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shè xiāng
2 英文参考
muskiness[朗道汉英字典]
moschus,musk[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belmusk[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berne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schu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usk[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麝香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 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636 | 50 | 麝香保心丸 | 水丸 | 22.5mg*42粒(人工麝香,人工牛黄) | 瓶 | 25.4 | 中成药部分 | * |
637 | 50 | 麝香保心丸 | 水丸 | 22.5mg*24粒(人工麝香,人工牛黄) | 袋 | 14.8 | 中成药部分 | |
891 | 75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 软膏剂 | 10g(人工麝香,人工牛黄) | 支 | 9.3 | 中成药部分 | * |
892 | 75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 软膏剂 | 20g(人工麝香,人工牛黄) | 支 | 17.7 |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麝香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1]。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5 拉丁名
Moschu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英文名
musk(《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麝香的别名
8 来源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2]。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 moschiferus L.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1]。
9 产地
麝香主产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1]。
10 性味归经
11 麝香的功效与主治
麝香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痹痛麻木:内服:30~100mg,入丸、散用[1]。
麝香治痞块积聚,难产死胎,跌打损伤,痈疽肿毒,中耳炎:内服或研末调敷[1]。
麝香为眼科常用开窍药,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的功效:用于青盲、绿风内障、暴盲等。本晶辛香走窜之性甚烈。对各种原因所致目窍不利或目中玄府、脉络闭塞,具有较强的开窍通闭的作用。用治青盲,常与驻景丸加减方
配用:用治绿风内障,常与牛黄、羚羊角等配伍,如熄风丸;用治暴盲,常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通窍活血汤。
12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麝香[1]。
13 麝香的化学成分
14 麝香的药理作用
人工或天然麝香酮有抗炎作用,并能增强β-肾上腺素能药物的作用,对动物能升高血压,兴奋呼吸,麝香酮对小鼠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1]。
15 麝香中毒
麝香含有麝香酮、胆甾-4-烯-3酮等成分[3]。主要作用有强心,扩冠,解热,镇痛,抗炎,免疫增强,抗早孕,抗溃疡,抗蛇毒,抗组胺,抗变态反应,抗癫痫等[3]。
麝香酮超量可致中毒[3]。
15.1 不良反应机制
麝香酮超量可致中毒,小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抑制;刺激消化道黏膜,严重者麻痹呼吸血管中枢,内脏广泛出血致死,能强烈收缩子宫平滑肌,致先兆流产或流产,还能引起凝血障碍。[3]
15.2 临床表现
口中异物感、口腔黏膜及咽部糜烂、鼻出血、牙龈出血、牙齿脱落、溃疡,便血、血尿。严重者循环、呼吸衰竭死亡。孕妇误用可致阴道出血、流产。[3]
15.3 治疗
麝香中毒对的治疗要点为[3]:
2.对症治疗:给予止血药物,如羧基苄胺、维生素K等。有痉挛者给予阿托品等解痉药等。
16 麝香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麝香
Shexiang
MOSCHUS
16.2 来源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l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16.3 性状
16.3.1 毛壳麝香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皮,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16.3.2 麝香仁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其中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饲养者呈颗料状、短条形或不规则的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16.4 鉴别
(1)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提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浙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的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4)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为无数无定形颗粒状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形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和内皮层膜组织。
(5)取本品,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16.5 检查
本品不得检出动、植物组织、矿物和其他掺伪物,不得有霉变。
16.5.1 干燥失重
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3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G)。
16.5.2 总灰分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照灰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测定,按干燥品计算,不得过6.5%
16.6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1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苯基(50%)甲基硅酮(OV-17)为固定相;涂布浓度2%,柱温200℃±10℃。理论板数按麝香酮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6.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麝香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检查]项干燥失重项下所得干燥品约0.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麝香酮(C16H30O)不得少于2.0%。
16.7 麝香饮片
16.7.1 炮制
取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出麝香仁,除去杂质,用时研碎。
16.7.2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心、脾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痈肿瘰疬,咽喉肿痛。
16.7.4 用法与用量
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16.7.5 注意
孕妇禁用。
16.7.6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遮光,防潮,防蛀。
16.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2.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87.
用到中药麝香的方剂
- 麝香乳
:shèxiāngrǔ《卫生总微》卷十五:方名:麝香乳别名:麝香饮组成:麝香少许。主治:小儿客忤,项...
- 通玄丹
uándān《圣惠》卷九十三:方名:通玄丹别名:麝香丸组成:巴豆1两,油1升,麝香1钱(细研)。主治...
- 吹鼻麝香散
拼音:chuībíshèxiāngsǎn别名:麝香散处方:藜芦(和州老)1茎。制法:上为散,入麝香麻...
- 竹屑散
集验方》卷十一:别名:竹蛀散组成:蛀竹屑、坯子、麝香、白矾(煅)1钱。主治:小儿聤耳出脓汁。用法用量...
- 揩齿麝香散
拼音:kāichǐshèxiāngsǎn别名:麝香散处方:麝香(研)1分,小豆面(微炒)3两,蜀椒(...
- 更多用到中药麝香的方剂
用到中药麝香的中成药
- 复方麝香注射液
麝香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复方麝香注射液别名:麝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剂型:注射剂:2ml,5ml...
- 麝香丸
90g红大戟90g五倍子45g浮石60g蟾酥3g麝香9g千金子霜45g冰片12g熊胆9g牛胆膏36g...
- 八味小檗皮散
20g余甘子125g甘草50g红花75g熊胆6g麝香6g京墨12g制法:以上八味,除熊胆、麝香另研细...
- 二十五味儿茶丸
茇30g铁粉(制)15g渣驯膏50g铁棒锤40g麝香1g藏菖蒲50g木香50g水牛角15g珍珠母25...
- 黎峒丸
茶100g冰片12.5g雄黄50g牛黄12.5g麝香12.5g山羊血25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阿魏、...
- 更多用到中药麝香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麝香
-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四]一切疳第三
;十五、面无光。并宜常服保童丸方朱砂(半分)牛黄麝香蟾酥(各少许)阿魏(二分)上先将朱砂于净器中研如...
- 《幼幼新书》:[卷第九]慢惊风第三
裂。以上各一分)蟾头(一枚,涂酥,炙令焦黄)牛黄麝香(各细研,半分)辟宫子(二枚,涂酥,炙令黄)上件...
-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赤芍、桂心各一两,没药、琥珀、甘草各一钱,细辛、麝香各五分,为末,酒入姜汁调服五分。治败血停积五脏,...
- 《儿科要略》:[第三章·儿科特征]第六节·疳证
次用益气丸以补肺,余如益黄散、化丸、补肺散、张涣麝香丹、阿胶散、胡黄连丸之类,均可酌用。大凡肺经有热...
- 《普济方》:[卷一百十四诸风门]诸风难治附论
浸三日炒)天南星(汤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炒黄)麝香(别研)天麻(酒洗切焙)茯苓(去皮)独活(去芦)...
- 更多古籍中的麝香
麝香药品说明书
- 麝香痔疮栓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薄荷麝香草酚搽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复方麝香草酚撒粉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复方麝香草酚撒粉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海马追风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祛风湿油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舒活灵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追风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醒神搽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舒活精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祛风湿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镇痛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痔疮栓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壮骨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追风止痛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跌打风湿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祛痛搽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舒活搽剂(麝香舒活精)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跌打风湿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舒活搽剂(麝香舒活精)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麝香镇痛膏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