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1 注解
《十便良方》为医学著作。四十卷。又名《新编十便良方》、《备全古今近时十便良方》,简称《近时十便良方》。宋·郭坦撰。刊于1195年。书名“十便”,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以应随时随地之需。此书载述多种药物,辨药及炮制;介绍各科病证之方治,计2000 余方,并附记出处,另载述杂方、脉诀、养生、服食等[1]。
《十便良方》卷一~三记述64种药物;卷四~六介绍75种所在皆有之药;卷七~八炮炙,辨药;卷九~三十三分类叙述临床各科疾患,每类分若干病症,然后于每一病证项下列出单方、简要方及群方是为本书主体,约收方剂2000余首,并附记出处;卷三十四~四十杂方,包括脉诀、养生、丹药、服食、食治、解毒等。今存本内容已不全。
2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十便良方
-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六诸虚门]补益诸虚
拘治虚损(出本草)以牡蛎肉煮食之。服附子法(出十便良方)虚人合服附子。欲其不湿不燥。以沉香、乌药、磨...
- 《普济方》:[卷二十二脾脏门]兼理脾胃附论
分使)使黄(麦门冬(中。炙甘草(忌食辛浓朴丸(十便良方)治脾虚受湿。湿胜则濡泄。故肠鸣夜起。四肢浮肿...
- 《普济方》:[卷二十五脾脏门]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枚去核。煎至六分。稍热服。不计时候。四倍丸(出十便良方)壮脾胃。去寒湿。治泄泻。疗吐逆。除心腹痛。进...
- 《普济方》:[卷二百六十四服饵门]神仙服饵
空心日午近晚服。每蒸时。或酒洒如前法。又方(出十便良方)用松脂十斤。以桑薪灰汁入釜中。加甑于上。甑中...
- 《普济方》:[卷一百十八寒暑湿门]中湿附论
两)防风(二两)杉木节(一两)荆芥(姜附汤(出十便良方)治风湿身体周重。肌自汗出。大附子(一两生用)...
- 更多古籍中的十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