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肾下级肾盂肾盏切开取石术 (最后修订于2016/9/20 22:52:45)[共1000字]
摘要:
肾盏的解剖结构见下图(图7.2.4.4-1,7.2.4.4-2)。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38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切开治疗复杂性鹿角状或铸状及多发性肾结石疗效。方法沿肾盂外间隙分离肾窦内肾盂,于肾中下1/3下盏上方无血管区用2-0合成可吸收缝线扣锁式全层缝合肾实质2排,其间切开肾实质,由肾上、下盏间作一弧形切口,取出较大的结石,直视下探查取出肾盏内小结石。结果30例结石一次性取净,占80%;8例有1~2粒小结石残留,术中仅2例输血200ml。随访6个月~6年,29例无肾积水,2例结
- 肾盂癌的CT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乳头状和菜花状移行细胞癌表现为肾盂、肾盏内与肾实质呈等密度结节影。广基浸润移行细胞癌表现为肾盂、肾盏黏膜局限性或较为弥漫性浸润增厚。肾盂癌可侵犯肾实质,很少引起肾轮廓的改变。肾盂癌属少血供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强化。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96.13%。结论肾盂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
- 第三节 肾盂肾炎
第三节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一种常见的以肾小管、肾盂和肾间质为主的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9~10倍。临床上常有发热、腰部酸痛、血尿和脓尿等症状。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两种。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肾组织和尿液中都可培养出致病菌。引起肾盂肾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多数为大肠杆菌
- 肾窦内肾盂加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取石方法。方法对5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出结石,术后肾功能恢复好,小结石残留9例,并发漏尿4例,继发出血1例而行肾切除。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出血少、对肾功能影响小,适合于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关键词】肾结石;手术复杂性肾结石的外科治疗较困难,我院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采用不阻断肾蒂肾窦内肾盂加肾实质切开治疗
- 肾积水
【概述】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满脓液,称为肾积脓或脓肾。造成肾积水的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诊断】(一)病史由于其临床表现与梗阻部位、时间、发生快慢、有无继发感染及原发病变的性质有关,为此在诊断时应注意:①
- 肾盂旁囊肿的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摘要】目的总结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其中2例为实质性弱回声,18例为囊性,其中4例为多发性囊肿;16例行IVU检查,12例显示肾盂肾盏受压改变,4例为正常肾盂肾盏影像。CT检查16例,均表现为肾门附近边缘清晰低密度的圆形影像,CT值20HU以下,无增强效应。结果13例(65%)有腰部症状,4例(20%)有血尿病
- CT检查对肾盂肾盏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摘要】论述肾盂肾盏细胞癌的CT分期、表现、诊断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肾盂肾盏细胞癌CT移行细胞癌也称移行上皮癌,常发生于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主要发生于成人,常见血尿或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发生于肾盂者常见病变位于肾盂乳头及肾盏,大多为缓慢生长,呈相对良性过程,早期癌的诊断对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很关键,治疗常包括内镜电灼疗法、激光切除和全肾输尿管切除[1]。术前肿瘤分级和分期对手
- 影像技术在肾盂癌诊断中的综合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技术在肾盂癌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20例患者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等检查诊断为肾盂癌。23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盂癌。结论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技术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肾盂癌的诊断正确率。【关键词】影像;肾窦;肿物;癌 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是历史最长的影像诊断技术之一,最先应用水溶性对比剂进行X线
- 胎儿肾盂积水超声诊断及产后转归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肾盂积水的程度,以评价胎儿肾积水转归及预后。方法对42例孕期发现肾盂积水的胎儿进行出生后追访,最长至生后24个月。结果42例中30例(71.4%)肾盂积水完全吸收,无明显变化11例(26.2%)。结论超声可较早的对胎儿肾积水进行评估。 【关键词】超声; 胎儿; 肾盂积水 Ultrasonicdiagnosisandprognosisresearchoffetalhydron
- 改良气压弹道碎石杆联合肾盂切开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气压弹道碎石杆联合肾盂切开在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用肾盂切开,经肾盂切口介入改良后的气压弹道碎石杆碎石,将肾盂及各肾盏内的结石取出。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3个月复查IVU,1例发现肾盏内残留约1cm小结石,其余患者未见结石残留,肾显影基本正常。结论在鹿角形肾结石开放性手术中,通过肾盂切口,利用改良气压弹道碎石杆治疗,具有损伤小、
- 经肾盂外间隙入路在肾盂切开取石术中的运用
肾盂切开取石手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手术,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鹿角样结石、铸型结石甚至多个结石,特别是肾周炎性反应较大,粘连严重的复杂肾结石,取出十分困难。我院自1993~1994年收治并经肾盂外间隙入路行肾盂切开取石术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45岁。鹿角样结石14例,铸型结石8例,多个结石的有2例,结石最长径
- 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120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取出结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无需阻断肾蒂,平均手术时间110(80~180)min。术后残留结石27例。结论:该术式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简单,取净率高,损伤少等优点。【关键词】肾结石;外科手术 Lithotomyofpelvisandinfra-
- 小儿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附20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静脉尿路造影(IVU)及CT表现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例小儿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IVU及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0例经IVU检查,19例可见双肾盂双输尿管影像。5例经CT检查,均显示双肾盂呈上下排列及双输尿管横截面。结论IVU是发现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方法。而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合并肾积水时,CT检查可发挥其独特的优点。关键词肾盂输尿管
- CT容量测量肾盂积水分度的探讨
)CT扫描装置及主要技术参数:美国GESytec1800Plus型全身CT,120KV,360mAs,时间3.3s/层,矩阵512×512,层厚10mm,窗宽250HU|窗位40HU。体位采用仰卧位肾区定位扫描。(2)采用德国SIEMENS500mAX线机行静脉肾盂造影,分别于7′、15′、25′、45′照片,81KV~90KV,160mAs,0.32s。将CT肾盂积水容量测量按X线肾盂积水方法
-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关键词:鹿角形肾结石;外科手术 我院1987年8月至2004年10月采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肾实质弧形切开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86例97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67例,女19例,年龄17-72岁,平均45岁,病程0.5月-30年,平均3年。右侧42例,左侧33例,双侧11例,并同侧或对侧输尿管结石17例。伴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4例,乙型肝炎5例
-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离断式;手术 2005—2009年共收治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UPJO)引起的肾积水患儿68例,均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术中均放置双J管作支架和引流,临床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UPJO病例中,
- 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腔外良性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腔外良性病变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优势。方法21例良性病变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其中纤维索带压迫7例,异位血管压迫1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压迫3例。术前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确诊后采用后腹腔镜下解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外在压迫,行肾盂成形术。结果手术均顺利且证实术前诊断,手术时间1-3h,平均94min;出
- 肾后下段及肾窦内肾盂分层切开治疗肾巨大鹿角形结石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肾后下段及肾窦内肾盂分层切开治疗肾巨大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后下段及肾窦内肾盂分层切开治疗肾巨大鹿角形结石48例。结果术中输血6例,43例结石一次取净,5例有残余结石,经ESWL治愈。结论本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取石方便,出血少,不阻断肾蒂等优点。【关键词】肾鹿角形结石手术肾巨大鹿角形结石治疗比较困难,我院于1999~2003年采用肾后下段及肾窦内肾盂分层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4
- 高能冲击波对兔肾盂黏膜损伤及甘露醇保护作用
【摘要】0.05);冲击波冲击对肾盂黏膜具有损伤作用。与损伤组相比甘露醇组冲击波冲击后,尿葡胺聚糖下降,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升高幅度降低。电镜和光镜下,甘露醇组及损伤组均可见肾盂黏膜的损伤,但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损伤改变。结论冲击波冲击可致家兔肾盂黏膜损伤,而甘露醇对肾盂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关键词】肾盂;创伤和损伤;高能量冲击波;甘露醇0.05).Theinjurycouldbeseen
-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2例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者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电切并置内外支架管治疗,其中行输尿管镜下电切并内置两条双J管术20例,电切并置一条双J管12例,狭窄合并肾结石一次手术28例,狭窄合并息肉者2例,单纯连接部狭窄2例。结果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者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电切扩张术一次性成功达25例,6例行二次扩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转自37度医学网 [适应证] 肾盂与输尿管的连接部分,由于有一纤维肌肉环或偶尔同时存在异位血管,可造成狭窄,引起肾盂积水。如肾实质尚属正常,肾功能有恢复的可能者,应用手术方法解除梗阻。 若肾盂积水严重,肾实质已萎缩,而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应做肾切除术。 [术前准备、麻醉] 同肾切除术。 [手术步骤] (一)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Foley) 1.体位、
- 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积水(附65例报告)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引起肾积水的常见病因,手术治疗为解决梗阻的首选方法,肾盂成形术是其重要手术方式之一。1995年10月~2003年5月我院共行该手术6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男27例,女38例;双侧15例,肾盂成形肾脏70只,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结石8例,管腔狭窄伴旋转不良20例,管腔外压迫、纤维带粘连,异位血管压迫37例。均有严重肾积水,肾皮质厚度约为
-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手术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是引起先天性肾积水的主要原因,1994~2004年,我院手术治疗PUJO40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7~46岁,平均22岁。左侧25例,右侧15例;有腰部酸痛症状者32例,伴血尿2例,腹部包块6例,4例并发肾结石,排泄性尿路造影(ivu)40例,逆行性尿路造影21例,本组40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 1.2手术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2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2例UPJO患者的40例行开放手术,1例行输尿管镜下狭窄部扩张术,1例行输尿管镜肿瘤激光切除术。术毕均植入双“J”管。回顾性分析42例UPJO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随诊42例患者,随诊时间6个月~3年。42例患者解除梗阻后无复发,全部治愈。结论UPJO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肾分泌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及MRI检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
-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例报告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畸形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如无并发症一般无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困难,然而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IVP)可基本确诊本病。现将1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例1,男,33岁。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部酸痛不适,且小便时排出米粒大小石头一粒,当时未在意。后于2005年6月20日突发右侧腰部绞痛,持续3h。查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侧肾区叩击痛(+)。实验室及辅
- 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患儿肾盂穿刺成功后,用球囊扩张狭窄段置入8F胆管内外引流管,保留4周拔管。结果随访3~24个月,治愈12例,占75%;好转4例,占25%。结论对治疗的16例患儿临床研究表明,球囊扩张置管术疗效可靠、创伤小,为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小儿肾盂输尿管狭窄放射学介入性 Interventionaltreatme
- 小儿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同心双腔管的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42例,肾盂输尿管高位连接4例,迷走血管压迫7例,纤维条索压迫3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并同心双腔管肾造瘘45例,输尿管肾下盏吻合并同心双腔管肾造瘘4例,单纯纤维条索松解术3例,肾切除4例。结果48例随访5-72个月,其中1例松解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影像学诊断(附16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方法利用B超检查,静脉肾分泌造影检查(IVP),逆行造影检查,经皮肾盂穿刺造影检查,CT检查(平扫+CTU)。分析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原因和影像学征象。结果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包括:结石5例,迷走血管外压迫8例,纤维带外压迫2例,输尿管黏膜瓣膜样皱折1例。结论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关键词】肾盂输
- 手助腹腔镜取肾、离体肾切开取石、自体肾移植治疗肾盂鹿角型结石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为了既能保留功能良好的患有鹿角型结石的患肾,又能取净肾盂内结石和减轻创伤,探讨用手助腹腔镜取肾、离体肾切开取石、自体肾移植治疗肾盂鹿角型结石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术前行静脉尿路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肾血管及髂血管情况。手术全麻下进行,先行脐部切开插入Trocar固定后,CO2人工气腹,手助切口不单设切口,借助肾移植切口采用蓝碟技术。肾脏由此口取出灌洗后髂窝处行自体肾移植
- 肾盂造瘘术和肾造瘘术
肾盂造瘘术和肾造瘘术转自37度医学网 肾盂造瘘术的目的是引流肾盂,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盂和肾实质感染,但术后肾盂又可因造瘘而反复感染,影响肾功能。因此,这种手术只能作为缓解梗阻的抢救措施。 [适应证] 1.输尿管因某种原因梗阻(如损伤或结核等),全身情况不允许用其他方法解除梗阻者。 2.肾积脓,全身情况不允许作肾切除术,或有其他原因必须保存病肾者。 3.膀胱癌晚期,使两侧输尿管堵塞者。
- 胎儿肾盂积水的超声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进步,对胎儿泌尿系畸形的检出率逐渐增高[1],特别是发现胎儿肾积水的数目显著增多。胎儿肾盂积水频繁出现引起产科医生的关注[2]。本文就胎儿肾盂积水诊断标准、可复性及预后作一综述。1胎儿肾脏的发育及正常超声表现肾脏起源于中胚层,由前肾、中肾、后肾先后发育而成。妊娠15周时,两侧输尿管芽从位于近泄殖腔处的左右中肾管下端发生,向后上方伸长为输尿管,并与生后肾原基相接
- 什么是尿路感染?
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细菌是最多见的病原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也可引起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
- 慢性肾盂肾炎
【概述】急性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通常不引起肾脏瘢痕和进行性肾脏损害,成年患者更是如此。成年患者的慢性肾盂肾炎通常是幼年时代的肾盂肾炎逐渐演变而成的。【治疗措施】(1)特殊治疗:①药物治疗:有慢性肾盂肾炎证据的各年龄组患者,需及时诊断仔细治疗,并预防感染再发生。为根治尿路感染,需作药敏试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果为重新感染(特别是婴幼儿),则需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治疗。②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矫正患
- 肾结核100例静脉肾盂造影X线平片分析
【摘要】目的静脉肾盂造影早已被基层医院所重视,对肾脏疾患如肾结石、结核、囊肿等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00—2008年以血尿为主诉,临床为查明血尿原因及疑诊为肾结核而申请行静脉肾盂照影检查。方法经肘静脉推注76%泛影葡胺40ml后,间隔数秒分别摄片观察肾大小盏及肾盂充盈、破坏情况,来定性诊断。结果100例病人中肾皮质变薄13例,肾小盏呈“虫蚀状”6例,肾大盏狭窄、梗阻呈“刀割样”18例
- 泌尿系结石性梗阻B超与IVP检查对照分析
泌尿系结石性梗阻B超与IVP检查对照分析(pdf)[摘要]目的研究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对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8月的住院病例,选取资料齐全,且经手术确诊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积水51例,对B超和IVP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超检查肾结石检出率91.4%高于IVP造影77.1%,B超检查输尿管结石检出率84.
- 肾盂、输尿管解剖变异的治疗体会(附6例报告)
在上尿路结石的病因中,肾盂、输尿管解剖变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治疗结石和预防结石复发要重视肾盂、输尿管解剖变异。 1临床资料 例1,男,43岁,左腰部胀痛20年。腹部平片:左肾下盏多发结石。静脉肾盂造影(IVP):左肾显影差,逆行造影:肾内型肾盂,左肾盂与输尿管呈“T”形连接。术中见左肾积水,肾下极切除取石。2周出院,IVP复查肾显影良好,随诊5年无复发。 例2,男,28岁,间歇性少尿、血尿
- 术中肾盂尿pH值对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变化的研究(附60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尿pH值与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上尿路梗阻肾积水保肾手术术中测定肾盂尿pH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肾盂尿pH值在5.0~7.0之间者术后肾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肾盂尿pH值>7.1者则肾功能基本不能恢复。结论肾盂尿pH值对上尿路梗阻手术方式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肾盂;尿;pH值;肾功能 上尿路梗阻致肾积水,尤其是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时,手术治疗是保肾还
- 单纯肾盂肿瘤切除治疗孤立肾盂癌1例
我院曾收治孤立肾盂癌1例而单纯行肾盂肿物切除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于2000年8月9日收入院。3年前曾因右肾结石于外院行右肾切除术。体检:左肾区轻微叩痛。血肌酐、尿素氮正常。IVU示:左肾盂可疑占位及多发小结石。尿细胞学检查示:3次中2次查到可疑癌细胞。逆行尿路造影示:左肾盂内充盈缺损直径约2.0cm大小,肾盂肾盏扩张积水。CT强化薄层扫描示:左肾体积增大
- 新环保法: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政府可提处分建议
重金属超标3倍等,达到这些标准,就构成犯罪,可以被刑事拘留。如果没达这些标准,则为“尚不构成犯罪,那么,就可以按照新的环保法,对企业负责人实施行政拘留。3【政府监督】上级环保部门如何监督下级政府环保工作?上级环保部门可提处分建议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童卫东表示,环保法对政府监督规定得特别明确、具体,提出了9条可能导致“引咎辞职的具体行为,而对政府的监督实施上,可以由上级政
- 小肾癌肾盂造影与CT诊断10例
【摘要】目的探讨小肾癌的静脉肾盂造影及CT的表现及诊断。方法对1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静脉肾盂造影,可见病灶区肾小盏杯口不规则加深加大,穹隆向外略移位。CT表现:平扫病变均为低密度,肾外形失去正常的肾轮廓。结论分析静脉肾盂造影及CT表现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关键词】肾肿瘤;静脉造影术;X线;体层摄影术,
- X线逆性肾盂造影操作方法的探讨
逆行肾盂造影是经输尿管导管注入造影剂使肾盂及输尿管被动显影的检查方法。X线片可视肾与输尿管完整的组织轮廓,对其疾病的诊断直观、简易、准确率高,是目前临床上其它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但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肾盂及输尿管粘膜损伤、炎性反应、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应。 1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0年~2004年实施500例逆性肾盂造影,男400例,女100例,年龄15~30岁450例,30~60岁50例。诊断为肾
- 肾切开取石术
肾切开取石术转自37度医学网 [适应证] 1.结石过大或在肾盏的鹿角形结石,不能经肾盂切口取出者。 2.结石小而在肾盏内的位置又不能肯定者。 [术前准备] 备血600ml。泌尿系感染者,应先行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施行手术。 [麻醉] 同肾切除术。 [手术步骤] (一)肾盂、肾分别切开取石术 1.切口 经第12肋床显露途径进入,分离肾及输尿管上段。 2.肾盂、肾切开探查 在肾上
- 输尿管结石部位与超声下肾盂积水程度相关性分析
探讨输尿管不同部位结石与超声下肾盂积水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06例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导致肾盂积水与下段结石引起肾盂积水在宽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下肾盂积水程度有助于判断输尿管结石部位。【关键词】超声检查;肾盂积水;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是急腹症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的,会引起不
- 肾积水
概述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满脓液,称为肾积脓或脓肾。造成肾积水的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病因肾积水的原因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以及泌尿系外与下尿路病因造成的肾积水。(一)先天性的梗阻病因有 ①节段性的无功能: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尿管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14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均于术前采用B超、腹部平片(KUB)加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RP)、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3~6个月复查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肾积水改善,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依据多种影像学的检查,RP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采
- 电视下无压迫低张性静脉尿路造影53例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无压迫低张性静脉尿路造影的操作技术。方法选择53例,其中39例年老体弱,腹部疾患不宜做传统静脉尿路造影,14例做传统静脉尿路造影不满意再做无压迫低张性静脉尿路造影。结果双侧肾盂肾盏显影37例,其中两侧肾盂肾盏显影密度基本相同13例,两侧密度差异较大的24例;一侧肾盂肾盏显影16例。本组中14例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显影不满意者再行无压迫低张性静脉尿路造影,6例双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8例一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是先天性上尿路狭窄的最常见部位[1],也是导致肾积水的常见原因,最终可导致肾功能丧失。儿童男性较多发病,多见于左侧,双侧病变达40%[2]。输尿管狭窄、扭曲、高位连接、输尿管瓣膜、尿流动力学的改变等都可影响肾盂的排空而导致肾积水。由于UPJ梗阻发病隐匿,积水呈渐进性,症状轻微,因而易延误诊断。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及
- 急性肾盂肾炎
【概述】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累及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疾病,多数为一侧,偶尔双侧肾脏受累【治疗措施】(1)特殊治疗:对感染严重或并发于肾脏疾病、尿路畸形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需住院治疗。立即采集血、尿标本进行培养,确定致病菌后作抗生素敏感试验。在药敏试验结果未弄清之前,可凭经验选择抗生素。尽管每个医生选择的抗生素有所不同,但一般可用一种氨基甙类加氨苄青霉素静脉给药。若致病菌对药敏感,临床疗效好,则继续治
- 第四节 尿石症
第四节 尿石症 尿石症(urolithiasis)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尿结石可发生于泌尿道各个部位,如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是造成尿路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石的成分根据其形成的原因而不同。但各种结石都包括无机盐结晶和胶体性基质两部分。结晶体约占结石干重的97%~98%,主要有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胶体性基质约占结石干重的2%~3%,主要是粘蛋白。在尿结石中
- 上尿路上皮癌临床诊断方法分析
roscopybeselectedassupplementarybasedonneed.[KEYWORDS]Urethralneoplasms;Urography;Diagnosis上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和输尿管所发生的上皮癌,相对少见。肾盂和输尿管癌多见于40~70岁,很少发生在40岁以下,我国平均为55岁,男女之比约为3∶1[1]。肾盂癌的发生率约为输尿管癌的2~3倍[2]。上尿路上皮癌病人多
- 第四章 泌尿系统--第一节 X线诊断
第四章 泌尿系统第一节 X线诊断 泌尿器官均由软组织构成,缺乏自然对比,X线检查多需造影才能使之显示。肾有排泄含碘造影剂的能力,尿道又与外界相通,因而泌尿系统的造影为一常用检查方法,且占重要地位。USG和CT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优于X线,应用日益普及。肾上腺叶不属泌尿系统,因其解剖位置,也在本章内叙述。 一、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腹部平片是泌尿系统X线检查的初步检查。平片可观察肾的大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