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弗朗西斯病

目录

1 中医·丹毒

丹毒(erysipelas[1])为病名[2][3]。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丹熛、天火、火丹、流火[3][3]。是指以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4]

丹毒常发生在面部或下肢[4]。因皮损部位色红如涂丹状,故名[4]

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4]

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4]。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4]

春、秋是丹毒发病季节,见于幼童和老年人。针具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如因混合感染形成溃疡,或出现败血症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

丹毒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1.1 丹毒的中医病因病机

丹毒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亦有外伤感染所致[4]

丹毒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粘膜破伤(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凡发于头面部者,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丹毒多因血分有热,更兼火毒侵袭,或皮肤黏膜破损,邪毒乘隙而入,火热邪毒郁于肌肤,经络阻塞,气血壅遏而成。发于头面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胁者,多挟肝火;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则多由胎毒内蕴,外邪引动而发。

1.2 丹毒的诊断

丹毒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

全身症状明显,突然发冷、高热、全身不适和头痛[4]

局部有烧灼感,肿胀,火红色,界限清楚,边缘不整齐似“地图样”并稍隆起[4]。指压色褪,去压复原。有时伴有水泡。病变向四周扩大迅速而中心渐褪、脱屑[4]。皮肤可坏死[4]

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继则局部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最后脱屑而愈。病情严重者,红肿处可伴发瘀点、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患处附近署核可发生肿痛。

常有足癣或皮肤外伤感染等病灶[4]

发于小腿者,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腿。

新生儿丹毒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

本病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逆证。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火毒炽盛,易致毒邪内陷,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20×109几以上,中性粒细胞80%~90%。

1.3 需要与丹毒鉴别的疾病

发:局部色虽红,但中间隆起而色深,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可坏死、溃烂;全身症状没有丹毒严重;不会反复发作。

接触性皮炎:有明显过敏物质接触史;皮损以肿胀、水疱、丘疹为主,伴灼热、瘙痒,但无触痛;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1.4 丹毒的中医治疗

丹毒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4]。抱头火丹服普济消毒饮,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重证服蓝叶散加黄芩、元参,或漏芦汤,或消丹饮加味[4]

外治可用复方黄连膏,或四色散敷贴,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筛细,或以榆树根白皮作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若热痛掀赤甚者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搨汤外洗[4]

下肢复发性丹毒可用砭镰法放血,以泄热毒[4]

1.4.1 丹毒的中医辨证治疗

1.4.1.1 风热毒蕴证

丹毒·风热毒蕴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toxin amassment)是指风热毒蕴,以发于头面部,恶寒发热,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疮,眼胞肿胀难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4]

1.4.1.1.1 症状

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疼痛剧烈,边界清楚,恶寒伴高热,头痛,口干渴,心烦急,尿赤短,便干燥,舌质红,苔黄或厚,脉浮数。

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1.4.1.1.2 辨证分析

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

1.4.1.1.3 治法

湿热毒蕴发于头面部宜清热解毒,凉血疏风。

1.4.1.1.4 方药治疗

可用普济消毒饮加犀角地黄汤:双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芒硝以泻下通腑。

1.4.1.2 湿热毒蕴证

丹毒·湿热毒蕴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toxin amassment)是指湿热毒蕴,以发于下肢,发热,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亦可发生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舌苔黄腻,脉洪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4]

1.4.1.2.1 症状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边界尚清,表面可有水疱、血疱,伴恶寒、低热,渴不欲饮,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

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

1.4.1.2.2 辨证分析

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

1.4.1.2.3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4.1.2.4 方药治疗

可用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肿胀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

解毒清热汤加除湿胃苓汤加减: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叶15g、丹皮10g、赤芍10g、猪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黄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1.4.1.3 胎火蕴毒

丹毒·胎火蕴毒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fetal fire  amassing toxin),胎火蕴毒,以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可呈游走性,并有壮热烦躁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4]

1.4.1.3.1 症状

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

1.4.1.3.2 辨证分析

胎火蕴毒,与气血搏结,故见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火毒入于心包,心神受扰,故可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热侵扰脾胃,故恶心呕吐。

1.4.1.3.3 治法

凉血清热解毒。

1.4.1.3.4 方药治疗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1.4.1.4 肝脾湿火

丹毒·肝脾湿火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fire in spleen and liver)是指肝脾湿火,以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4]

1.4.2 赤游丹的治疗

赤游丹是指以发病部位出现皮肤红肿,形如云片、色赤如丹、游走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5]。多系胎中受热所致[6]

1.4.2.1 毒在肌肤证

赤游丹·毒在肌肤证(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muscle and skin[6])是指邪毒侵袭,游走全身,发于肌表,以局部皮肤红肿,形如云片,焮热疼痛,游走不定,发热恶寒,烦躁多啼,唇口干燥,舌红,苔黄或白为常见症的赤游丹证候[6]

1.4.2.2 毒传心肝证

赤游丹·毒传心肝证(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heart and liver[6])是指邪毒炽盛,内陷心肝,迫入营血,以局部皮肤焮赤肿痛,壮热,心烦,甚则神昏、抽搐,唇燥口干,舌绛,苔少为常见症的赤游丹证候[6]

1.4.2.3 赤游丹的方药治疗

治宜清热解毒,初服大连翘饮,次服消毒犀角饮;外治先宜砭去恶血,次宜牛、羊肉薄片贴红晕处,微干再易,俟肉片不干,换如意金黄散,用蓝靛汁调敷[6]

《疡科心得集·卷中·辨小儿赤游丹游火论》:赤游丹者,乃心火内郁,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风胜则树木皆摇,故令游走殊速。名之丹者,以应心火而色赤也,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而痛,或发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令儿躁闷腹胀,发热,游走遍体,流行甚速,须急治之。自腹而流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归于腹者,难疗。治宜凉心泻肝,如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之类。又当顺天时,若暑热,以通圣辛凉之剂解之;严寒,以升麻、葛根辛温之剂解之。外宜用磁锋砭去紫血,以泄其毒,再用精肉片贴之;或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涂之亦可。又有色白者,名白游风,其候流块作痒,大小不等,津水作烂,此感风湿而发,治以疏散渗湿为主。游火者,或头面,或腿上,红赤肿热,流散无定,以碱水扫上,旋起白霜者是也,其色光亮,其热如火。治宜疏风清火、凉血解毒,外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包扎患处一伏时,揭开看,如蜇皮黄枯,即另换一张包裹,如此三、四张,即消散矣。

1.4.3 抱头火丹的辨证治疗

抱头火丹服普济消毒饮[6]

《疡科心得集·卷上·辨大头瘟抱头火丹毒论》:大头瘟者,系天行邪热疫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一名时毒,一名疫毒。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初起状如伤寒,令人憎寒发热头疼,肢体甚痛,恍惚不宁,咽喉闭塞,五、七日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外,则不治自愈矣。治宜辨之,先诊其脉,凡滑数、浮洪、沉紧、弦涩,皆其候也。但浮数者,邪在表,犀角升麻汤发之。沉涩者,邪气深也,察其毒之盛者,急服化毒丹以攻之;实热便秘者,大黄汤下之;或年高气郁者,五香连翘汤主之。又于鼻内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若药不嚏者,不可治之;若嚏出脓血者,治之必愈。凡左右看病之人,日日用药嚏之,必不传染,切须记之。其病患每日用嚏药三、五次,以泄热毒,此治时疫之良法也。凡经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太下,犹宜和解之,以犀角散、芩、连消毒饮,甚者连翘汤之类。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而头面肿起高赤者,可与托里散、托里黄汤;如肿甚者,宜砭患处出恶血,以泄其毒。凡病若五日以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言不出,头面赤肿,汤水难入者,必死之候,治之无功矣。须知此疾有阴有阳,有可汗者,有可下者,粗工但云热毒只用寒药,殊不知病有微甚,治有逆从,不可不审也。陶节庵曰∶大头伤风之证,若先发于鼻额红肿,以致两目盛肿不开,并面部赤而肿者,此属阳明也。或壮热气喘,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不利,脉来数大者,用普济消毒饮主之;如内实热甚者,用通圣消毒饮。若发于耳之上下前后,并头角红肿者,此属少阳也。或肌热,日晡潮热,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疼,胁下满,宜小柴胡汤加花粉、羌活、荆芥、连翘、芩、连主之。若发于头上,并脑后项下及目后赤肿者,此属太阳也,宜荆防败毒散主之。若三阳俱受邪,并于头面耳目鼻者,与普济消毒饮;外用清凉救苦散敷之。大抵治法不宜太峻,峻则邪气不服而反攻内,必致伤人。且头面空虚之分,邪既着空处,则无所不至,治当先缓后急,则邪自服。先缓者,宜退热消毒。虚人,兼扶元气;胃气弱,食少者,兼助胃气。候其大便热结,方以大黄下之,拔其毒根,此先缓后急之法也。盖此毒先肿鼻额,次肿于目,又次肿于耳,从耳至头,上络后脑,结块则止;若不散,必成脓也。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多不救。泰和间多有病此者,医以承气加板兰根,下之稍缓,翼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视之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为肿盛,以承气泻胃中之实热,是为诛伐无过,遂制普济消毒饮子与之,全活甚众。抱头火丹毒者,亦中于天行热毒而发,较大头瘟证为稍轻。初起身发寒热,口渴舌干,脉洪数,头面赤有晕。治以犀角地黄汤,或羚羊、地丁、银花、黄芩、山栀、石斛、元参、丹皮、知母、连翘之属。若舌腻有白苔者,宜黄连解毒汤;外以如意金黄散,蜜水调涂即愈。此证不传染。

1.4.4 流火的治疗

流火为丹毒发于小腿部[7]。症见红肿发亮,热痛如烧,不溃不烂,多在小腿肚之下[7]。治宜用矿石灰化于缸内,次日水面上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二三次;或以马钱子磨水敷之,一日数次,止痛佳;或用鲜凤仙花、鲜紫苏二味洗净,连根叶捣烂,开水冲之熏洗患处,对小腿部反复发作之丹毒尤效[7]

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7]

《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阳症门·流火》:患生小腿,红肿热痛,不溃不烂。世之医家,惟以刀镰出血,或以鳝鱼血涂,总无痊愈之日。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治法当以矿灰化于缸水内,次日,水面上定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对调腻浓,每日拂上三次,三四日痊愈,后不复发。医时忌食猪肉。

1.4.5 单方成药治疗

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连翘败毒丸、小败毒膏、活血消炎丸。

1.4.6 外治法

用金黄散或玉器散冷开水或金银花露调敷;或用新鲜野菊花叶、鲜地丁全草、鲜蒲公英等捣烂外敷。

皮肤坏死者,若有积脓,可在坏死部位切一二个小口,以引流排脓,掺九一丹。

初期红肿热痛时可用马齿苋水剂煎液冷敷,敷后可用凉茶水调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混匀粉剂外敷,或鲜白菜取汁混匀外敷;或鲜马齿苋洗净,捣如糊状调敷。若出现水疱、血疱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疱液,如水疱破溃可用甘草油调祛湿散30g,红肿未破溃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调匀外敷。

1.4.7 针灸治疗

1.4.7.1 方一

局部皮肤清毒后,在患部周围皮下呈现暗紫色小血管怒张处用圆利针(或28号毫针),刺入血管,慢出针,待黑血自行溢出[7]。每刺4~5针[7]。小血管怒张不显者,选刺周围显现静脉亦可[7]。并刺血海、隐白,摇大针孔,挤血数滴[7]

1.4.7.2 方二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处方:合谷 曲池 阴陵泉 大椎 委中 阿是穴

方义:合谷、曲池疏散阳明风热,阴陵泉清利足胫之湿热,点刺大椎、委中和阿是穴散刺出血,可清泄诸阳之热,又可清泄血分郁热,有“菀陈则除之”之意。

随证配穴:头痛—太阳、百会,呕恶厌食—内关、足三里。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或点刺出血。

1.4.7.3 耳针法疗法

选穴:耳尖 肾上腺 肺 大肠 皮质下 相应部位耳穴

方法:耳尖点刺放血,余穴用毫针刺,中强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1.4.7.4 砭镰法

下肢复发性丹毒,患部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亦可配合拔火罐,以减少丹毒的复发。抱头火丹和赤游丹禁用。

1.4.8 拔罐疗法

选穴:阿是穴

方法:在红肿部位用皮肤针叩刺或散刺,然后拔火罐,使污血邪毒尽出,每日1次。面部禁用。

1.5 丹毒患者日常保健

1.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床边隔离。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

2.有皮肤粘膜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毒邪。

3.因脚湿气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以减少复发。

2 西医·丹毒

丹毒(erysipelas)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8]。下肢丹毒多由足癣诱发,面部丹毒多由挖鼻等诱发[8]。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引起慢性丹毒[8]

2.1 疾病名称

丹毒

2.2 英文名称

erysipelas

2.3 丹毒的别名

hieropyra;phlogosis;Saint Francis' disease;流火;圣弗朗西斯病;圣弗朗西斯氏病

2.4 疾病分类

皮肤科 > 球菌性皮肤病

2.5 ICD号

A40.9

2.6 丹毒的流行病学资料

丹毒全年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春、秋两季。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潜伏期一般为2~5天。

2.7 丹毒的病因

丹毒是由丹毒链球菌侵犯皮肤或黏膜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丹毒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

2.8 丹毒的发病机制

丹毒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2.9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的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

皮疹初起为红肿发硬的斑片,后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斑状损害,表面紧张灼热有光泽,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后皮损向外扩延,中央红色消退为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触痛明显。皮损部出现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时称水疱或大疱性丹毒(erysipelas vesiculosum or erysipelas bullosum),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以迅速发生坏疽成为坏疽性丹毒(erysipelas gangrenosum)。此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多由脐部或生殖器部开始,后迅速扩延,病情凶险,易引起败血症和腹膜炎甚至死亡。

损害也可向他处蔓延(游走性丹毒)或在原发损害部位屡次发生(复发性丹毒)。多次复发者称慢性复发性丹毒,局部往往继发淋巴性水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小腿、颜面、前臂、手足及婴儿腹部多见。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附近淋巴结常肿大、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并可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全年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春、秋两季。

2.10 丹毒的并发症

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2.11 丹毒的诊断

主要依据发病急剧,局部红肿,境界清楚,伴有高热及疼痛等,较易诊断。

1.皮损好发于小腿或面部,多在抵抗力降低情况下发病[8]

2.皮损为略高出皮面的水肿性鲜红斑片,边缘清楚,表面光滑,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大疱,皮温高,伴疼痛和触痛[8]

局部有烧灼感,肿胀,火红色,界限清楚,边缘不整齐似“地图样”并稍隆起[8]。指压色褪,去压复原[8]。有时伴有水泡[8]。病变向四周扩大迅速而中心渐褪、脱屑[8]。皮肤可坏死[8]。典型损害为鲜红、触痛、灼热和边界清楚的硬肿性红斑。红肿处可出现水疱、大疱、脓疱或坏疽。也可在原发损害处屡次发作(复发性丹毒)。多次复发者,淋巴管受阻时,日久可形成橡皮肿,多见于小腿。常有足癣或皮肤外伤感染等病灶[8]。常可发现致病的原发灶,如小腿常见足癣,面部常见鼻腔粘膜损害。

3.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局部淋巴结肿大[8]

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8]

5.游走性丹毒:皮损在一处消退后,又在另一处出现,连续迁延达数周[8]

6.慢性丹毒:病程慢性,反复在原发部位发作,组织可肥厚,可形成慢性淋巴水肿[8]

2.11.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多。

2.11.2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时可见链球菌,水肿剧烈者可见表皮内水肿或大疱。

2.12 需要与丹毒鉴别的疾病

丹毒需与类丹毒和蜂窝织炎相鉴别[8]。丹毒主要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2.12.1 接触性皮炎

有明显的刺激物及过敏性物质接触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境界清楚,瘙痒明显,病人无全身症状。

2.12.2 蜂窝织炎

为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炎症浸润较深,可有深部化脓、红肿,境界不清,炎症中央红肿最著,破溃后可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

2.12.3 血管性水肿

发病及消退均较快,局部潮红不明显,无明显性水肿,自觉症状较轻,无全身症状。

2.12.4 癣菌疹

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2.12.5 类丹毒

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2.13 丹毒的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8]。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青敷膏外敷。全身应用碘胺药或青霉素,并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应用3~5日,以免丹毒再发。对下肢丹毒,如同时有足癣,应将足癣治好,以避免丹毒复发。还应防止接触性传染。

2.13.1 全身治疗

原则为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

2.13.2 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治疗,一日640万~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2周,也可选用苄星青霉素[8]。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其他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8]。抗菌药物应足量和足疗程[8]

首选青霉素,可静脉或肌肉注射,体温恢复正常后仍要坚持治疗2周左右。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应用。

2.13.3 局部治疗

原则为消炎。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患部周围可涂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湿敷。

应同时治疗足癣,避免挖鼻[8]

对慢性复发性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线及浅层X线照射治疗有效,链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预防复发。

2.14 丹毒的预后

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预后危重。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2.15 丹毒的预防

积极预防和治疗足癣,预防小腿丹毒。避免和纠正挖鼻的习惯,以预防面部丹毒。

2.16 相关药品

青霉素、磺胺、鱼石脂、碘酊、依沙吖啶、银翘解毒丸、连翘败毒丸、小败毒膏、活血消炎丸、如意金黄散

3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3.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7.
  8. ^ [8]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6-23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