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目录

1 拼音

shè pín dǎo guǎn xiāo róng shù zhì liáo xīn lǜ shī cháng

2 概述

射频导管消融是应用电极导管,将射频电能导入到心脏,通过射频电能的热效应,对心律失常的起源病灶或维持心律失常的关键部位进行损毁,从而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它的适用范围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

3 操作名称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4 适应证

1.成人适应证

(1)明确适应证: ①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并快速心室反应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或已有充皿性心力衰竭(CHF)者。 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包括反复性单 形性室速)]反复发作,或合并有 CHF,或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③非典型房扑,发作频繁、心室率不易控制者(仅限有经验和必要设备的医疗中心) 。 ④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简称窦速)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⑤慢性房颤合并快速心室反应且药物控制效果不好、 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者进行房室 交界区消融。 ⑥手术切口折返性房速反复发作者 (仅限有经验和必要设备的医疗中心) 。

(2)相对适应证: ①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颧心室率不快者。 ②显性旁路患者,虽无心动过速依据,但是有明显胸闷症状,且已排除了其他原因者。 ③从事特殊职业(如司机、高空作业等) ,或有升学、就业等需求的显性旁路患者。 ④AVRT、AVNRT、房速、典型房扑和特发性室速(包括反复性单形性室速)发作次少、 症状轻者。 ⑤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药物预防发作效果不好、愿意根治者(仅限于有经 验和必要设备的医疗中心) 。 ⑥房扑发作次数少、症状重者。 ⑦不适当窦速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者。 ⑧心肌梗死后室速、发作次数多、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仅限有经验和必要 设备的医疗中心) 。 ⑨频发室性早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药物治疗无效者。

2.儿童适应证

(1)明确适应证 ①年龄<4 岁者:="">动力学障碍,各种抗心律 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 右侧游离壁显性旁路患者,心动过速呈持续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②年龄>4 岁者: 房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无效者; AVRT、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预激综合征伴晕厥;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 ③AVNRT: 年龄<7>动力学障碍,各种抗心律失常药 物治疗无效者; 年龄>7 岁,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2)相对适应证 ①年龄<4 岁者:="">动力学障碍者; 右侧游离壁显性旁路患者,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②年龄>4 岁者: 房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无效者; AVRT、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但心室率不快者。 ③AVNRT: 年龄<7>动力学障碍,除胺碘酮以外的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 年龄>7 岁,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者。 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发生的 AVRT 和 AVNRT,术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缩短手术 时间和降低手术危险性。 ⑤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获得性持续性房扑, 除外因心脏手术残余畸形血流动力学改变所 致,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切墨折返性房速。

5 禁忌证

1.成人禁忌证

(1)有显性旁路,但无心动过速,也无其他症状者。

(2)不适当窦速药物治疗效果好者。

(3)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好或发作症状轻者。

(4)频发室性早搏,症状不严重,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者。

(5)心肌梗死后室速,发作时心率不快并且药物可预防发作者。

2.儿童禁忌证

(1)年龄<4岁者:

①AVRT、AVNRT、典型房扑,虽然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但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②右侧游离壁显性旁路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少、症状轻。

(2)年龄>4岁者:

①房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者。

②AVRT、AVNRT、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少、症状轻。

(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出现,但明确为手术后残余畸形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房速。

6 准备

1.术前常规准备

(1)详细询问病史,注意既往有无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史。

(2)全面体格检查,注意外周动脉搏动情况及有无外周血管杂音。

(3)完成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及其标志物等检查。

(4)行X线胸部平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有无解剖畸形,并对心功能作出评价。对怀疑有外周血管畸形、外周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性外周血管炎的患者,应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5)全面复习患者所有的心电生理资料:包括窦性心律及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食管电生理检查以及既往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等。

(6)患者一般应于术前停服所有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

(7)术前24 h内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过程、成功率、并发症、复发率及手术费用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须全身麻醉者通知麻醉科(例如年龄<9岁,或年龄>9岁但精神极度紧张,预计术中不能充分合作者,术中须静脉注射镇静麻醉药)。

(8)术前24h对双侧腹股沟区及双侧颈胸部进行备皮和清洗。

(9)术前4h禁食。如果须全身麻醉者,则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水。

(10)术前0.5h,建立至少1条静脉输液通道,以备术中静脉用药所需。

2.特殊准备

(1)房颤及持续性房扑患者,应于术前1周内完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左心房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2)术中拟应用三维标测系统(如Carto或Navix)的患者,建议于术前1周行心脏多排CT或电子束CT检查,对拟标测的心腔进行三维重建,以指导术中的三维标测。

(3)术前一直在口服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应于术前3~4d停用华法林,改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如克赛1mg/kg)。术前12h停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4)术中须使用造影剂的患者(如房颤患者于穿刺房间隔及行肺静脉造影时须使用造影剂),于术前24h内行碘过敏试验。

7 方法

7.1 1.心内电生理检查

(1)标测电极导管的放置:经下腔静脉途径(一般穿刺股静脉),将多极电极导管(一般为2极或4极)置入高位右心房、希氏束(His)部位及右心室心尖部。经上腔静脉途径(一般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多极电极导管(一般为4极或10极)置入冠状静脉窦。

消融房扑时,建议于右心房内放置20极电极导管(Halo导管),以标测右心房游离壁的激动顺序;消融房颤时,常须穿刺房间隔,于肺静脉口内放置10极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

如果电极导管须经股动脉进入左心室(如消融左侧旁路及左室室速时),则在穿刺股动脉后静脉注射肝素2000U,以后每小时再静脉注射肝素1000U;如须穿刺房间隔,则在穿刺房间隔成功后静脉注射肝素4000~5000U,以后每小时再静脉注射肝素1000U。

(2)电生理检查:基础电生理检查的内容为,心房程序刺激(现多用S1S2刺激及S1S2S3刺激)、心房分级递增刺激(S1S1刺激);心室程序刺激及心室分级递增刺激。目的是:第一,诱发心动过速;第二,了解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的房室传导系统电生理特性,以及心动过速时心房、心室各部位的激动顺序,从而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及电生理机制。

如果基础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心动过速,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一般为1~4μg/(kg·min)]等药物,使心率增快30%左右后,再行心房及心室的电刺激,以诱发心动过速。

7.2 2.消融靶点的确定及消融的实施

(1)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①靶点的确定及消融:自界嵴的最上方和最早激动部位开始,沿界嵴逐点向下消融,直至界嵴的中下1/3交界处(3~4cm)。预设温度55~70℃,功率20~30W。出现有效的消融反应后,还应再消融60~90s。

②消融终点:消融终点为静息心率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或静脉注射阿托品后最大心率均降低30%以上,同时伴有心房最早激动点的下移(但P波仍为窦性形态)。

(2)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消融靶点的确定。双极心内电图(简称双极电图):消融导管所记录到的A波较体表心电图最早P波提前25ms以上处,且为双心房的最早激动点。单极心内电图(简称单极电图)上A波呈QS波形的部位。

②消融:预设温度55~60℃,功率20~30W,于房速心律下消融,如果10 s内房速终止,为有效靶点,继续放电至60s。

③消融终点:采用各种心房刺激方式(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均不能诱发房速。消融成功后观察30min重复上述刺激仍不能诱发房速。

(3)典型心房扑动(即右心房峡部依赖型房扑)

①消融径线:为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

②消融参数:从三尖瓣环开始逐点消融至下腔静脉,预设温度55~70℃,功率20~40W,每点消融30~60s。

③成功消融终点:为峡部传导的双向阻滞。消融成功后观察30min,再行检验峡部是否双向阻滞。判断标准之一:起搏冠状静脉窦口,右心房的激动顺序呈逆时针单向传导;起搏右心房下侧壁时,右心房的激动顺序呈顺时针单向传导。判断标准之二:起搏冠状静脉窦口和右心房下侧壁时,消融线上出现宽间期的双心房波。

(4)非典型心房扑动和手术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标测技术:建议采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Navix),结合拖带标测技术;记录双电位及心房静止区,确定手术切口或补片的边界。

②消融径线的确定:非典型房扑折返环的缓慢传导区;心脏外科手术后形成的手术瘢痕之间的狭窄“通道(channel)”;手术切口或补片与心房固有的解剖屏障(如三尖瓣环或上、下腔静脉的开口)之间的连线。

③消融:预设温度55~70℃,功率20~30W,于心动过速心律下线性消融,每点消融时间20~30s。

④消融终点:消融过程中终止心动过速;各种心房刺激方式(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均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消融成功后观察30min,重复上述刺激仍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5)心房颤动:目前尚无完全成熟和统一的消融治疗方案。一般认为,对于阵发性房颤,应尽量消融房颤的局部触发灶(focal trigger)。这些触发灶,绝大部分位于肺静脉的开口,少数位于与心房相连的其他胸静脉内(如冠状静脉窦及上、下腔静脉)及双侧心房内。目前消融房颤的方法有:点状消融局部触发灶、节段性肺静脉隔离和环肺静脉口线性消融等。

(6)房室旁路及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①消融靶点的确定:显性旁路以旁路前传的最早心室激动点(EVA)和(或)旁路逆传的最早心房激动点(EAA)为消融靶点,局部电位为小A大V波。对于慢传导旁路,其消融靶点图上A波与V波并不融合。隐匿性旁路以旁路逆传的最早心房激动点(EAA)为消融靶点。记录到旁路电位的部位。

②消融参数:预设温度55~70℃,实际温度不低于50℃。消融电极在二尖瓣环下时,功率一般于20~30W即可;消融电极在二尖瓣环上或三尖瓣环上时,功率须达20~50W。有效的消融在5~10s内即可阻断旁路的传导。一般巩固消融45~60s。

③消融终点:旁路的前向和(或)逆向传导被阻断。

(7)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①消融靶点的确定:右前斜位(RAO)30°投照角度下,在希氏束至冠状静脉窦口连线的中、下1/3交界区附近进行标测。理想的消融靶点:呈宽、碎、小的A波和大V波。无希氏束电位。

②消融参数:预设温度55~60℃;非温度控制消融时,设置功率为15~30W。消融时间一般在60s以上。

③消融有效指标:消融10 s内出现交界区心律,频率<130/min。

④成功标准:房室交界区前传跳跃现象消失,并且不能诱发AVNRT(可不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房室交界区前传跳跃现象仍未消失,但是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后仍不能诱发AVNRT。

(8)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①消融靶点的确定

起源于希-浦系统的室速:主要采用激动顺序标测,以心动过速时最早浦肯野(Purkinje)电位处为消融靶点。局灶心肌起源的室速:如标测范围局限的(如流出道室速),可直接用起搏标测;如果标测范围较大的室速,则先用激动顺序标测,将标测的范围缩小后,再结合使用起搏标测。

②消融参数:预设温度55~70℃;功率20~30W。

③消融终点:室速终止;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后,心室程序和分级递增刺激不能再诱发原室速。

(9)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①束支折返性室速:

以记录到右束支电位处为消融靶点;

于窦性心律下放电,设置温度55~70℃,功率15~30W;

以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为有效,消融时间40~60s。

②心肌梗死后室速:常用三维标测系统(如Carto或Navix)进行标测,显示梗死区瘢痕的几何形状。消融瘢痕区之间的传导通道。建议选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进行消融,实际温度于40~45℃。

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性右室心肌病(ARVD)室速:消融的适应证仅限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尝试消融。

7.3 3.术后处理

(1)穿刺动脉的患者术后卧床12~24h,砂袋压迫穿刺部位6h。

(2)仅穿刺静脉的患者术后卧床6h,砂袋压迫穿刺部位2h。

(3)术后行心电、血压监测,注意观察有无心脏压塞、气胸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d,连服1~3个月。

(5)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静脉曲张、栓塞史、肥胖、口服避孕药物等),可在穿刺部位包扎2 h后静脉注射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6)术前一直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术后华法林应与低分子肝素重叠3d。3d后待INR达到2.0~3.0时,单独口服华法林。

(7)出院前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部平片。

8 注意事项

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1.麻醉意外  如果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及时抗休克治疗。

2.局部穿刺血管并发症  包括局部的血肿、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

3.感染  选用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4.动脉夹层。

5.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  可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必要时外科手术切开动脉取栓。

6.血/气胸  对于压缩程度>30%以上的血/气胸,应行胸腔穿刺并行胸腔闭式引流。

7.纵隔血肿  必要时外科开胸手术治疗。

8.心脏压塞  行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外科手术进行修补。

9.消融损伤膈神经  导致膈肌麻痹。

10.完全性房室阻滞  一般认为如果术后2周仍未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则应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

11.术中损伤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  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预防措施是消融邻近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区域时,应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尽量避免损伤冠状动脉。

12.迷走反射  静脉注射阿托品、补充血容量、静脉使用升血压药物(如多巴胺等)等。

13.肺动脉栓塞  预防的措施是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尽量缩短卧床时间。对于有深静脉血栓形形形成的高危患者,静脉注射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必要时华法林抗凝治疗。

14.脑卒中  常见为脑动脉栓塞。预防措施为术中及术后进行必要的抗凝治疗。

15.左房-食管瘘  主要见于消融肺静脉及左心房后壁的房颤患者。须开胸手术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