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版本由用户fengchui修订于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11:02:27 (GMT+08:00)
请注意,这个版本是个废弃的修订版, 访问现行版本请点这里
请注意,这个版本是个废弃的修订版, 访问现行版本请点这里
1 注解
肾俞为经穴名(Shènshū BL23)。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肾的背俞穴。肾:肾脏;俞: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有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肾盂肾炎、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等。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本穴,对正常机体的水利尿作用有抑制作用,但对肾病尿少者有利尿作用。对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或高血压患者,可使尿蛋白减少或消失[1]。
肾俞[1]
2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