,气膈反胃:煎服,5~10g[2]

柿蒂治血淋:烧存性研末服,每次3~6g[2]

15 柿蒂的化学成分

柿蒂含齐墩果酸、白桦脂酸、无羁萜、熊果酸、丁香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山奈酚、槲皮素、三叶豆苷、金丝桃苷、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2]

16 柿蒂的药理作用

柿蒂提取物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有镇静作用[2]

17 柿蒂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柿蒂

Shidi

KAKI CALYX

17.2 来源

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17.3 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直径1.5~2.5cm。中央较厚,微隆起,有果实脱落后的圆形疤痕,边缘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圆孔状的果梗痕。外表面黄褐色或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密被细绒毛。质硬而脆。气微,味涩。

17.4 鉴别

(1)本品粉末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类方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0μm,壁不均匀增厚,外侧有瘤状突起或略呈短分支状,孔沟极细密。非腺毛单细胞,直径20~26μm,壁厚约至8μm,胞腔内含棕色物。外表皮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7。草酸钙方晶直径5~20μm。

(2)取本品粗粉2g,加70%乙醇10ml,温浸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u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用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 检查

17.5.1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H 第一法)。

17.5.2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17.6 柿蒂饮片

17.6.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去柄,干燥或打碎。

17.6.2 鉴别、检查

同药材。

17.6.3 性味与归经

苦、涩,平。归胃经。

17.6.4 功能与主治

降逆止呃。用于呃逆。

17.6.5 用法与用量

5~10g。

17.6.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7.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