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舌象研究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舌象的形成、演变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和阐明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外有关舌象的研究大致分为二类:
一是对舌象的临床观察,多是对正常人群及患病人群的舌质、舌形、舌苔特征的观察统计及对其相关临床意义的探讨;
二是对各种舌象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已涉及的内容有:(1)舌象病理学研究;(2)关于舌象的微量元素分析;(3)通过计算植物神经平衡指数,说明舌象变化与植物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4)通过对免疫球蛋白或其它免疫指标的测定,探讨其与各种舌苔形成的关系;(5)舌象微循环观察;(6)口腔局部环境与舌苔形成的关系研究;(7)舌象的动物模型研究,多以3月龄小猪作成各种病理舌象或证的舌象模型以供观察;(8)关于舌象的血液流变学研究;(9)舌象微生物学研究。
此外,还有对营养缺乏与舌象之关系,体内激素水平与舌象之关系,酶系统及药物与舌象形成之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古籍中的舌象研究
- 《丁甘仁医案》:[卷一]暑温案
气粗,入夜烦躁,梦语如谵,小溲短赤,舌苔薄黄,脉象濡数。暑邪湿热,蕴蒸阳明,漫布三焦,经所谓因于暑...
- 《温热逢源》:[卷中]辨正吴又可温疫论各条
后面所称九传之变证哉!至所叙初起证情,以及舌苔脉象,大略是暑湿浊邪蒙蔽中焦之证,与疫厉恶毒之邪,沿...
- 《疫疹一得》:[卷上疫疹之症]舌上珍珠
舌上白点如珠,乃水化之象,较之紫赤黄黑,古人谓之芒刺者更重。《疫疹一得》清余霖公元1644-191...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口舌]经义
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阴阳应象大论》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主...
- 《医灯续焰》:[卷十八(补遗)]舌
阴阳应象大论曰∶心主舌,在窍为舌。脉度篇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夫言出于心,非舌不能发,...
- 更多古籍中的舌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