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舌诊的客观化研究是用客观的观测指标,对中医学的舌象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研究项目。传统舌诊的定性定量标准受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阅历的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舌诊客观化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探索能直接反映中医各种舌象的特异性指标和精确灵敏的仪器。
从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逐渐开始从九个方面进行探索:
(1)利用荧光分色测定舌色。如上海第一医学院与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联合研制“舌色仪”。
(2)利用彩色电视原理研究舌色。如北京中医学院利用红、绿、蓝三种光谱反射的能量,测定各种舌象的不同彩色,用亮度、色调和饱和度表示。
(4)舌活体显微镜观察。
(6)舌苔的电子显微镜研究。为认识各类舌象的形成原理提供了细胞、分子水平的形态学依据。
(7)舌诊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8)动物实验研究舌诊。制造“虚证”或“阳虚”动物模型观察舌象变化。
(9)应用舌血流测量仪研究舌诊。如中国医学科学院用舌血流测量仪测量淡红、淡暗、红暗三种舌质的舌表浅血流量。
古籍中的舌诊的客观化研究
- 《金匮要略浅注》:[卷七]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第十六
则)唇痿。(血瘀而色应于舌。则)舌青(血瘀而气不化液。则)口燥。但欲漱水。(而)不欲咽。(上虽燥而...
- 更多古籍中的舌诊的客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