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生肌玉红膏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一。主要成分为甘草、白芷、当归、紫草、虫白蜡、血竭、轻粉[1]。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疮疡肿痛,乳痈发背,溃烂流脓,浸淫黄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生肌玉红膏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4 生肌玉红膏的别名
5 组成
白芷五钱,甘草一两二钱,当归二两,紫草二钱,血竭、轻粉各四钱,白蜡二两,麻油一斤[2]。
白芷15g、紫草6g、血竭12g、轻粉12g、当归60g、白蜡60g、麻油5000g、甘草36g[3]。
6 生肌玉红膏的功效与主治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生肌玉红膏功能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2]。主治痈疽疮疡溃烂,腐肉不脱,新肌难生者[2]。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生肌玉红膏具有祛腐生肌,润肤止痛之功效[3]。主治溃疡久不收口者[3]。
去腐肉,生新肉,敛疮口。主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
7 生肌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先将前四味入油内浸三日,慢火熬微枯,滤清后再将油煎沸,入血竭溶化,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然后将膏倾入预放水中的容器内,候片刻,入研细的轻粉,搅匀,用时将膏匀涂纱布上,贴患处[2]。
先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4味,入油内浸3日,大勺内慢火熬,药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勺内煎滚,下整血竭化尽,次下白占,微火亦化;先用茶钟4只预顿水中,将膏分作4处,倾入钟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轻粉,每钟内投和1钱搅匀,候至1伏时取起,不得加减,致取不效。用于已溃流脓时,先用甘草汤,甚者用猪蹄药汤,淋洗患上,软绢捐净,用抿脚挑膏于掌中捺化,遍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大疮早、晚洗换2次,内兼服大补脾胃暖药。
8 方解
本方用治溃疡久不收口者,亦用于痈疽发背,烫伤溃烂[3]。治当祛腐生肌,润肤止痛[3]。方中以当归、血竭、白蜡活血养血,祛腐生肌,敛疮止痛;轻粉、紫草、甘草清热解毒、凉血祛腐;白芷辛温通窍,溃脓止痛;麻油滋润肌肤,调和诸药[3]。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腐,解毒生肌之功[3]。
9 生肌玉红膏的临床运用
10 生肌玉红膏的现代适应证
生肌玉红膏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烫伤、溃疡、皮肤热毒等[3]。
11 生肌玉红膏的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显示,生肌玉红膏有抗炎和伤口收敛作用[2]。
12 出处
《外科正宗》卷一
13 生肌玉红膏的中药部颁标准
13.1 拼音名
Shengji Yuhong Gao
13.2 标准编号
WS3-B-0056-89
13.3 处方
甘草 ? 60g 白芷 60g 当归 60g 紫草 60g 虫白蜡 210g 血竭 24g 轻粉 24g
13.4 制法
以上七味,除血竭、轻粉分别研细,混匀外;甘草、白芷、当归等三味酌予碎断,用芝麻油 96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另加虫白蜡搅匀,放冷,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
13.5 性状
本品为紫红色的软膏;气微。
13.6 检查
13.7 功能与主治
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用于疮疡肿痛,乳痈发背,溃烂流脓,浸淫黄水。
13.8 用法与用量
疮面洗清后外涂本膏,一日 1次。
13.9 注意
外用药,切勿入口。
13.10 规格
每盒装 12g
13.11 贮藏
密闭,防潮?
14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3.
- ^ [3]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古籍中的生肌玉红膏
- 《外科正宗》:[卷之一痈疽门]杂忌须知第十四
浸,随用时每取一块铜杓内复化,随便摊贴至妙。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膏更奇其中淡味少人知芷草归身轻粉衄白...
- 《外科心法要诀》:[卷六胸乳部]乳岩
,外用纸封糊,至十余日其核自落,外贴绛珠膏、生肌玉红膏,内服舒肝、养血、理脾之剂,生肌敛口自愈。\...
- 《外科心法要诀》:[卷三头部]耳根毒
里透脓汤;溃后外撒红灵药,贴太乙膏;脓尽换搽生肌玉红膏,生肌敛口。若遇虚者,脓水清稀,或疮口敛迟,...
- 《外科心法要诀》:[卷二]生肌类方
雄黄加五钱,红去皂盐铅重用,朱砂飞尽必须添。生肌玉红膏此膏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用在已溃...
- 《外科心法要诀》:[卷九下部]肾囊痈
琥珀膏贴之;俟肿消、脓少、痛减时,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以生肌敛口。此痈本于肝、肾发出,以滋阴培补气...
- 更多古籍中的生肌玉红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