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象组织学研究是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认识和阐明各种生理与病理舌象的特征与形成机理的研究课题,是关于舌诊客观化的基础研究之一。
3 舌的组织切片
正常舌的组织切片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层结构:
(1)粘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又可细分为角化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
(2)固有层,位于粘膜上皮之下,为一层结缔组织,其中有神经、血管、淋巴管、舌腺管等穿行其中有时可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尤以舌根部为多见;
(3)肌层,为纵横交错的横纹肌组成,在肌束与肌束之问结缔组织很少,有时可见血管及神经等。
4 病理舌象的形成机理
在近年的研究中,对许多病理舌象的形成机理做出了组织学观阐述,如苔质的病态表现:
厚苔是由于丝状乳头明显增高,特别是角质层增厚、角质丝形成轴柱状耸立于丝状乳头之顶端而形成;
腻苔为丝状乳头增大,角质丝融合,杂有细胞碎片及渗出的白细胞而形成,并见细菌夹杂其间;
燥苔可见丝状乳头角质柱增高致密外,表面盖有即将脱落的角化不全细胞,蕈状乳头萎缩,基底细胞增生活跃,多见核分裂相,加之唾液分泌较少,故舌燥;
其它如滑苔、剥苔、腐苔、镜面舌等病理舌苔亦均有其特征性组织学改变。
再如舌质的病理性改变:淡白舌可见舌粘膜上皮有明显的水肿,棘细胞有空泡变性;红舌与绛舌可见粘膜固有层中毛细血管增多、扩张、出血,或见红细胞渗出,往往伴有不等量的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古籍中的舌象组织学研究
- 《圣济总录》:[卷第八十一脚气门]香港脚统论
故预止汤剂,此当为治法之最。学者宜加意焉。《圣济总录》宋·徽宗由政府组织编写公元1111-1117年...
- 《目经大成》:[卷之二八十一证]剑横秋水七十八
·乾隆六年黄庭镜草成此书,此后四易其稿,但未付梓。弟子邓学礼得悉此书后于嘉庆十年刊行公元1741年...
- 《察舌辨症新法》:舌苔原理
似黄非黄、似白非白,各类间色,皆条分于后,以备后学细心参考。《察舌辨症新法》清刘恒瑞公元1644-...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八神仙服饵门]神仙统论
夫服气辟谷,皆神仙之术所不废者,今具列云。《圣济总录》宋·徽宗由政府组织编写公元1111-1117年...
- 《本草便读》:恽序
也。而字句之不锤自炼。对偶之不琢自工。非数十年积学深思。寻绎乎圣经。研求乎物理。而又具救世之苦心。...
- 更多古籍中的舌象组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